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9
钮子瓜的功效与作用
钮子瓜,中药名。为葫芦科植物钮子瓜Zehneriamaysorensis(WightetArn.)Arn.[BryoniamaysorensisWightetArn;Mothriamaysorensis(WightetAry.)Chang]的全草或根。分布于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镇痉,解毒,通淋之功效。常用于发热,惊厥,头痛,咽喉肿痛,疮疡肿毒,淋证。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镇痉,解毒,通淋。
主治
用于发热,惊厥,头痛,咽喉肿痛,疮疡肿毒,淋证。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相关论述
1、《新华本草纲要》:“根或全草用于膀胱炎。广西苗族用根泡酒搽,治头痛。”
2、《湖南药物志》:“微甘,平。”
3、《湖南药物志》:“清热,镇痉。用于小儿高烧抽筋。”
4、《广西民族药简编》:“治头痛。”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小儿高烧(原因不明):(钮子瓜)全草12g,葛根12g,谷精草、麦冬、淡竹叶各9g。大渴大汗加石膏15-30g(心力弱者忌用),水煎服。
2、治小儿高烧抽筋:(钮子瓜)小块根1-3个,用二次淘米水磨末服。(1-2方出自《湖南药物志》)
3、治头痛:钮子瓜浸酒,搽患处。(《广西民族药简编》)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葫芦科植物钮子瓜。
形态特征
钮子瓜,又名野杜瓜。草质藤本。茎、枝细弱,伸长,有沟纹,多分枝。叶柄细,长2-5cm,无毛;叶片膜质,宽卵形和稀三角状卵形,长、宽均为1-10cm,上面深绿色,粗糙,被短糙毛,背面苍绿色,近无毛,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弯缺半圆形,边缘有细锯齿或深波状锯齿,不分裂或有时3-5浅裂,脉掌状。卷须丝状,单一,无毛。花雌雄同株;雄花3-9朵生于总梗顶端,呈近头状或伞房状花序,花序梗纤细,长1-4cm,无毛;雄花梗开展,极短,长1-2mm;花萼筒宽钟状,长2mm,宽1-2mm,无毛或被微柔毛,裂片狭三角形,长0.5m;花冠白色,裂片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2.5mm,上部常被柔毛;雄蕊3,2枚2室,1枚1室,有时全部为2室,插生在花萼筒基部,花丝长2mm,被短柔毛;雌花单生,稀几朵着生在总梗顶端或极稀雌雄同序;子房卵形。果梗细,无毛,长0.5-1cm,果实球状或卵形,直径1-1.4cm,浆果状,外面光滑无毛。种子卵状长圆形,扁压,平滑,边缘稍拱起。花期4-8月,果期8-11月。
分布区域
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500-1000m的村边或山坡路旁潮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