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9
紫萁贯众的功效与作用
紫萁贯众,中药名。为紫萁科紫萁属植物紫萁Osmunda japonica Thunb的根茎及叶柄残基。具有解毒,祛瘀,止血,杀虫的功效。主治流感,流脑,乙脑,腮腺炎,痈疮肿毒,麻疹,水痘,痢疾,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带下,蛲虫、绦虫、钩虫等肠道寄生虫病。
功效作用
功能
解毒,祛瘀,止血,杀虫。
主治
流感,流脑,乙脑,腮腺炎,痈疮肿毒,麻疹,水痘,痢疾,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带下,蛲虫、绦虫、钩虫等肠道寄生虫病。
用法用量
1、内服:煎汤,3-15g;或捣汁;或入丸、散。
2、外用: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敷。
化学成分
根茎含东北贯众素及多种内酯成分:紫萁内酯,5-羟基-2-已烯酸4-内酯,5-羟基己酸-4-内酯,3-羟基己酸-5-内酯,葡萄糖基紫萁内酯,二氢异葡萄糖基紫萁内酯,2-去氧-2-吡喃核糖内酯。还含类花楸酸苷,5羟基-3-(β-D-吡喃葡萄糖氧基)己酸甲酯,麦芽酚,5-羟甲基-2糠醛,甘油,尖叶土杉甾酮A,蜕皮甾酮,蜕皮素和多糖。
药理作用
1、驱虫作用:紫萁贯众的根茎及叶柄基部的煎剂体外对猪蛔虫头段有抑制和松弛作用,抑制猪蛔虫的活动。提取物能驱除人体肠蠕虫。
2、抗病毒作用:紫萁贯众水提取液稀释后能抵抗3型腺病毒对培养的HeLa单层细胞的攻击;能抵抗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对肝癌细胞Hep2细胞的攻击。
3、对凝血的影响:家兔口服水提取液能缩短家兔凝血酶原时间。紫萁提取物有抑制凝血的作用。
相关论述
1、《贵州民间药物》:“祛瘀活血,解毒。治劳伤血滞,疯狗咬伤。”
2、《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民间治肚腹胀痛,大便闭结,皮黄肌瘦,肛门有细小寸白虫(蛲虫)。”
3、《江西草药》:“解毒祛瘀。(主治)无名肿毒,肋间神经痛。”
4、《山东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止血,杀虫。(主治)痄腮,麻疹、水痘出不透彻,鼻衄,产后流血,崩漏,便血,驱绦虫、钩虫、蛲虫。”
5、《湖南药物志》:“祛风利湿,驱虫,催乳。防治脑炎(治)筋骨痛,心气痛。”
6、《全国中草药汇编》:“主治痢疾,崩漏,白带。”
7、《淅江药用植物志》:“(主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防治脑炎:(紫萁)根15-30g,大青叶15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2、治麻疹、水痘出不透彻:贯众3g,赤芍6g,升麻3g,芦根9g。水煎服。
3、治便血:贯众炭、地榆炭槐花炭各等分。共研细粉,每次服3g,每日3次,黄酒送服。(2、3方出自《山东中草药手册》)
4、治白带:(紫萁)幼嫩根茎(去鳞片)5-6只,水煎冲白糖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5、驱钩虫:紫萁6g,狼毒、百部各3g。研末吞服,每日1剂。(《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6、治瘘管:(紫萁)鲜根茎加米饭捣烂,外敷患处。另取(紫萁)根茎30g,加黄酒蒸服。
7、治脚底组织炎:(紫萁)根茎(去外皮)15g,加盐捣烂外敷。若已破溃者,加白糖捣烂外敷。
8、解雷公藤中毒:(紫萁)幼嫩根茎3-6g,加冷开水捣汁服。(6-8方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9、治劳伤血滞:猫蕨15g,泡酒120g。每次服15-30g。(《贵州民间药物》)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秋季采挖根茎,削去叶柄、须根,晒干或鲜用。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呈圆锥状、近纺锤形、类球形或不规则长球形,稍弯曲,先端钝,有时具分枝,下端较尖。长10-30cm,直径4-8cm。表面棕褐色,密被斜生的叶柄基部和黑色须根,无鳞片。叶柄残基呈扁圆柱形,长径0.7cm,短径0.35cm,背面稍隆起,边缘钝圆,耳状翅易剥落,多已不存或呈撕裂状。质硬,折断面呈新月形或扁圆形,多中空,可见1个“U”字形的中柱。气微弱而特异,味淡、微涩。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紫萁科紫萁属植物紫萁。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根茎横卧或斜升粗壮,无鳞片。叶二型,幼时密被绒毛;顶部以下二回羽状,小羽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边缘有匀密的细钝锯齿。孢子叶强度收缩,小羽片条形,沿主脉两侧密生孢子囊,形成长大深棕色的孢子囊穗,成熟后枯萎。
分布区域
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林下、山脚或溪边的酸性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