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9
历代文人为何对盆景情有独钟?
历代文人为何对盆景情有独钟?
古代文人墨客喜欢山水,对山水的渴求挚恋,即对生命本身的渴求挚恋。喜爱梅兰菊竹,因为梅兰菊竹象征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
1.3 八千里路云和月,诗人的一生是生命飘泊、羁旅落寞的一生。因此,寄情于宁静、安谧的村庄、田园,抑或是绮丽跌宕的名山胜水,并加之以独特的意象表达,便成了诗人抒发志向、排遣心事,进而安顿生命的重要形式。水隔淡烟修竹寺,路径疏雨落花村,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传达一种万物皆于吾心和健行不息的宇宙生命意识以及诗人的古今茫茫之感。登山则情满于山,涉水则意溢于水,山水给了诗人们无端的感动和莫名的哀伤,他们对山水的渴求挚恋,即对生命本身的渴求挚恋。
1.4
文人树也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树型,生长在崖谷、溪涧。其树干细高,流动而优美,干下面无枝,因阳光的照射不够而枯萎;枝疏短而多空间,具有脱俗及弱不禁风、细致高雅之感。这种树型最容易创作,但最难成功。文人树需要靠敏锐的审美观、累积的盆艺智慧与高超熟练的技术,三者合一,才能创作出清秀脱俗、玉树凌风的树体。树种可选松柏类、枫、梅、福建茶、银梧等。盆钵应选择沉着、较浅的圆盆或不规则盆,才能表现飘雅逸致的情趣。
山水盆景只用几块石头,几株树桩,就可表现千山万壑,气象万千的山水。唐代诗人白居易品赏山水盆景后发自内心赞美的咏叹:
1.5
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
削成清玉片,截断碧云根。
风气通岩穴,苔纹护洞门。
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
由于松树是常绿树,树龄长,一直都被视为代表长寿和节操的吉祥木。白居易自栽松树盆景几十年,对松树盆景蔚然成林,葱茏突兀,富有强盛生命力的歌吟:
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
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
栽植我年晚,长成君性达。
如何过四十,种此数寸枝。
得见成荫否?人生七十稀。
《取弹子石养石》——苏东坡
我持此石归,
袖中有东海。
置之盆盎中,
日与山海对。
菖蒲一般都长在水边,品种很多,本是一种很普通的野草,两千多年来,一直被人们说得神乎其神。《吕氏春秋》说,冬至后五十七天,菖蒲开始生长,为百草之先,是农人开始春耕的标志。正是有了这一点,作为野草的菖蒲,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
《菖蒲》——陆游
雁山菖蒲昆山石,陈叟持来慰幽寂。
寸根蹙密九足瘦,一拳突兀千金直。
清泉丘缶相发挥,高僧野人动颜色。
盆山芬然日在眼,此物一来俱扫迹。
根蟠叶茂看愈好,向来恨不相从早。
所嗟我亦饱风霜,养气天功日衰稿。
《小重山》词——李符
红架方瓷花镂边,绿松则半尺,数株攒,断云根取石如拳。沉泥上,点缀郭熙山,移近小阑杆,剪苔铺翠晕,护霜寒,莲筒喷雨冥飞泉,添香霭,借与玉炉烟。”
《小重山》——龚翔
“三尺宣州白狭盆,吴人偏不把,种兰荪,钗松拳石叠成村,茶烟里,浑似冷云昏,丘壑望中存,依然溪曲折,护柴门,秋霜长为冼苔痕,丹青叟,见也定消魂。”
《蟠梅》——元朝谢宗可
萦春绊碧裂苍苔,岁晏寒香宛转来;
蛟蛰冻云冰骨瘦,龙眠夜月玉鳞开。
风霜气势从千折,铁石心肠亦九回;
只为东君甘自屈,不教枉点百花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