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诊疗 > 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

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

植物诊疗2022-04-19 22:34:15

症状是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

首先是细胞水平的变化,包括各种代谢活动和酶活性,然后是组织水平和器官水平的变化。无论是侵染性病害,还是非侵染性病害,受害部位都首先发生一系列的生理活动的改变,以力求适应这种变化了的环境,通常包括提高呼吸强度、改变代谢途径、产生抗性物质,以及局部细胞的自杀反应或过敏反应以限制病原物的入侵等。这些细胞的生理改变可用专门的仪器检测,当病变出现在组织或器官表面时,肉眼就可以识别。症状是植物与病因互相作用的结果,是一种表现型,它是人们识别病害、描述病害和命名病害的主要依据,因此在病害诊断中十分有用。

一、症状类型

植物病害的症状表现十分复杂,按照症状在植物体显示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内部症状与外部症状两类。在外部症状中,按照有无病原物于实体显露可分为病征与病状两种。

内部症状是指病植物在植物体内细胞形态或组织结构发生的变化,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与识别,少数要在经过专门处理后,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识别。常见的如病毒病的内含体(inclusion),萎蔫病组织中的侵填体(tylose)和胼胝质(callose)等。根茎部的维管束系统受真菌或细菌的侵害后,在外部显示萎蔫症状以前,内部已坏死变褐,通过剖茎检查,可以看到明显的病变。

外部症状是指在病植物外表所显示的种种病变,肉眼即可识别。常见的如变色、坏死、萎蔫、腐烂和畸形等。有时在病害部分还可以看到有丝状体、霉状物、颗粒体等形态各异的病原物的苗丝、孢子等于实体。因此,外部症状还可区分为病征与病状两类。病状就是在病部所看到的状态,如褐色的斑点,透明的条纹,枝叶萎蔫或肿瘤等;病征(sign)是指在病部上出现的病原物的个体,例如有真菌的苗丝体、菌核、孢子器、黑粉、白粉、锈状物、霉状物,细菌的苗脓,线虫的虫体,寄生植物的个体等。习惯上对病征和病状的术语使用并不严格,都统称为症状(symptom)。

常见的病害症状很多,变化也很大。归纳起来有5种类型,即变色、坏死、萎蔫、腐烂和畸形。

1.变色(discoluration)

 病植物的色泽发生改变。大多出现在病害症状的初期,尤其是病毒病中最为常见。

变色症状有两种。一种是整株植株、整个叶片或者叶片的一部分均匀地变色,主要表现为褪绿和黄化(yellowing)。褪绿是由于叶绿素的减少而使叶片表现为浅绿色。当叶绿素的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就表现为黄化。除去整株或整个叶片的褪绿和黄化外,有的局限于叶片的一定部位,如单子叶植物的叶尖和双子叶植物的叶缘,有的局限于叶脉。属于这种类型的变色,还有整个或部分叶片变为紫色或红色。另一种是叶片不是均匀地变色,如常见的花叶(mosaic)是由于形状不规则的深绿、浅绿、黄绿或黄色部分相间而形成不规则的杂色,不同变色部分的轮廓是很清楚的。有时变色部分的轮廓不很清楚,这种症状就称作斑驳(mottle)。斑驳症状在果实上也是常见的。单子叶植物的花叶症状,是在平行叶脉间出现变色的条纹、条斑或条点。典型的花叶症状,叶上杂色的分布是不规则的,但有的可以局限在一定部位,如主脉间褪色的称作脉间花叶;沿着叶脉变色的称作脉带或沿脉变色;主脉和支脉为半透明状的称为脉明(vein cleaning)。脉明可以是花叶病的早期症状,也可以长期保持而成为一种病毒病的主要症状。植物的病毒病和有些非侵染性病害(尤其是缺素症)常表现以上这两种形式的变色症状。有些类菌原体引起的病害往往也表现黄化症状。此外,田间还偶尔发现叶片不含叶绿素的白化苗,这多半是遗传性的。

2.坏死(necrosis)

坏死是细胞和组织的死亡,因受害部位不同而表现各种症状。坏死在叶片上常表现为叶斑(spot)和叶枯。叶斑的形状、大小和颜色不同,但轮廓都比较清楚。有的叶斑组织只不过是褪绿或变色,但一般都是坏死。叶斑的坏死组织有时可以脱落而形成穿孔症状。有的叶斑上有轮纹,这种叶斑称作轮斑或环斑(ringspot)。环斑是几层同心圆组成的,各层颜色可以不同。环斑组织有的并不坏死,有的只是表皮细胞坏死而表现蚀刻状;有的组织明显坏死而表现为坏死环斑。类似环斑的症状,是叶片上形成单线或双线的环纹或线纹,形成的线纹如橡树叶的轮廓就称作橡叶纹。如在表皮组织出现坏死纹的则称为蚀纹(图1—6)。许多植物病毒病表现环斑、坏死环斑、环纹或蚀纹症状。叶枯是指叶片上较大面积的枯死,枯死的轮廓有的不像叶斑那样明显。叶斑与叶枯有时很难划分。至于叶尖和叶缘的枯死,则一般称作叶烧(leafscad)。植物叶片、果实和枝条上还有一种称作疮痂的症状,病部较浅而且是局限的,斑点的表面粗糙,有的不形成木栓化组织而稍为突起。植物根茎可以发生各种形状的坏死斑。幼苗近土面茎组织的坏死,有时引起所谓猝倒(damping off)和立枯。草本植物茎的顶部坏死,引起顶尖坏死症状。木本植物顶梢的坏死称为梢枯(die back),枝条从顶端向下枯死,一直扩展到主茎或主干。果树和树木的枝干上有大片的组织坏死称为溃疡(canker),坏死的主要是木质部,病部稍微凹陷,周围的寄主细胞有时木栓化,限制病斑进一步的扩展。

3.腐烂(rot)

腐烂是植物组织较大面积的分解和破坏。根、茎、叶、花、果都可发生腐烂,幼嫩或多肉的组织则更容易发生。腐烂与坏死有时是很难区别的。一般来说,腐烂是整个组织和细胞受到破坏和消解,而坏死则多少还保持原有组织的轮廓。腐烂可以分干腐、湿腐和软腐。组织腐烂时,随着细胞的消解而流出水分和其他物质。如组织的解体较慢,腐烂组织中的水分能及时蒸发而消失,病部表皮干缩或干瘪则形成干腐。相反,如组织的解体很快,腐烂组织不能及时失水则形成湿腐。软腐主要先是中胶层受到破坏,腐烂组织的细胞离析,以后再发生细胞的消解。有的病部表皮并不破裂,用手触摸有柔软感或有弹性。根据腐烂的部位,有根腐、基腐、茎腐、果腐、花腐等名称。流胶的性质与腐烂相似,是从受害部位流出的细胞和组织分解的产物。

4.萎蔫(wilt)

植物的萎蔫有各种原因。茎基的坏死和腐烂、根的腐烂或根的生理活性受到破坏,使根部水分不能及时输送到顶梢,细胞失去膨压,致使地上部枝叶萎垂。典型的萎蔫症状是指植物根茎的维管束组织受到破坏而发生的凋萎现象,而根茎的皮层组织可能是完好的。凋萎如果只在高温强光照条件下发生,早晚仍能恢复的称为暂时性萎蔫,出现后不能恢复的称为永久性萎蔫。萎蔫的程度和类型亦有区别,有青枯、枯萎、黄萎等不同。根据受害部位的不同,有局部性的,如一个枝条的凋萎,但更常见的是全株性凋萎。植物的维管束组织受到病原物的侵染,不一定都能引起凋萎,因此可以将维管束组织受到侵染的病害统称为维管束组织病害,萎蔫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

5.畸形(malformation)

植株受病原物产生的激素类物质的刺激而表现的异常生长。可分为增大、增生、减生和变态四种。增生(hyperplasia)是病组织的薄壁细胞分裂加快,数量迅速增多,使局部组织出现肿瘤或痛肿。如马铃薯的癌肿、桃根癌病等,植物的根、茎、叶上均可形成瘤肿;细小的不定芽或不定根的大量萌发生成为丛枝或发根也是增生的结果。增大(hypertrophy)是病组织的局细胞体积增大,但数量并不增多。如根结线虫在根部取食时,在线虫头部周围的细胞因受线虫分泌毒素的影响,刺激增大而形成巨形细胞,外表略呈瘤状凸起。稻苗受恶苗病菌侵染后,叶部细胞延长而瘦小,但细胞数并无增加,成为黄叶高脚苗。第三种是细胞或组织的减生(hypoplasia),病部细胞分裂受阻,生长发育亦减慢,造成植株的矮缩、矮化、小叶、小果等症状。矮缩(dwarf)是由于茎秆或叶柄的发育受阻,叶片卷缩,如水稻矮缩病。矮化(stunt)是枝叶等器官的生长发育均受阻,各器官受害程度和减少比例相仿,故出现矮化,如玉米矮化病等。第四种是变态或变形,病株的花器变态成叶片状,如花变叶(phyllody)、叶变花、扁枝和蕨叶(fernleaf)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站将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2020-2022 花卉养殖知识.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7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