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7
荷花潜叶摇蚊虫害防治
分布与危害
为害荷花的是一种莲潜叶摇蚊(stenochironomusnelumbus),属双翅目摇蚊科。主要危害荷花的浮叶,其幼虫潜入叶内蚕食叶肉,破坏叶组织,造成浮叶腐烂,不但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而且有损于观瞻。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4.5毫米,碧绿色,头小,复眼中部褐色,周围黑色;中胸特别发达,背板前部隆起,呈驼背状,后部两侧各有1个梭形黑褐色条斑,前翅茶褐色,足细长。卵长椭圆形,嫩黄色,长约0.2毫米,宽约0.08毫米,包含于暗白色的胶质物中。幼虫体柔软纤细,长10一11毫米,黄色或淡黄绿色;头部褐色;口器黑色;头部有一部分缩嵌于前胸内,中、后胸宽大;腹部圆筒形,腹末有2对短小的刚毛。蛹体长4—6毫米,翠绿色;复眼红褐色,前足明显游离于蛹体,卷曲于胸、腹前,蛹体前端和尾部生有短细的白绒毛。
发生规律
在长江流域,莲潜叶摇蚊于6月中、下旬幼虫开始出现,到了10月中旬停止危害,全年约发生6—7代,各世代重叠发生。以幼虫在池底越冬;气温水温均为20℃左右时,成虫寿命3—5天;卵期3—8天;幼虫期14—17天(其中危害期11—17天);蛹期2—4天。成虫在傍晚开始羽化,具趋光性,白昼栖息不动。交尾后于夜间产卵于浮叶边缘的水中。幼虫从卵中孵出之后,并不马上离开,而是群集于卵块中,取食胶质物。此时虫体增长迅速,幼虫稍大后,游至浮叶下面,由浮叶背面侵入。幼虫潜食于荷叶的上表皮下,开始时潜道呈线形,随着幼虫在虫道内向前扩大取食,潜道便成嗽叭口状向前扩大,形成不规则的紫褐色斑。
防治方法
在成虫和幼虫发生期,喷洒1500—2000倍的氧化乐果,或马拉硫磷,或敌敌畏水溶液,每隔1星期喷1次,连续喷施2—3次,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了增加药液的湿润展布性能,可在药液中加入0.1%的平平加。若是数量不多的缸(盆)栽荷花,可用手及时摘除被害叶,以减少虫口基数。
相关文章
- 详细阅读
- 柑橘潜叶甲造成叶片发黄逐渐枯死如何彻底防治详细阅读
2022-11-21
- 柑橘潜叶蛾如何防治详细阅读
2022-10-27
- 豌豆潜叶蝇防治应在什么时候详细阅读
2022-10-14
- 多肉雷神病虫害及防治,叶斑病需取叶洒药防治详细阅读
2022-09-04雷神
- 紫叶李常见的虫害及其防治详细阅读
2022-09-04
- 苣叶报春的病虫害防治详细阅读
2022-09-03
- 详细阅读
- 巧用草木灰防治花卉叶枯、白粉、根腐等病虫害详细阅读
2022-07-12
- 细叶美女樱的病虫害防治详细阅读
202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