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百科 > 功效作用 > 鸭脚木的功效与作用

鸭脚木的功效与作用

植物百科2022-04-22 16:34:22

鸭脚木,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鹅掌柴Scheffleraoctophylla(Lour.)Harms的根皮、茎皮、根和叶。分布于福建、*、广西、广东、云南等地。根皮、茎皮具有清热解表,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烫伤,无名肿毒,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根具有疏风清热,除湿通络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妇女热病夹经,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叶具有祛风化湿,解毒,活血之功效,常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斑疹发热,风疹瘙痒,风湿疼痛,湿疹,下肢溃疡,疮疡肿毒,烧伤,跌打肿痛,骨折,刀伤出血。

鸭脚木

功效作用

功能

根皮、茎皮:清热解表,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根:疏风清热,除湿通络。叶:祛风化湿,解毒,活血。

主治

根皮、茎皮: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烫伤,无名肿毒,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根:感冒,发热,妇女热病夹经,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叶:风热感冒,咽喉肿痛,斑疹发热,风疹瘙痒,风湿疼痛,湿疹,下肢溃疡,疮疡肿毒,烧伤,跌打肿痛,骨折,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

根皮、茎皮: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根:内服:煎汤,3-9g,鲜品加倍;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调敷;或捣敷。叶:内服:煎汤,6-15g;或研末为丸。外用:适量,捣汁涂;或酒炒敷。

药理作用

1、抑菌作用。

2、抗炎作用。

相关论述

《黎族药志》:“味苦涩,性温。发汗解表,祛风除湿。”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制剂:感冒冲剂。

相关配伍

1、治偏瘫、扭挫伤:鸭脚木根15-30g。水煎服。可用大量煎水外洗。须连续用药1-3月。(《湖南药物志》)

2、治外伤:鸭脚木根、树皮各9g,加酸浆草适量,捣烂敷伤处。(《贵州民间药物》)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根、根皮洗净,切片晒干。叶鲜用。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树皮呈卷筒状或不规则板块状,长30-50cm,厚2-8mm。外表面灰白色或暗灰色,粗糙,常有地衣斑,具类圆形或横向长圆形皮孔。内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具细纵纹。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纤维性。气微香,味苦、涩。叶丛生枝端,为鸭掌状复叶,长椭圆形,全缘或波状疏锯齿缘。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五加科植物鹅掌柴。

形态特征

乔木或灌木,高2-15米,胸径可达30厘米以上;小枝粗壮,干时有皱纹,幼时密生星状短柔毛,不久毛渐脱稀。叶有小叶6-9,最多至11;叶柄长15-30厘米,疏生星状短柔毛或无毛;小叶片纸质至革质,椭圆形、长圆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稀椭圆状披针形,长9-17厘米,宽3-5厘米,幼时密生星状短柔毛,后毛渐脱落,除下面沿中脉和脉腋间外均无毛,或全部无毛,先端急尖或短渐尖,稀圆形,基部渐狭,楔形或钝形,边缘全缘,但在幼树时常有锯齿或羽状分裂,侧脉7-10对,下面微隆起,网脉不明显;小叶柄长1.5-5厘米,*的较长,两侧的较短,疏生星状短柔毛至无毛。圆锥花序顶生,长20-30厘米,主轴和分枝幼时密生星状短柔毛,后毛渐脱稀;分枝斜生,有总状排列的伞形花序几个至十几个,间或有单生花1-2;伞形花序有花10-15朵;总花梗纤细,长1-2厘米,有星状短柔毛;花梗长4-5毫米,有星状短柔毛;小苞片小,宿存;花白色;萼长约2.5毫米,幼时有星状短柔毛,后变无毛,边缘近全缘或有5-6小齿;花瓣5-6,开花时反曲,无毛;雄蕊5-6,比花瓣略长;子房5-7室,稀9-10室;花柱合生成粗短的柱状;花盘平坦。果实球形,黑色,直径约5毫米,有不明显的棱;宿存花柱很粗短,长1毫米或稍短;柱头头状。花期11-12月,果期12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福建、*、广西、广东、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山谷疏林中或山沟两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站将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2020-2022 花卉养殖知识.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7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