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9
桑黄的功效与作用
桑黄,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火木层孔菌Phellinusigniarius(L.exFr.)Quel.[Fomesigniarius(L.)Fr.;BoletusigniariusL.;PolyporusigniariusFr.]的子实体。分布于华北、西北及黑龙江、吉林、*、广东、四川、云南、*等地。具有活血,止血,化饮,止泻之功效。常用于血崩,血淋,脱肛泻血,带下,经闭,症瘕积聚,癖饮,脾虚泄泻。
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止血,化饮,止泻。
主治
用于血崩,血淋,脱肛泻血,带下,经闭,症瘕积聚,癖饮,脾虚泄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药理作用
1、抑制汗腺分泌的作用;
2、洋地黄样作用;低浓度能兴奋平滑肌,大剂量则发生抑制作用;
3、中毒量可引起延脑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先兴奋后麻痹;
4、抗肿瘤作用,抗癌作用,抗纤维化作用,抗氧化作用,镇痛作用;
5、抗菌作用;
6、免疫调节作用。
相关论述
桑黄始裁于《药性论》。《本草图经》云:“桑耳一名桑黄,有黄熟陈白者,又有金色者,皆可用。”并附有“信州桑黄”图一幅。《纲目》在“桑耳”条“释名”项下云:“桑黄以下皆硬菰之名。”这里“桑黄以下”,是指“桑黄、桑臣、桑上寄生”之名,认为此三名指一种硬菰,不是“软耳”,说明桑黄是生于多种树上的硬质的大型真菌。据《本草图经》“信州桑黄”图呈不规则块状,有毛,并参考现代有关文献考证,认为其代表种即指多孔菌科的火木层孔菌。又唐代《西阳杂俎》裁:“代地(今河北尉县)有树鸡如桮棬,呼为胡孙眼。”其形态描述亦为本种。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心肺受热受暑吐血:真桑黄每用三五钱煎汤服,以好为度。(《文堂集验方》)
2、治血淋,脐腹及阴茎涩痛:岗谷树根皮一两半,桑黄一两半(微炙)。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3、治脱肛泻血不止:香附一两(焙),桑黄一两(微炙)。上药,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饮下二十丸。
4、治妇人劳损,月水不断,血竭暂止,小劳辄剧:桑黄捣罗为末,每于食前,以热酒调下二钱。
5、治久心病不止:桑黄半两(微炙),木香半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热酒调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炮制方法
用时捣碎。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菌盖木质,扁半球形或马蹄形,(2-12)cm×(3-21)cm,厚1.5-10cm,浅肝褐色至暗灰色或黑色,老时常龟裂,无皮壳,幼期有细微绒毛,后变无毛,有同心环棱;边缘钝,淡咖啡色,下侧无子实体;菌肉深咖啡色,木质;菌管多层,层次不明显,年老的菌管层充满白色菌丝;管口褐色;孢子近球形,光滑,(5-6)cm×(4-5)μm;菌丝不分枝,无横隔,直径3-5μm。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多孔菌科真菌火木层孔菌。
形态特征
火木层孔菌:子实体多年生,木质,侧生无柄。呈半球形、马蹄形或不规则形,腹面凸,(5-20)cm×(7-30)cm,厚3-15cm。幼时表面有细绒毛,后脱落,有明显的龟裂,无皮壳,有假皮壳,有同心环棱。盖面呈灰褐色、肝褐色至黑色,有光泽;边缘圆钝,龟裂少,有密生的短绒毛,干后脱落,呈肉桂色至咖啡色。菌肉硬,木质,暗褐色,厚0.5cm左右。菌管多层,层次常不明显,老的菌管有白色菌丝充塞;管口面锈褐色至酱色;管口圆形,每1mm间4-5个。刚毛顶端尖锐,基部膨大,(10-25)μm×(5-7)μm。孢子近球形,光滑,无色,(5-6)μm×(3-4)μm。
分布区域
分布于华北、西北及黑龙江、吉林、*、广东、四川、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杨、柳等阔叶树树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