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百科 > 植物知识 > 貌美多娇的”水华”和“赤潮”

貌美多娇的”水华”和“赤潮”

植物百科2022-04-20 09:44:53

貌美多娇的“水华”和“赤潮”

“水华”和“赤潮”是植物的特殊现象,虽然看起来美丽,实际上是有害的。它们到底 是怎么形成的呢?下面为你解答。

水面覆盖物

“水华”(water blooms)是淡水中的一种自然现象。绝大多数的水华是仅由藻类引 起的,如蓝藻(严格意义上应称为蓝细菌)、绿藻、硅藻等;也有部分的水华现象是由浮 游动物——腰鞭毛虫引起的。“水华”发生时,水一般呈蓝色或绿色。这种自然界的“水 华”现象,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记载。另外,海水中若出现此现象(一般呈红色)则为 赤潮。

淡水中富营养化后,“水华”频繁出现,面积逐年扩散,持续时间逐年延长。太湖、滇 池、巢湖、洪泽湖都有“水华”,就连流动的河流,如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下游汉口江 段中也出现“水华”。淡水中“水华”造成的最大危害是:饮用水源受到威胁,藻毒素通

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蓝藻 “水华”的次生代谢产物MCRST 能损害肝脏,具有促癌效应,直接 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此外,自 来水厂的过滤装置被藻类“水华” 堵塞,漂浮在水面上的“水华”影 响景观,并有难闻的臭味。所以每 次发生水华现象都会给人类和自 然界带来巨大的损失或灾害。

当藻类大量生长时,这些藻 类能释放出毒素——湖靛,对鱼 类有毒杀作用。藻类大量死亡后, 在腐烂、被分解的过程中,也要消 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使水体严 重恶臭。而造成水华现象的出现, 主要原因还是水域沿线大量施用 化肥、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大量排入江河湖泊,致使江河湖 泊中氮、磷、钾等含量上升。 导致水华现象发生的另外一

样才有可能逐步弄清蓝藻水华的形成机制,并对其发生的每一进程进行预测,寻求更加具 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除了水体的富营养化之外,水温、洋流、水体的PH、光照强度等均会对藻类等水华 生物的大暴发产生影响,在个别时候甚至是诱发因素。

在江苏省南部的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一太湖中,水华十分频繁,致使太湖的渔业遭遇 危机。而当淡水营养化后的太湖,“水华”频繁出现,促使其“水华”面积逐渐加大,导 致“水华”时间逐年增长。

红色幽灵

“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赤潮又称红潮,是海洋 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暴发性地增殖 造成的。海藻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 是单细胞植物。因赤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可呈现红、黄、绿等不同颜色。

赤潮发生后,除海水变成红色外,一是大量赤潮生物集聚于鱼类的觸部,使鱼类因缺 氧而窒息死亡;二是赤潮生物死亡后,藻体在分解过程中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鱼 类及其他海洋生物因缺氧死亡,同时还会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和毒素,严重污染海洋环境, 使海洋的正常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三是鱼类吞食大量有毒藻类。同时海水的PH 值也会升高,黏稠度增加,非赤潮藻类的浮游生物会死亡、衰减;赤潮藻也因暴发性增殖、过度聚集而大量死亡。

赤潮是在特定环境条 件下产生的,相关因素很 多,但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 因素是海洋污染。大量含有 各种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 海水中,促使海水富营养 化,这是赤潮藻类能够大量 繁殖的重要物质基础。国内 外大量研究表明,海洋浮游 藻是引发赤潮的主要生物, 在全世界4 000多种海洋浮 游藻中有260多种能形成赤 潮,其中有70多种能产生毒素。它们分泌的毒素有些可直接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有 些甚至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造成人类食物中毒。

赤潮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人为因素引起的。人类早就有相关记载,如《旧约•出 埃及记》中就有关于赤潮的描述:“河里的水,都变作血,河也腥臭了,埃及人就不能喝 这里的水了”。在日本,早在腾原时代和镰仑时代就有赤潮方面的记载。1803年法国人马 克•莱斯卡波特记载了美洲罗亚尔湾地区的印第安人根据月黑之夜观察海水发光现象来 判别贻贝是否可以食用。1831 —1836年,达尔文在《贝格尔航海记录》中记载了在巴西 和智利近海面发生的束毛藻引发的赤潮事件。中国早在一些古书文献或文艺作品里已有 一些有关赤潮方面的记载。如清代的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就形象地记载了与赤潮有 关的发光现象。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暴发性增殖或高 度聚集而弓I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 态现象。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它 并不一定都是红色,实际上是许多赤 潮的统称。赤潮发生的原因、种类和 数量的不同,水体会呈现不同的颜 色,有红颜色或砖红颜色、绿色、黄 色、棕色等。值得指出的是,某些赤 潮生物(如膝沟藻、裸甲藻、梨甲藻 等)弓丨起赤潮有时并不会引起海水呈 现任何特别的颜色。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站将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2020-2022 花卉养殖知识.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7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