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百科 > 功效作用 > 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

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

植物百科2022-04-23 12:59:12

夏枯草,中药名。为唇形科夏枯草属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干燥果穗。具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主治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夜痛,瘰疬,瘿瘤,乳痈肿痛。

夏枯草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主治

1、目赤肿痛,头痛眩晕,自珠夜痛:本品苦寒主入肝经,善泻肝火以明目。用治肝火上炎,目赤肿痛,肝阴不足,目珠疼痛,至夜尤甚者。

2、瘰疬,瘿瘤:本品味辛能散结,苦寒能泄热,治肝郁化火,痰火凝聚之瘰疬,瘿瘤。

3、乳痈肿痛:本品既能清热泻肝火,又能散结消肿,可治乳痈肿痛,热毒疮疡。

4、西医诊为急性结膜炎、沙眼、周期性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属于肝火上炎者,颈部淋巴结核、甲状腺疾病、体表良性肿瘤属于痰火郁结者,急性乳腺炎属于肝经郁热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9-15g。或熬膏服。

禁忌

中西药配伍禁忌:

1、不宜与螺内酯、氨苯蝶啶等保钾排钠药合用,易致高钾血症。

2、夏枯草富含钾离子,不宜与钾盐配用,以避免出现血钾过高的危险。

注意事项

中西药配伍禁忌:

1、不宜与螺内酯、氨苯蝶啶等保钾排钠药合用,易致高钾血症。

2、夏枯草富含钾离子,不宜与钾盐配用,以避免出现血钾过高的危险。

化学成分

本品含三萜皂苷、芸香苷、金丝桃苷等苷类物质及熊果酸、咖啡酸、游离齐墩果酸等有机酸;花穗中含飞燕草素、矢车菊素的花色苷、d-樟脑、d-小茴香酮等。

药理作用

本品煎剂、水浸出液、乙醇-水浸出液及乙醇浸出液均可明显降低实验动物血压,茎、叶、穗及全草均有降压作用,但穗的作用较明显;本品水煎醇沉液小鼠腹腔注射,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本品煎剂在体外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及人型结核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寒热、瘰疬、鼠瘘、头疮,破癓,散瘿结气,脚肿湿痹。”

2、《本草纲目》:“夏枯草治目疼,用砂糖水浸一夜用,取其能解内热,缓肝火也。楼全善云,夏枯草治目珠疼至夜则甚者,神效,或用苦寒药点之反甚者,亦神效。盖目珠连目本,肝系也,属厥阴之经。夜甚及点苦寒药反甚者,夜与寒亦阴故也。夏枯禀纯阳之气,补厥阴血脉,故治此如神,以阳治阴也。”

3、《重庆堂笔记》:“夏枯草,微辛而甘,故散结之中,兼有和阳养阴之功,失血后不寐者服之即寐,其性可见矣。陈久者尤甘,入药为胜。”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治肝火上炎,目赤肿痛,可配桑叶、菊花、决明子等;用于肝阴不足,目珠疼痛,至夜尤甚者,配当归、枸杞子。亦可配香附、甘草,如夏枯草散(《张氏医通》)。

2、治肝郁化火,痰火凝聚之瘰疬,配贝母、香附等,如夏枯草汤(《外科正宗》);治瘿瘤,常配昆布、玄参等,如夏枯草膏(《医宗金鉴》)。

3、治乳痈肿痛,常与蒲公英同用(《本草汇言》)。治热毒疮疡,可配金银花,如化毒丹(《青囊秘传》)。

相关配伍

1、夏枯草配石决明:夏枯草苦寒泻热,能祛肝风、清肝火、行肝气;石决明则咸寒重镇,平肝阳、补肝阴。二药配用,共奏平肝潜阳、清肝泄热之功。适用于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之证。

2、夏枯草配浙贝母:夏枯草有清热解毒、解郁散结之功;浙贝母善于清热化痰、开郁散结。二药配用,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作用加强。适用于痰热郁结之瘰疬、瘿瘤、痰核。

鉴别用药

1、白毛夏枯草与夏枯草:两者同属唇形科植物,均味苦性寒而同具清热之功,可治火热及热毒病证。然白毛夏枯草为清热解毒药,又能祛痰止咳,凉血止血,主治热毒壅盛、痈肿疮疖、肺热咳嗽、痰黄黏稠、咽喉肿痛及血热咳血、衄血或外伤出血。夏枯草为清热泻火药,长于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善治肝热或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羞明多泪或目生翳障,瘿瘤瘰疬,高血压属肝火盛者。

2、菊花与夏枯草:两者均归肝经而能清肝明目,治肝火目赤肿痛及肝阳眩晕头痛。然菊花味辛甘苦,微寒质轻,兼入肺经,为辛凉解表药,不仅能疏散风热,善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之发热头痛,而且兼益肝阴,清热解毒,可疗肝肾亏虚之视物昏花及疔疮肿毒。夏枯草味苦辛性寒,兼入胆经,为清热泻火药,其清肝火力强,兼益肝血,尤适用于目赤肿痛属肝火上炎者,并治肝阴不足之目珠夜痛等;又能散郁结、降血压,善治瘰疬、瘿瘤及高血压属肝阳上亢者。

相关药品

夏枯草膏、明珠口服液、清脑降压片、消瘿丸、乳康片。

相关方剂

夏枯草汤(《外科正宗》)。

药膳食疗

夏枯草玫瑰茶:

1、功效:清肝泻火。舒肝解郁,可调节月经不调,消斑美肌,是爱美女性不可或缺的伴侣。上班族也可通过它改善头痛晕眩等症状。

2、原材料:夏枯草8克,玫瑰花8克,冰糖10克。

3、做法:将夏枯草和玫瑰花放入杯子中。冲入沸水,再根据个人口味放入适量的冰糖,加盖焖10分钟左右即可。

4、用法:代茶饮用。如将两药用水煮一会则药性会渗透得更为彻底。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季果穗呈棕红色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保存方法

置通风干燥处。

药材鉴别

鉴别

1、本品粉末灰棕色。非腺毛单细胞多见,呈三角形;多细胞者有时可见中间几个细胞镒缩,表面具细小疣状突起。腺毛有两种:一种单细胞头,双细胞柄;另一种双细胞头,单细胞柄,后者有的胞腔内充满黄色分泌物。腺鳞顶面观头部类圆形,4细胞,直径39-60μm,有的内含黄色分泌物。宿存花萼异形细胞表面观垂周壁深波状弯曲,直径19-63μm,胞腔内有时含淡黄色或黄棕色物。

2、取本品粉末2.5g,加70%乙醇3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迷迭香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酸(15∶3∶3.5∶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药材性状

果穗呈圆棒状,略压扁,长1.5-8cm,直径0.8-1.5cm,淡棕色或棕红色。全穗由数轮至10数轮宿萼与苞片组成,每轮有对生苞片2枚,呈横肾形,膜质,先端尖尾状,脉纹明显,外表面有白色粗毛。每一苞片内有花3朵,花冠多脱落,宿萼二唇形,上唇3齿裂,下唇2裂,闭合,内有小坚果4枚。果实卵圆形,棕色,尖端有白色突起,坚果遇水后,表面能形成白色黏液层。体轻,质轻柔,不易破裂。气微清香,味淡。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唇形科夏枯草属植物夏枯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木;根茎匍匐,在节上生须根。茎高20-30cm,上升,下部伏地,自基部多分枝,钝四棱形,其浅槽,紫红色,被稀疏的糙毛或近于无毛。茎叶卵状长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长1.5-6cm,宽0.7-2.5cm,先端钝,基部圆形、截形至宽楔形,下延至叶柄成狭翅,边缘具不明显的波状齿或几近全缘,草质,上面橄榄绿色,具短硬毛或几无毛,下面淡绿色,几无毛,侧脉3-4对,在下面略突出,叶柄长0.7-2.5cm,自下部向上渐变短。花序下方的一对苞叶似茎叶,近卵圆形,无柄或具不明显的短柄。轮伞花序密集组成顶生长2-4cm的穗状花序,每一轮伞花序下承以苞片;苞片宽心形,通常长约7mm,宽约11mm,先端具长1-2mm的骤尖头,脉纹放射状,外面在中部以下沿脉上疏生刚毛,内面无毛,边缘具睫毛,膜质,浅紫色。花萼钟形,连齿长约10mm,筒长4mm,倒圆锥形,外面疏生刚毛,二唇形,上唇扁平,宽大,近扁圆形,先端几截平,具3个不很明显的短齿,中齿宽大,齿尖均呈刺状微尖,下唇较狭,2深裂,裂片达唇片之半或以下,边缘具缘毛,先端渐尖,尖头微刺状。花冠紫、蓝紫或红紫色,长约13mm,略超出于萼,冠筒长7mm,基部宽约1.5mm,其上向前方膨大,至喉部宽约4mm,外面无毛,内面约近基部1/3处具鳞毛毛环,冠檐二唇形,上唇近圆形,径约5.5mm,内凹,多少呈盔状,先端微缺,下唇约为上唇1/2,3裂,中裂片较大,近倒心脏形,先端边缘具流苏状小裂片,侧裂片长圆形,垂向下方,细小。雄蕊4,前对长很多,均上升至上唇片之下,彼此分离,花丝略扁平,无毛,前对花丝先端2裂,1裂片能育具花药,另1裂片钻形,长过花药,稍弯曲或近于直立,后对花丝的不育裂片微呈瘤状突出,花药2室,室极叉开。花柱纤细,先端相等2裂,裂片钻形,外弯。花盘*顶。子房无毛。小坚果黄褐色,长圆状卵珠形,长1.8mm,宽约0.9mm,微具沟纹。花期4-6月,果期7-10月。

分布区域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道地产区

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全国各地均产。

生长见习

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能耐寒,适应性强,但以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好。也可在旱坡地、山脚、林边草地、路旁、田野种植,但低尘易涝地不宜栽培。

繁殖方式

用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

栽培技术

1、种子繁殖:采种。花穗变黄褐色时,摘下果穗晒干,抖下种子,去其杂质,贮存备用。播种。北方春播,于3月下旬至4月中旬;秋播于8月下旬。多用条播,在畦上按行距20-25cm开沟,沟深0.5-1cm。将种子均匀播入沟中覆细土,稍稍镇压,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15天左右出苗,亩用种量0.5-1公斤。

2、分株繁殖:春季末萌芽时,将老根挖出,进行分株。按行株距25×10cm挖穴,每穴栽1-2株。栽后覆土压实,浇水,保持土壤湿润,7-10天出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站将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2020-2022 花卉养殖知识.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7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