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方法 > 【常见问题】黄姜大经济效益如何?怎么人工种植?

【常见问题】黄姜大经济效益如何?怎么人工种植?

养殖方法2022-04-20 15:37:56
【常见问题】黄姜大经济效益如何?怎么人工种植?【专家解答】黄姜的经济效益

黄姜耐旱,适应性强,1983年湖北省郧西县首次进行黄姜人工“野转家”栽培,在种植区域上实现了从碱性土壤到红壤酸性土壤,从半荫到强光照地区的突破,形成了红土壤地黄姜规范栽培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常情况下,种植1亩黄姜需用姜种250~300公斤,折款600~720元;需黄姜专用肥150~200公斤,折款150~200元;架杆3000~4000根,折款300~400元;需病虫害防治农药折款200元,合计投入1250~1520元。黄姜两年起挖亩产2000~2500公斤,产值4000~5000元,扣除投入1250~1520元,纯收入有2750~3480元,平均每年纯收入1375~1740元。可见黄姜的经济效益是很高的,实际上,黄姜价格已突破了2.5元/公斤,2000~2500公斤的单位产量收入为5000~6250元,即使市场波动,黄姜价格走低,按1.2元/公斤计算,年亩平收入也有575~740元,是种粮效益3~5倍。

皂素加工厂也有极大的利润可突,通常从黄姜提取皂素的收率为0.7%,以“公司+农户”的模式,第一年栽培4000亩后,当年即可收得黄姜9200吨,可提取皂素64.4吨;第二年24000亩,可产姜55200吨,可提皂素386.40吨;第三年扩展到40000亩,可产姜92000吨,可提皂素644吨。此外,从皂素到深加工螺内旨,也可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皂素还可向下游深加工成双烯,双烯又可继续深加工成雄烯二酮,这些都是生产螺内旨的中间产品。该产品每吨成本约320万元左右,而市场价在500万元左右,并有上涨的趋势。

黄姜高产栽培技术

根据黄姜的生长规律和生物学特性,以及对气候、海拔、土壤等条件的要求,我们经过多年的技术探索,得到了大量的实验数据,总结了野生黄姜人工种植的八个技术关键:

(一)选地、整地

1、选地

经过多年野生黄姜人工种植试验观察表明,黄姜是一种地下根茎横向生长的块根作物,根茎粗壮、分枝较多、根系发达,并随年份增加而分层生长,且怕渍耐旱。1996年郧西连续干旱300多天,其它农作物基本绝收,但是黄姜种植仍有较好的收成,若生长在低洼渍水处会烂种和大面积发生病害。因而,黄姜种植应选择有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土层深30cm以上、质地疏松、不易渍水的土地种植,以砂壤为宜,平地、坡地(限30度以下)均可。

2、整地

整地一般要求两犁两耙、整平细耙,捡尽石块,防止压苗。土层深翻整细后,活土层不浅于25cm,并开沟起垄,垄宽视种植行数而定。通常情况下,种单行姜的垄宽40~60 cm即可,种双行姜的垄宽要60~80 cm。厢沟深15~25 cm,起好排水厢沟、围沟和边沟。坡地要按沿流水沟方向整地,尤其要深挖流水沟,以免渍水,造成烂根。

(二)施肥

1、底肥(也称基肥)

底肥以长效性肥料为主,速效肥料为辅,底肥在总施肥量中占70~80%,以农家肥、黄姜专用肥为主,据情况巧施元素肥。如:硼、锌、铁、铜肥等,有的可以浸种,有的可以喷叶,有的可以拌肥追撒等。在1990年的多次试验中,发现农家有机肥使用量的多少对产量的影响很大(详细下表数据)。

试验表明:有机农家肥含有多种黄姜生长所需要的不同养分,同时有机农家肥的长期使用,不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同时还能疏松土壤,增加透气性能,又有利根茎生长发育,比单一使用化肥效果更好,产量更高。在多次反复试验中发现黄姜喜肥怕氯,在肥料的三元素中,对钾、磷需求较高。在实践中,我们通过不同配比施肥的对比试验和对相关土壤进行的测试,初步掌握和确定了黄姜需肥规律为,N∶P2O5∶K2O的比例为2.5∶1∶4.6,并根据配方施肥发明的“兴郧牌”黄姜专用肥用于大田试验,年亩单产由900公斤上升到1500公斤以上,平均提高单产35%左右,年销售专用肥达7000吨以上。  在大田生产中,要十分注意农家肥的使用。一般每亩1000~2000公斤腐熟农家肥,农家肥不足也可用庄稼桔杆开沟深埋代替。黄姜专用肥每亩必须保证150~200公斤。据试验,大约每生产1000公斤鲜姜,需要氮肥,如尿素12公斤,过磷酸钙18公斤,硫酸钾20公斤。因为化学肥料的利用率高低不一,试验中总体概算,按每亩产鲜姜2000公斤计算,大约需氮肥45公斤,磷肥100公斤,钾肥60公斤。使用农家肥较多的田地,可适当减少化肥使用量。

2、追肥

追肥因苗而异,占总施肥量的20~30%。可在苗期、初花期、盛花期等阶段施用,状苗、大苗尽量少施,以尿素、硫酸钾为主,也可结合叶面喷肥,注意在盛花期不得追施氮肥。

(三)播种

1、选种

俗语讲“好种出好苗”,种子的好坏,对产量影响很大。我们在试验中发现没有龙头的块姜不发芽,而根须几乎秃了的多年生老茎发芽率在50~70%,且苗弱,生长不明显,产量低,因此作为块茎作物种子,要选一年生或两年生的均可,重点要把握好种姜粗细均匀、有2~3个龙头、表皮颜色一致、根须发达、无病虫害的为好。

2、播期

春秋两季播种均可,以秋播为宜。春播在2月底至少月初,秋播在头年的11月份。

3、播种量

通过对6组试验(亩用种量分别为150公斤、200公斤、250公斤、300公斤、350公斤和400公斤)的综合分析,加上农民多年的实践总结,我们得出亩用种量以种子质量和地力差异而定,一般200~300公斤为宜。具体讲,平田平地高产地块,亩用种量300~350公斤,地力较差地块,亩用姜种200~250公斤,薄地亩用种150公斤左右。

4、播种方法

根据实践总结,不同的播种方法与技术对黄姜产量形成影响很大。从八四年到八九年的六年中,我们在黄姜野转家的栽培试验中,探索了多种栽培方法(如:①犁地沟种法;②挖窝点播法;③扒堆穴种法;④高垅种植法;⑤夹层种植法等等)和种植密度试验(每亩5000株,6000株,7000株,8000株,10000株,12000株,13000株,15000株等)。但在实践中,犁地沟种法,深浅难控,出苗不齐;挖窝种植法解决了种植深浅不一的问题,但不易排除土壤中的明水,长期潮湿易造成烂种,死苗现象。扒堆穴种法,费工费力不说,还难以保证密度,唯有深沟高垅种植法和夹层种植法,能匀播种子,保证密度,及时排渍,便于管理,且高产稳产,种植密度根据地力不同,以8000~10000株为宜。现将高垅种植与夹层种植法具体介绍如下:

A、高垅种植法:一般以2尺宽为一厢划线,先在厢中开沟深埋农家肥,注意姜种不要直接靠近化肥,防止根系灼伤,造成烂种。然后在行中撒上专用肥,合垅后薄土盖肥,上面按大行一尺,株距5~6寸,均匀的摆上姜块,高产园每亩一般1~1.2万株左右,低产园一般6000~8000株。再在两边取沟土覆盖。根据土壤厚度,一般厢高5~6寸,盖土深度1寸左右,太深太浅,都不太好。

B、夹层种植法:先按2~3尺一厢划线,然后在厢中均匀的撒上农家肥、专用肥与黄姜种,姜种撒不均匀时,应用手适当摆匀,并注意不要将种姜摆放到沟边沿线上,防止取沟高垅时姜种外露;最后按每厢边线取沟土覆盖两边,并把姜种与肥料盖严盖实,且完全包裹在夹层中。此种种植方法,可每亩节约工时3~5个,产量无明显差异。

(四)搭架

黄姜属攀缘植物,在自然生长中,其攀附乔本的本领极强,因而人工搭架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叶面的光合作用,促进代谢,同时有利于减少褐斑病的危害,促进产量的提高。

1、搭架数据比较

1991年在郧西城效0.5亩的黄姜地搭架与不搭架,架高与架矮的试验中:搭架的要比不搭架的产量高18~20%,最高的产量差别在1倍以上(参见下表),且繁殖系数和分株个数也相差一倍左右;在架高0.5,0.8,1.2,1.5,2米的不同试验中,1.2~1.5米的架高最好,产量也最高。

不搭架的地块,因茎蔓得不到缠绕,茎叶长期匍匐在地面,叶片不能充分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加之互相遮盖,又无法通风,下面的叶片容易枯黄,所以采挖中缺窝断垅现象严重。而搭架者,黄姜叶片能充分利用日光进行光合作用,植株生长健壮,茎叶茂盛,地下茎块发育良好。试验数据表明,黄姜高产栽培必须要把及时搭架作为重要环节之一,不可忽视。

2、搭架材料:搭架以竹棍为好,树枝杂材次之。

3、搭架方法:在苗芽3~6寸高时,要及时搭架,架杆一般1.2米左右,3~4杆为一架并扎紧,每亩大约需架杆3000~4000根。杆头插地时,要注意防止刺伤种姜,引起腐烂。

(五)除草

黄姜虽属野生植物,但特怕杂草欺荒,根据试验证明,荒草可使黄姜减产30~50%,因而及时消除草害特别重要。实践中,每亩姜地,一般除草至少需要10~15个工日,而化学除草可以大大节约劳力。其主要方法:应以杂草的类别对症用药为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黄姜的杂草危害具有普遍性,但地域不同,田块不同,杂草种类也不尽相同。化学除草能否达到理想效果,其关键一是对杂草类别进行普查,有什么草就用什么药;二是要把握用药关键时期。一般讲,一是出芽前,每亩可用90%“禾耐斯”、45毫升“乙草安”,亩用50%乙草安乳油70毫升加水40公斤、“都尔”125毫升,按说明兑水喷雾。出苗后,可用12%“收乐通”乳油40毫升、10.8%“亩效盖草灵”乳油30~40毫升兑水60公斤,直接对草喷洒效果较好。同时对少量阔叶草、人工拔掉。每亩成本一般5~8元左右。可以有效节约大量劳力成本,便于农户规模种植。三是要把握晴天用药。一般讲,天气晴朗,温度较高,用药效果就比较理想,反之则差。如遇阴雨天气,叶面药物被雨水冲掉,就达不到防治效果。在实践中,一般是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时段喷药杀虫效果最佳。春夏雨季一般两次均可;四是要严格按农药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防止用量不足或兑水太多等,影响除草效果。

(六)培土

黄姜根系发达,耐旱怕渍,培土壅蔸必不可少。播种之后,雨水冲刷,沟土於塞。出苗或藤蔓上架时,应及时进行中耕培土壅蔸, 壅蔸土层厚度10~15cm,以覆盖植株基部为宜. 7~9月为块根膨大期,要注意培土壅蔸,防止浅根外露影响生长,同时也有利于防止土壤湿度过大,积水渍根,烂种死苗影响产量。

黄姜根状茎含有75%左右的水分,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不耐积水。如遇雨水过多或水量充足时,应及时清淤排渍,防止土壤渍水引起烂根,导致植株死亡。

(七) 病虫害防治

黄姜病虫防治,重点在重茬地,新播地块病虫较少,重茬地在播前要进行土壤消毒。重茬地为什么病虫较多,尚需研究,因而要注意重茬地土壤防害,重点防治根腐病、地老虎、蛴螬虫等。方法上可有多菌灵拌种,减轻病害,可用90%晶体敌百虫500倍喷杀防治,效果较好。

(八)收获、储藏

黄姜收获主要视黄姜的用途和种植年限而定,作种姜的,可以1年起挖,作加工原料的可以2~3年起挖。黄姜收获时间可根据生产、加工需要和市场而定,一年四季均可起挖。一般以11月份起挖为宜,这时黄姜已基本停止生长,单位产量高,又是种植黄姜、提供姜种的理想时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站将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2020-2022 花卉养殖知识.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7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