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百科 > 功效作用 > 熊蕨根的功效与作用

熊蕨根的功效与作用

植物百科2022-04-23 13:46:30

熊蕨根,中药名。为鳞毛蕨科植物狭顶鳞毛蕨Dryopterislacera(Thunb.)O.Kuntze的根茎或叶。分布于华东及陕西、湖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具有清热,活血,杀虫之功效。常用于痢疾,跌打损伤,绦虫病。

熊蕨根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活血,杀虫。

主治

用于痢疾,跌打损伤,绦虫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研末。

相关论述

1、《国药的药理学》:“为绦虫的驱除药。”

2、《中国药用孢子植物》:“清热,活血,杀虫。用于痢疾,跌打损伤,驱绦虫等。”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痢疾:狭顶鳞毛蕨15g,海蚌含珠15g。煎服。

2、驱绦虫:狭顶鳞毛蕨15g。煎服。(1-2方出自《中国药用孢子植物》)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根茎全年均可采收。挖出后洗净,去叶柄与须根;叶幼嫩时采。鲜用或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鳞毛蕨科植物狭顶鳞毛蕨。

形态特征

植株高约60-80厘米。根状茎短粗,直立或斜升。叶簇生;叶柄通常显著短于叶片,禾秆色,连同叶轴密被鳞片,鳞片褐色至赤褐色,膜质,全缘或略有尖齿,基部鳞片大,卵状长圆形,先端长渐尖,长达2厘米,向上鳞片变小;叶片椭圆形至长圆形,长40-70厘米,宽15-30厘米,二回羽状分裂;羽片约10对,对生或互生,开展,具短柄,广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下部羽片几乎不缩短,上面羽片能育,常骤然狭缩,孢子散发后即枯萎;小羽片长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达2厘米,宽5-10毫米,基部与羽轴广合生(但基部小羽毛片往往离生或近离生),钝尖至锐尖头,边缘有齿;叶厚草质至革质,淡绿色,叶轴上的鳞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羽轴背面残存有小鳞片;叶脉羽状,侧脉在小羽片上面略下凹。孢子囊群圆形,生于上部羽片;囊群盖圆肾形,全缘。孢子具周壁。

分布区域

分布于华东及陕西、湖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400-800m的山坡林下阴湿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站将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2020-2022 花卉养殖知识.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7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