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诊疗 > 烂根 > 菊苣根腐病防治技术

菊苣根腐病防治技术

植物诊疗2022-04-21 13:18:54

菊苣为菊科多年生植物,原产于欧洲,具有适应性强、利用期长、品质优良、适口性好、产量高等优点,是优良的饲料作物之一。菊苣喜湿润气候,但也耐寒、热,炎热气候生长旺盛,气温在~8℃时仍青枝绿叶。菊苣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水肥充足的荒地、坡地、稻田均能生长。由于菊苣春季返青早,冬季休眠晚,利用期长达8个月(4~11月),一次播种可连续利用15年。菊苣不仅猪、牛、羊、兔、鸡、鸭、鹅及草鱼爱吃,同时也是人的优良蔬菜。

黔南州于2000年开始引进种植菊苣,每年有近万户农户种植,平均每年种植面积数千公顷,667平方米鲜草产量6500kg以上,用于饲喂生猪出栏达40万头,为我州养猪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由于种植面积分散,各户种植技术水平不一致,选择的育苗地块消毒不严,移栽地块排水不畅,均有不同程度的菊苣烂根(根腐病)。该病一般多发生在春季、夏季和秋季,而且传播较快,严重影响了菊苣的产量和品质,给广大农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几年来,我们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针对发病原因及危害程度,对菊苣根腐病采取农业、化学等综合防制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比较系统地总结了综合防制菊苣根腐病的技术措施,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1 发病原因及侵染途径:根腐病主要由真菌引起,真菌在土壤和大田发病植株及其病残组织内越冬,主要通过主根伤口或茎基虫咬伤口侵入,由下至上分解溶化根部表皮组织,以排水不畅的稻田和粘性强的土壤发病重,旱坡地发病较轻。

2 危害症状:主要危害部位为根部和茎基部,初期受害植株叶片萎蔫,根部表皮变黑、枯死、脱落。中后期全株萎蔫枯死,根部腐烂;剖根观察,髓部空心、变黑,严重时仅剩根部皮层纤维组织的空腔;发病田块出现3~5平方米"倒伏"现象,减产10%~15%,严重时减产30%~40%。

3 防制措施

3.1 管理防制:

(1)苗床选择:应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稻田或平整的旱地为苗床。

(2)深耕晒田,高垄种植,挖沟排水,减轻土壤积水湿度,降低发病程度。

(3)与豆类、玉米等农作物轮作2~3年,对常发病地块进行苗土消毒。

(4)选用抗病种子,种植无病种子。

(5)增施有机肥及磷、锌肥提高抗病能力。

(6)合理密植,带土移栽,及时摘除茎基部病、老、黄叶,提高茎基部、根部土壤通透性,减缓病害发生。

(7)菊苣利用时,应选择晴天刈割,防止雨水进入刈割刀口切面,引起烂根。刈割三天后追施清粪水或施尿素,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5~20kg。

3.2 药物防制:

(1)床土消毒:床土应选择无病新土,如用旧园土应进行苗床土壤消毒。具体方法为,每平方米用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或50%代森铵800倍液)喷施土壤。

(2)大田期防制: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重点喷施茎基部及周围土壤。菊苣生长期,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77%可杀得微粒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浇根,或兑清粪水浇根。抓好前期施药,连施2~3次,间隔10~15天,防效可达85%~90%。

4 小结与讨论

4.1 发病程度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菊苣属菊科多年生植物,一般涝溃地块发病较重,反之则发病较轻。在生产中应避免与菊科作物连作,尽可能少用稻田,多用排水良好的旱坡地砂壤土种植。

4.2 发病程度与前茬作物的关系 前茬作物为菊科植物的地块发病重,反之则轻。因此,尽量与豆类、玉米等作物轮作套种。

4.3 土壤消毒与发病程度的关系 经消毒处理的地块发病轻,反之较重。故在育苗中,应先作床土消毒和移栽大田时起垄消毒后再移栽,可减轻发病。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站将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2020-2022 花卉养殖知识.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7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