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8
八角炭疽病的发生及防治
分布与危害
八角又名大茴香,是重要的香料和用材树种。在我国广西、广东和云南一带南部有生长和栽培。八角炭疽病在广西普遍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引起叶片早落,影响果实产量和质量。幼苗受害可以致死。
症状
病叶上初产生暗褐色小病斑,多发生在叶尖和叶缘,后扩展成不规则形水渍状大斑。病斑中部变为灰白色,密生许多小黑点。病叶早落。果实上病斑形状不规则,褐色,与健康部分界明显,病斑上也有小黑点产生。病果干燥后,病部皱缩。幼苗嫩茎感病时,先产生褐色水渍状小斑点,后不断扩展,使幼茎基部7~10cm高度变黑腐烂,幼苗迅速枯死。在幼苗发叶后至5~6片真叶期,顶芽也可受侵,变暗褐色腐烂,并向下扩展使幼苗枯死。后期病部也有小黑点产生。当幼苗生长达50cm高后,炭疽病很少发生。
病原
glomerella cingulata spauld. et schr.称围小丛壳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其无性阶段为胶孢刺盘孢菌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在自然条件下,有性阶段很少见,将病死针叶保湿约半月,即可产生子囊壳。子囊壳生于针叶两面,丛生或单生,梨形,颈部有毛,大小250-350μm×194-267μm;子囊棒状,大小85-112μm×7-10μm,易溶化;子囊孢子8个,双列,单胞,梭形,稍弯曲,大小20-27μm×5.6-6.5μm。
胶孢刺盘孢菌分生孢子盘生于叶表皮下,后外露呈小黑点状,直径150-170μm;有黑褐色刚毛,具分隔,大小50-120μm×4.5μm;分生孢子梗无色,有分隔,大小15-60μm×4.5μm;有时不生刚毛。分生孢子无色单胞,长圆形,大小15-19.5μm×4.8-6.6μm。分生孢子萌发时先生一横隔膜,芽管先端产生近球形附着胞,以后由附着胞上产生侵染丝。
发生规律
在广西南部,八角炭疽病自2月底至12月都可发生,以雨季发展最快。种子带菌是幼苗炭疽病的侵染源。
此病发生在苗圃地与透光度有关。遮荫好,透光度在20%~30%时,发病较轻。大树生长在土层深厚,砂质壤土的林分,染病轻微。在以蒸制茴角油为经营目的萌芽更新林分,一般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八角苗期炭疽病应注意选用无病果实收取种子,并用0.2%退菌特或敌克松拌种。苗圃地应远离八角大树所在地。发病期可喷洒杀菌剂为1:1:200波尔多液等。
相关文章
- 详细阅读
- 西红柿青枯病的发病原因(青枯病发病图片及预防治疗)详细阅读
2023-08-12
- 西梅炭疽病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详细阅读
2023-08-10
- 芹菜黄叶是怎么回事 出现黄叶的原因及防治详细阅读
2023-08-08
- 海棠炭疽病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详细阅读
2023-08-04
- 龟背竹炭疽病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详细阅读
2023-08-01
- 茶花炭疽病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详细阅读
2023-07-27
- 草坪炭疽病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详细阅读
2023-07-20
- 柑桔炭疽病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详细阅读
2023-07-17
- 柑橘炭疽病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详细阅读
2023-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