2023-10-09
破布草的功效与作用
破布草,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西南水苏Stachyskouyangensis(Vaniot)Dunn的全草。破布草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具有清热解毒,拔毒止痒之功效。常用于赤、白痢,疮疖,附骨疽,湿疹。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拔毒止痒。
主治
用于赤、白痢,疮疖,附骨疽,湿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相关论述
1、《云南中草药》:“消炎解毒,拔脓。治疮疖,骨髓炎。”
2、《云南中草药》:“咸、微苦,凉。”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赤白痢疾:破布草9g,小丁香9g,地榆9g,小刺黄连6g,炮姜9g。水煎服。
2、治疮疡:破布草、紫背鹿衔草根、五叶草、苦马菜各适量。加红糖捣烂外包。每日换1次。
3、治湿疹:破布草、桃树叶、核桃树皮、马桑树叶各适量。水煎外洗。(1-3方出自《曲靖专区中草药手册》)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本品为皱曲团状,灰绿色,长约50cm;茎枝纤细,四棱形,棱及节上被刚毛。茎、枝上具对生叶,叶片皱褶,破碎,完整者展开后呈三角状心形,长3cm,宽约2.5cm,先端钝,基部心形,边缘具疏圆齿,两面被刚毛。茎枝顶部具由轮伞花序组成的疏松穗状花序,每轮伞花序具5-6花,花萼倒圆锥形,具5齿,齿端具刺尖头;花冠淡红色或紫红色,长15cm,二唇形,上唇长圆状卵形,直伸,下唇平展轮廓近圆形,三裂。雄蕊4,前对较长,花丝丝状,被微柔毛。小坚果卵形,棕色。气微,味微苦。以体干,枝、叶多而带花序、色黄绿者为佳。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唇形科植物西南水苏。
形态特征
多年生上升草本。茎高约50cm,基部平卧,多分枝,在棱及节上被刚毛。叶对生;叶柄长约1.5cm,被刚毛;叶片三角状心形,长约3cm,宽约2.5cm,基部心形,两面被刚毛。轮伞花序具5-6花,彼此远离;小苞片条状披针形,常早落;花萼倒圆锥形,连齿长6mm,外被小刚毛,10脉,齿5,正三角形,先端具刺尖头;花冠浅红色至紫红色,长约1.5cm,花冠筒内具毛环,檐部二唇形,上唇直伸,下唇3裂,中裂片圆形;雄蕊4,前对较长;花盘杯状,具圆齿。小坚果卵球形,无毛。
分布区域
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草地、空地及潮湿沟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