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3
雪落花开:早春开花的那些类短生植物(一)
早春开花植物很多,但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一类分布于林下的娇小草本植物。这些植物大部分具有位于地下的营养贮藏器官,诸如块根、鳞茎、球茎、块茎、根状茎等等。这些器官储藏着比种子更多的支持植物生长开花的养分。它们在低温干旱的冬季蛰伏着,直到雪水融化,一旦日照时间增加,温度开始回升,它们就会抢在第一时间开花——它们就是早春类短生植物。
之所以是“类”短生植物,是为了和狭义的一年生早春短生植物区分。那些真正的早春短生植物往往因为花小色不佳而不为人知,而且它们生长周期过短,对环境要求苛刻,产地分布偏僻难以采集,即便是关于它们的研究也很少,在这里不多介绍。
早春类短生植物具有颜色鲜艳的花朵,这样就可以比雪地吸收更多的热量,吸引昆虫。同时产生的花粉和花蜜也能给饥饿的昆虫提供大量能量,这会大大增加植物授粉结实的机会。
当然这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因为在早春的严酷环境中不断遭受蹂躏,早春类短生植物们娇嫩的花朵大多很快就会凋零,而剩余的地上部分会在几个星期到两三个月的短暂时间里制造养分并结出种子。时间之所以如此紧迫,是因为此时树木尚未长出宽大的叶片,草本植物可以利用充足的日照高效地进行光合作用。而随着盛夏的到来,地面的光线被树木遮蔽,早春类短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速率会减缓甚至停止,它们的地上部分往往就逐渐枯萎,开始新一轮的休眠,等待第二个初春的来临。
尽管地上部分生命周期短,大多开完花就凋零了,但早春类短生植物们依然具有很多诱人的特点。首先,早春短生植物为了在冰天雪地中吸引传粉者,一般花色极其艳丽、花形美观可爱;而为了抵抗寒风,早春类短生植物的株型都很紧凑矮小,叶片不舒展,产生所谓的“矮化现象”,甚至有些种类发育出了含大量水分的肉质叶片。这一切都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可爱玲珑而艳丽多姿。其次,早春类短生植物开花时间一般很早,这填补了一月到四月园林的空白,花园中会充满了春意,使得这些植物深受园林家和园艺爱好者的追捧。再者,它们一般都极度抗寒,这意味着高纬度地区也可以露地种植观赏,而且这些植物在含有北温带到北寒带地区的国家十分普遍,北美、欧洲和亚洲的人们都可以观赏到这自然的馈赠。种种因素集合起来,使全世界的植物爱好者把目光集中到了这一群不寻常的花草上。
黄油杯和奶油碗——娇嫩的菟葵
根据最新的APG-III分类系统,毛茛目是最古老的真双子叶植物类群,而毛茛科金莲花亚科又是其中最为古老的一支。菟葵(Eranthis)是金莲花亚科下的一属,也是这一类群中开花最早的。
菟葵属各种的株型都极其小巧,亭亭玉立。花序下(一般只有一朵花)有由数枚轮生叶状苞片组成的总苞,看似一把微微隆起的绿色小伞,伞的顶端稳稳地安放着一朵半开半合的小花,小花有5至6个被片,微微低垂着。由于植株只有一轮苞片没有叶,而苞片也在开花时缩在花的后方并不展开,那不大的花显得极其醒目。
菟葵属的成员很有趣,一共八种,遍布亚欧大陆,欧洲的种类像金灿灿的黄油杯,东亚和东北亚的种类像乳白色的淡奶油碗。每一种分布的范围并不大,各自盘踞一块地盘。
从欧洲到中亚有三种菟葵:在欧洲最常见的是冬菟葵(E. hyemalis),它开放时明黄色的六枚被片像雪地里的金杯熠熠生光,煞是好看,由于适应性强、花大美观,常常被运用在园林中作为早春地被植物观赏;另一种是奇里乞亚菟葵(E. cilicica),又叫土耳其菟葵,分布没有冬菟葵广泛,株型稍小,苞片完全隐藏在花之下,显得花更加的硕大,几乎有失去重心之感;此外还有一种分布于中亚的长柄菟葵(E. longistipitata),则更为为罕见。
欧洲常见的冬菟葵。
东亚和东北亚的菟葵更为特殊,与欧洲的几乎完全不同,它们白色的萼片内层具有一圈退化的筒状花瓣,花瓣微凹或是二裂,裂片的顶端有退化的花药,金灿灿醒目之极,退化花瓣围绕花蕊生长,远看小花中心像群星闪耀。国内最著名的种类是菟葵(E. stellata),它的退化花瓣和白色萼片组合起来像一只只黄眼白兔,“菟”字可能由此而来。菟葵产于我国东北三省,俄罗斯亦有分布。当早春处处槁黄,甚至积雪残存时,它们便绽放出让人惊叹的小花。菟葵有约5至8片萼片,或黄或白,洗一冬之尘埃,绽冰清之春华。
在中国四川有一个菟葵的现代分化中心,那里有两个中国特有的物种:特产于宝兴的白花菟葵(E. albiflora)和特产于汶川的浅裂菟葵(E. lobulata,也叫汶川菟葵)。二者都为白花,其中白花菟葵极稀有,是《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收录的物种。日本也有一个菟葵属特有种——日本菟葵(E. pinnatifida),生长于石灰岩地带,在当地被称作“節分草”。花药蓝紫色,花瓣淡奶油色半透明,很有飘飘欲仙之感。除此之外,本属还有产自北亚的西伯利亚菟葵(E. sibirica),罕见,资料极少。
金太阳、红太阳——羽叶上的侧金盏花
菟葵的花期即将结束,侧金盏花就绽放了。每年三到四月,在东北一望无际的雪原上,有一轮轮小太阳般金灿灿的花朵,反射着刺眼的阳光;它们细裂如同茴香的叶子紧紧皱缩,贴在花的后方。这个顽强而充满朝气的野花就是侧金盏花。
侧金盏花属(Adonis)是一个广布欧亚温带的小属,大约有26到30种。大部分种类都有鲜艳耀眼的金黄色花,但也有小部分种类具有鲜血一般的赤红色花。侧金盏花属植物大多数是花叶同时生长的,细裂的叶子松散的垂在茎上,顶端开出几朵耀眼的大花。中国有其中的10至13种,西南地区集中分布;其余种类则主要分布在欧洲、中亚及西伯利亚。
在古希腊神话里,阿多尼斯(Adonis)是掌管植物每年死而复生的神,也是诸神中最具吸引力的美男子之一,连维纳斯都对它一见钟情。只可惜一天狩猎时,阿多尼斯被野猪杀死,他滴下那殷红色的鲜血便化作了秋侧金盏花(A. annua)。虽然冥后被维纳斯的真诚祈求所感动,允许阿多尼斯在春日复活,但每年秋天他依然得魂归冥府。然而,那鲜血化作的花却从此年年盛开于地中海沿岸。这也是为什么秋侧金盏花除了雉眼花(pheasant's-eye)之外还有另一个名字——血滴花(blooddrops)——的原因。
和秋侧金盏花相似的红花种类大多跨越了欧亚的界限。小果侧金盏花(A. microcarpa)由于株型类似菊科植物,在当地也叫做红花春黄菊(red chamomile);火焰侧金盏花(A. flammea)熊熊火焰般耀眼的红花也十分引人注目;欧亚大陆广布的夏雉眼花(A. aestivalis)有一轮橙红色的花瓣,有些个体花瓣基部还生有一轮诡异的黑纹,大概算是本属中的一朵奇葩了,顺便一提,这种侧金盏花在*也有分布。
地中海以及整个欧洲还分布有几种黄花的侧金盏花。这其中最著名的早春开花的侧金盏花大概就是春雉眼花(A. vernalis)了。这是一个分布极为广泛的物种,主产地为欧洲的潘诺尼亚盆地和亚洲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它们开花时间较晚,花也比较大,一轮花瓣约莫有20余枚,绿色的羽叶自开花时就已经比较为舒展,衬托着一朵朵金色的小太阳。另一种比利牛斯侧金盏花(A. pyrenaica)则藏身于比利牛斯山脉之中,株型更类似于菊科植物。
产于亚洲尤其是东亚的侧金盏花属种类开花更早,花也普遍更大,一般为明亮的金黄色。在中国和日本,最著名的种类即是侧金盏花(A. amurensis)。侧金盏花在东北也被叫做冰凉花、冰里花、冰凌花,它们最早在三月中下旬开花,此时东北的苍茫大地还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雪。侧金盏花的叶子并没有欧洲哪些种类裂的那么深、那么细碎,开花时由于气温过低、融雪不充足,难以提供足够的水分,储存了大量花期所需能量的肉质化的叶片无法完全张开。肉肉的叶子紧缩在花的下方,呈现发紫的棕褐色。花是纯粹的金黄色,让人联想起冬日温暖却并不耀眼的太阳。
中国东北到俄罗斯、日本一带还分布有其它几种侧金盏花。其中分布较为广泛的有辽吉侧金盏花(A. pseudoamurensis),它和侧金盏花极其近似,只是花期略晚,大概在四月初左右。辽吉侧金盏花比侧金盏花更大,开花时已长出明显的地上茎,叶子也已舒展,基本上是花叶同期。北侧金盏花(A. sibirica)则分布在内蒙古东北至*北部,叶二到三回羽状细裂,乍一看类似于茴香叶,它的分布更加广泛,从中国、蒙古到俄罗斯,甚至一直蔓延至欧洲。
中国西南到喜马拉雅地区也是侧金盏花的现代分化中心,这一点与菟葵属不谋而合。从**到川滇的高海拔地区分布着很多不可思议的艳丽种类,如绚烂得不可思议:开出淡蓝紫色小花的蓝侧金盏花(A. coerulea);花瓣为纯白色,时而带一点淡紫罗兰色的短柱侧金盏花(A. davidii);有着奇幻的淡绿色倒披针萼片,花瓣黄色的蜀侧金盏花(A. sutchuenensis);萼片淡紫色,花瓣为鎏金般闪耀金色的金黄侧金盏花(A. chrysocyathus);花瓣黄而微染紫色的甘青侧金盏花(A. bobroviana);夏侧金盏花的变种小侧金盏花(A. aestivalis var. parviflora)等等。这些种类大多花色瑰丽奇特,虽说不似早春开花的种类那么惊艳,却也称得上是高原的明珠。
可爱的菟葵与活泼的金莲花同属金莲花亚科,它们中的绝大部分都是早春最先开花的种类。当然,早春类短生植物远不止这两两个类群,毛茛亚科、扁果草亚科里也有不少令植物爱好者、园艺师们为之疯狂的品种——记住不要错过同主题的下一篇哟!
相关文章
- 详细阅读
- 雪落花开:早春开花的那些类短生植物(一)详细阅读
2022-04-23
- 那些早春开花的短生植物精华详细阅读
2022-04-22
- 那些早春开花的短生植物详细阅读
2022-04-10
- 早春开花的那些类短生植物(二)详细阅读
2022-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