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9
蜈蚣的功效与作用
蜈蚣,中药名。为蜈蚣科蜈蚣属动物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Koch的干燥体。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主治多种原因导致的痉挛抽搐;疮疡肿毒,瘰疬结核;风湿顽痹,关节疼痛;顽固性偏正头痛;毒蛇咬伤。
功效作用
功能
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主治
1、主要治疗多种原因导致的痉挛抽搐;疮疡肿毒,瘰疬结核;风湿顽痹,关节疼痛;顽固性偏正头痛;毒蛇咬伤。
2、西医诊为恶性肿瘤、腮腺炎、泌尿系统结石、带状疱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破伤风、头痛、慢性肝炎、慢性肾炎、结核性窦道、口腔溃疡等属痰凝经络或邪毒内盛,经脉闭阻不通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g;研末,0.5-1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油浸或研末调敷。
禁忌
中药配伍禁忌:畏蜘蛛、蚰蜒、鸡矢、桑皮、戎盐。
注意事项
中药配伍禁忌:畏蜘蛛、蚰蜒、鸡矢、桑皮、戎盐。
化学成分
本品含有两种类似蜂毒成分,即组织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含有脂肪油、胆甾醇、蚁酸及组氨酸、精氨酸、亮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尚含糖类、蛋白质以及铁、锌、锰、钙、镁等多种微量元素。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蜈蚣水溶性去蛋白提取液,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有加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大剂量则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并且有降压,扩张血管作用。
2、抗惊厥作用:蜈蚣、全蝎对士的宁、卡地阿佐、纯烟碱的半数惊厥量引起的小鼠惊厥有对抗作用,蜈蚣较全蝎作用强。
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蜈蚣冲剂能促进免疫功能。高、低剂量组均有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作用。口服适量蜈蚣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
4、抗炎作用:蜈蚣对急慢性炎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5、抗真菌作用:蜈蚣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
芽孢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紧密着色芽生菌等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6、此外,蜈蚣还有镇痛、抗肿瘤等作用。
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瞰诸蛇、虫、鱼毒……去三虫。
2、《本草纲目》:小儿惊痫风搐,脐风口噤、丹毒、秃疮、瘰疬、便毒、痔漏、蛇瘕、蛇瘴、蛇伤。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治小儿撮口,手足抽搐,可配全蝎、钩藤、僵蚕等,如撮风散(《证治准绳》)。
2、治小儿急惊风,可配丹砂、轻粉等分研末,乳汁送服,如(《圣惠方》)万金散。
3、治破伤风,角弓反张,即以本品为主药,配伍南星、防风等同用,如蜈蚣星风散(《医宗金鉴》)。
4、治疮疡肿毒,瘰疬结核,同雄黄、猪胆汁配伍制膏,外敷恶疮肿毒,效果颇佳,如不二散(《拔萃方》)。
5、治毒蛇咬伤,配黄连、大黄、生甘草等同用。
6、治风湿痹痛、游走不定、痛势剧烈者,配防风、独活、威灵仙等祛风、除湿、通络药同用。
7、治久治不愈之顽固性头痛或偏正头痛,多与天麻、川芎、白僵蚕等同用。
相关配伍
1、蜈蚣配钩藤:蜈蚣善于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钩藤善于息风止痉,清热平肝。二药合用,有较强的平肝息风、祛风通络、解痉止痛之功。用于治疗肝风、肝阳所致的顽固性头痛、头面部痉挛抽搐等。
2、蜈蚣配甘草:蜈蚣攻毒散结;甘草泄火解毒。二药合用,攻补兼施。用于治疗外科疮疡肿毒诸证。
鉴别用药
僵蚕、全蝎、蜈蚣:三者均为治风常用药。然僵蚕息风作用不及全蝎、蜈蚣,临床上治疗肝风抽搐轻症者,以僵蚕、全蝎同用;抽搐重证者,以全蝎、蜈蚣同用。僵蚕既息内风,又散外风,并有化痰散结之功,性平无毒,临床应用广泛;全蝎性平,息风止痉、攻毒散结之力不及蜈蚣;蜈蚣力猛性燥,善走窜通达,息风止痉作用较强,又能攻毒疗疮,通痹止痛。
相关药品
医痫丸、宫糜膏、小儿抽风散、活血解毒丸。
相关方剂
蜈蚣饯(《外科正宗》)、蜈蚣油(《疡科选粹》)、止痉散(《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治疗法》)。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人工饲养的蜈蚣,一般在7-8月采收;野生蜈蚣在夏季雨后根据栖息环境翻土扒石寻捕。捕后,先用沸水烫死,取长宽和蜈蚣相等,两端削尖的薄竹片,一端插入蜈蚣的头部下颚,另一端插入性端,借竹片的弹力,使蜈蚣伸直展平。晒干或烘干。
炮制方法
1、蜈蚣:取原药材,除去竹片及头、足,用时剪成小段。
2、炙蜈蚣:取蜈蚣,先将头、足除去用文火焙,焙至黑褐色,不得焦。
3、酒蜈蚣:取净蜈蚣,喷洒白酒适量拌匀,置锅内,用文火加热,微炒干,取出,放凉。每蜈蚣100kg,用白酒20kg。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本品呈扁平长条形,长9-15cm,宽0.5-1cm。由头部和躯*组成,全体共22个环节。头部暗红色或红褐色,略有光泽,有头板覆盖,头板近圆形,前端稍突出,两侧贴有颚肢1对;前端两侧有触角1对。躯*第1背板与头板同色,其余20个背板为棕绿色或墨绿色,具光泽,自第4背板至第20背板上常有两条纵沟线;腹部淡黄色或棕黄色,皱缩;自第2节起,每体两侧有步足1对;步足黄色或红褐色,偶有黄白色,呈弯钩形;最末1对步足尾状,故又称尾足,易脱落。质脆,断面有裂隙。气微腥,并有特殊刺鼻的臭气,味辛、微咸。
饮片性状
1、蜈蚣:为除去头、足的躯体,呈扁平状小段,背部棕绿色或墨绿色,有光泽,腹部棕黄色或淡黄色,质脆。具有特殊的刺鼻腥气,味辛而微咸。
2、炙蜈蚣:形如蜈蚣,表面黑褐色,略具香气。
3、酒蜈蚣:形如蜈蚣,略有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