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9
小石仙桃的功效与作用
小石仙桃,中药名。为兰科植物细叶石仙桃PholidotacantonensisRolfe的全草或假鳞茎。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清热凉血,滋阴润肺,解毒之功效。常用于高热,头晕,头痛,肺热咳嗽,咳血,急性胃肠炎,慢性骨髓炎,跌打损伤。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凉血,滋阴润肺,解毒。
主治
用于高热,头晕,头痛,肺热咳嗽,咳血,急性胃肠炎,慢性骨髓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相关论述
1、《浙江药用植物志》:“清热,滋阴,润肺,解毒。主治感冒,肺热咳嗽,咳血,急性胃肠炎,慢性骨髓炎,关节肿痛,跌打损伤。”
2、《福建药物志》:“清热凉血。主治咳嗽,高热,头晕,头痛,支气管炎,风火牙痛,小儿疝气。”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头晕,头痛:鲜细叶石仙桃30-60g,钩藤、菊花各9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2、治肺热咳嗽,咳血:鲜细叶石仙桃假鳞茎30-90g。水煎调冰糖服。
3、治慢性骨髓炎:鲜细叶石仙桃全草适量,捣烂敷患处;或用淡米酒浸软,捣汁,外搽患处。(2-3方出自《浙江药用植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根茎直径1.5-8mm,表面有干枯的膜质鳞叶,下侧有须状细根,上侧节处有数个长卵形假鳞茎,假鳞茎长0.8-2cm,直径0.4-0.9cm,顶端有叶2枚,长1-8cm,宽4-12mm,黄绿或绿色,具数条平行脉。气微,味淡。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兰科植物细叶石仙桃。
形态特征
根状茎匍匐,分枝,直径2.5-3.5毫米,密被鳞片状鞘,通常相距1-3厘米生假鳞茎,节上疏生根;假鳞茎狭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1-2厘米,宽5-8毫米,基部略收狭成幼嫩时为箨状鳞片所包,顶端生2叶。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纸质,长2-8厘米,宽5-7毫米,先端短渐尖或近急尖,边缘常多少外卷,基部收狭成柄;叶柄长2-7毫米。花葶生于幼嫩假鳞茎顶端,发出时其基部连同幼叶均为鞘所包,长3-5厘米;总状花序通常具10余朵花;花序轴不曲折;花苞片卵状长圆形,早落;花梗和子房长2-3毫米;花小,白色或淡黄色,直径约4毫米;中萼片卵状长圆形,长3-4毫米,宽约2毫米,多少呈舟状,先端钝,背面略具龙骨状突起;侧萼片卵形,斜歪,略 宽于中萼片;花瓣宽卵状菱形或宽卵形,长、宽各2.8-3.2毫米;唇瓣宽椭圆形,长约3毫米,宽4-5毫米,整个凹陷而成舟状,先端近截形或钝,唇盘上无附属物;蕊柱粗短,长约2毫米,顶端两侧有翅;蕊喙小。蒴果倒卵形,长6-8毫米,宽4-5毫米;果梗长2-3毫米。花期4月,果期8-9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常附生于海拔200-700m的山坡林中树上或溪边岩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