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百科 > 功效作用 > 眼子菜的功效与作用

眼子菜的功效与作用

植物百科2022-04-22 10:53:03

眼子菜,中药名。为眼子菜科植物眼子菜PotamogetondistinctusA.Benn.及鸡冠眼子菜PotamogetoncristatusRgl.etMaack.的全草。眼子菜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鸡冠眼子菜分布于东北及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止血,驱蛔之功效。常用于湿热痢疾,黄疸,热淋,带下,鼻衄,痔疮出血,蛔虫病,疮痈肿毒。

眼子菜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止血,驱蛔。

主治

湿热痢疾,黄疸,热淋,带下,鼻衄,痔疮出血,蛔虫病,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者30-60g。外用:适量,捣敷。

药理作用

具有驱虫作用。

相关论述

1、《滇南本草》:“止赤白痢,大肠下血,妇人红崩,漏下恶血。”

2、《分类草药性》:“治火眼,女子白带,经水不调,并治臌胀,痒子。”

3、《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水肿,小儿疳积,蛔虫病。”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赤白痢疾日久者:眼子菜、山楂各等分,砂糖6g。同煎服。(《滇南本草》)

2、治红淋白浊:眼子菜全草15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3-4月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干燥全草呈团状,灰绿色。茎纤细,长短不一,直径约1mm,有纵纹,有的带细根茎。叶常皱缩或破碎;完整者二型;浮水叶互生,花序下面的叶对生,叶片呈阔披针形或近长椭圆形,长3-12cm,宽2-3.5cm,先端渐尖或钝圆,基部近圆形,全缘,略带革质;沉水叶披针形,长约9cm;叶柄长3-14cm。穗状花序,生于浮水叶叶腋,长2-4.5cm,花密生,花序梗长2-7cm。小核果阔卵形,长3.5mm,宽2.5-3mm,背部有3脊。气微,味微苦。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眼子菜科眼子菜属眼子菜、鸡冠眼子菜。

形态特征

1、眼子菜: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发达,白色,直径1.5-2毫米,多分枝,常于顶端形成纺锤状休眠芽体,并在节处生有稍密的须根。茎圆柱形,直径1.5-2毫米,通常不分枝。浮水叶革质,披针形、宽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10厘米,宽1-4厘米,先端尖或钝圆,基部钝圆或有时近楔形,具5-20厘米长的柄;叶脉多条,顶端连接;沉水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草质,具柄,常早落;托叶膜质,长2-7厘米,顶端尖锐,呈鞘状抱茎。穗状花序顶生,具花多轮,开花时伸出水面,花后沉没水中;花序梗稍膨大,粗于茎,花时直立,花后自基部弯曲,长3-10厘米;花小,被片4,绿色;雌蕊2枚(稀为1或3枚)。果实宽倒卵形,长约3.5毫米,背部明显3脊,中脊锐,于果实上部明显隆起,侧脊稍钝,基部及上部各具2凸起,喙略下陷而斜伸。花果期5-10月。2n=52。2、鸡冠眼子菜:多年生水生草本,通常在开花前全部沉没水中。无明显的根状茎。茎纤细,圆柱形或近圆柱形,直径约0.5毫米,近基部常匍匐地面,于节处生出多数纤长的须根,具分枝。叶两型;花期前全部为沉水型叶,线形,互生,无柄,长2.5-7厘米,宽约1毫米,先端渐尖,全缘;近花期或开花时出现浮水叶,通常互生,在花序梗下近对生,叶片椭圆形、矩圆形或矩圆状卵形,稀披针形,革质,长1.5-2.5厘米,宽0.5-1厘米,先端钝或尖,基部近圆形或楔形,全缘,具长1-1.5厘米的柄;托叶膜质,与叶离生。休眠芽腋生,明显特化,呈细小的纺锤状,长1.5-3厘米,下面具3-5枚直伸的针状小苞叶。穗状花序顶生,或呈假腋生状,具花3-5轮,密集;花序梗稍膨大,略粗于茎,长0.8-1.5厘米;花小,被片4;雌蕊4枚,离生。果实斜倒卵形,长约2毫米,基部具长约1毫米的柄;背部中脊明显成鸡冠状,喙长约1毫米,斜伸。花果期5-9月。

分布区域

1、眼子菜: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2、鸡冠眼子菜:分布于东北及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

生长环境

1、眼子菜:生于水田或水塘中。2、鸡冠眼子菜:生于静水池沼中。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站将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2020-2022 花卉养殖知识.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7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