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西瓜Hibiscus trionum Linn
植物大全2022-04-22 20:24:10
野西瓜的介绍
- 野西瓜这种植物的叶呈掌状裂,再羽状深裂,叶外形极像西瓜,而称为野西瓜苗。
野西瓜为锦葵科植物野西瓜苗Hibiscus trionum L.的根或全草。一年生草本,全体被有疏密不等的细软毛。茎稍柔软,直立或稍卧立。基部叶近圆形,边缘具齿裂,中间裂齿较大,中间和下部的掌状叶,3—5深裂,中间裂较大,裂片倒卵状长圆形,先端钝,边缘具羽状缺刻或大锯齿。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2— 5cm;小苞片多数,线形,具缘毛;花萼5裂,膜质,上具绿色纵脉;花瓣5,淡黄色,紫心; 雄蕊多数,花丝相结合成筒状,包裹花柱;子房5室,花柱顶端5裂,柱头头状。蒴果圆球形,有长毛。种子成熟后黑褐色,粗糙而无毛。
野西瓜的形态特征
-
茎
野西瓜是一年生直立或平卧草本,高25-70厘米,茎柔软,被白色星状粗毛。
叶
野西瓜的叶二型,下部的叶圆形,不分裂,上部的叶掌状3-5深裂,直径3-6厘米,中裂片较长,两侧裂片较短,裂片倒卵形至长圆形,通常羽状全裂,上面疏被粗硬毛或无毛,下面疏被星状粗刺毛;叶柄长2-4厘米,被星状粗硬毛和星状柔毛;托叶线形,长约7毫米,被星状粗硬毛。
花
野西瓜的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约2.5厘米,果时延长达4厘米,被星状粗硬毛;小苞片12,线形,长约8毫米,被粗长硬毛,基部合生;花萼钟形,淡绿色,长1.5-2厘米,被粗长硬毛或星状粗长硬毛,裂片5,膜质,三角形,具纵向紫色条纹,中部以上合生;花淡黄色,内面基部紫色,直径2-3厘米,花瓣5,倒卵形,长约2厘米,外面疏被极细柔毛;雄蕊柱长约5毫米,花丝纤细,长约3毫米,花药黄色;花柱枝5,无毛。
野西瓜的花期7-10月。
果
野西瓜的蒴果长圆状球形,直径约1厘米,被粗硬毛,果片5,果皮薄,黑色;种子肾形,黑色,具腺状突起。
野西瓜的生态习性
- 野西瓜无论平原、山野、丘陵或田埂,处处有之,是常见的田间杂草。
野西瓜的分布区域
- 野西瓜原产非洲中部,分布欧洲至亚洲各地。
野西瓜在我国江苏、安徽、河北、贵州、东北等地有分布。
野西瓜的食疗或药用价值
-
护花网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的依据。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
终极护花任务:爱自己,就从实际出发,谨遵医嘱。对于疾病,不粗心大意、不推延、不放弃希望,勇敢面对,用爱来温暖寂静的世界,用心来呵护内心的花田。 -
药用价值
来源
锦葵科木槿属植物野西瓜苗HibiscustrionumL.,以全草、种子入药。夏秋采,去泥,晒干或鲜用。
性味归经
全草:甘,寒。
种子:辛,平。
功能主治
全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止咳,利尿。用于急性关节炎,感冒咳嗽,肠炎,痢疾;外用治烧烫伤,疮毒。
种子:润肺止咳,补肾。用于肺结核咳嗽,肾虚头晕耳鸣耳聋。
用法用量
全草0.5~1两,种子3~5钱;外用适量,全草捣烂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2~5厘米;小苞片多数,线形,具缘毛;花萼5裂,膜质,上具绿色纵脉;花瓣5,淡黄色,紫心;雄蕊多数,花丝相结合成圆筒,包裹花柱;子房5室,花柱顶端5裂,柱头头状。
蒴果圆球形,有长毛。种子成熟后黑褐色,粗糙而无毛。花期7~9月。野生或栽培。
采集
夏、秋采收,去净泥土,晒干。
药理作用
茎、叶的浸出液(除去粘液),对动物有利尿作用;K+、Na+、C1-之排出亦增加,且超过茶碱。
性味
《贵州植药调查》:甘,寒。
功用主治
治风热咳嗽,关节炎,烫伤。
古书记载
①《江苏植药志》:治腹痛。
②《贵州植药调查》:治风热咳嗽。
汤火伤。
③《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去湿,止咳。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研末油调涂。
选方
①治风热咳嗽:小秋葵根五钱,白糖三钱,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
②治急性关节炎:野西瓜苗五钱至一两(鲜品二至三两)。
水煎服。
(《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③治汤火伤:小秋葵花泡麻油,或小秋葵全草研末,调桐油敷伤处。
内服:煎汤。
外用:研末油调涂
方法一
取野西瓜(适量以盖住患处即可),用白酒泡10-20分钟,泡软后,捣碎,用鸡蛋清调成糊状,摊平在一张白纱布上.用白纱布把野西瓜和蛋清的糊状物,裹起来,敷在患处。
【切记不要把野西瓜和蛋清的糊状物直接敷在患处,那样会灼伤皮肤),敷15-25分钟后(最长不超过30分钟)】:每周一次。
方法二
每250克泡酒一斤,泡制一个星期后,将药酒涂抹于患处,坚持数日,以自己接受状况为易。
野西瓜的文化背景
-
参考文献
Hibiscus trionum Linn. Sp. Pl. 697, 1753; Cavan. Diss. 3: 171, t. 64, f. 1, 1787; DC. Prodr. 1: 453, 1824; Masters in Hook. f. , Fl. Brit. Ind. 1: 334, 1874; Franch. Pl. David. 1: 59, 1884; in Nouv. Arch. Mus. Hist. Nat. Paris 2 (5): 211, 1883; Pl. Delav. 107, 1889; Forbes & Hemsl. in Jour. Linn. Soc. Bot. 23: 88, 1886 (Ind. Fl. Sin. 1) ; Gurcke & Diels in Bot. Jahrb. Engler 29: 469, 1900; Gilg in Engler’s Bot. Jahrb. 34: 52, 1904; Komarov in Act. Hort. Petrop. 25: 33, 1907 (Fl. Mansh. 3); Hayata Ic. Pl. Formosa: 98, 1911; Juss. in Trav. Mus. Bot. Acad. Sci. St. Petersb. 1: 117, 1912; Dunn & Tutch. in Kew Bull. add. ser. 10, 48, 1912 (Fl. Kwangt. Hongk.) ; Ulbrich ex Loes. in Beih. Bot. Contralbl. 37 (2): 156, 1919; Limpricht in Fedde Repert. Sp. Nov. Beih. 12: 437, 1922; Liu in Bull. Peking Soc. Nat. Hist. 2 (3): 132, 1928; Hsia in Contr. Inst. Bot. Nat. Acad. Peiping 1: 59, 1931; Hand.-Mazz. Symb. Sin. 7: 609, 1935; 贾祖璋, 中国植物图鉴438, 图744, 1937; Garven Wild Fl. N. China 66, f. 68, 1937; 崔友文, 华北经济植物志要313, 1953; S. Y. Hu Fl. China Family 153: 57, pl. 19-4, 1955; 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植物志2: 232, 1979. ——Hibiscus africanus Miller Gard. Dict. ed. 8, Hib. 1768.-Hibiscus hispi. dus Miller l. c. f. 2; DC. Prodr. 1: 453, 1824.——Hibiscus ternatus Cavan. l. c. f. 3 .——Trionum annuum Medicus Malv. 47, 1787. ——Hibiscus trionum var. ternatus DC. l.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