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3
大豆高产载培技术
0 引言
大豆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植物蛋白质来源之一。大豆高效栽培技术可以提高大豆的产量、改善品质、降低成本,对增加大豆产区农民收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针对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讨。
1 播前准备
1.1 合理轮作
大豆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和钙,排水良好,保水力强的中性土壤最为适宜。大豆一般不宜重茬和迎茬,也不宜种在其他豆类作物之后,重茬和迎茬使大豆生长迟缓,矮小、叶色变黄、易感染病虫害,造成荚少、粒小,总产量也明显下降。所以大豆种植应坚持合理轮作,前作以小麦、玉米等禾本科或油葵、甜菜等非豆科作物为宜。
1.2 合理耕翻及施足底肥
秋季宜耕时间短,必须抓紧进行,应在结冻前结束。秋耕深度在20~25cm。春耕要抓住土壤化冻刚够耕深时,趁正在反浆时机,顶浆耕地,春耕不可过深,如过深土壤水分松散,空隙大,不利于保墒、保苗,整地前要保证底墒,施足底肥,中等肥力土壤,施用有机肥2000 kg/667m2,磷酸二铵10~15 kg/667m2或N、P、K复合肥15~20 kg/667m2。
1.3 细致整地及土壤处理
整地以深松为原则,以疏松表土和平整地面为主,播种前要进行土壤处理。喷400倍液的48%氟乐灵乳油30~40 kg/667m2,喷后立即整地,必须达到整地要求。
2 种子准备
2.1 选种
播种前将大豆晾晒、筛选,去掉硬粒、杂粒、病粒、秕粒、虫蛀粒,品种必须选择产量潜力大的。种子质量达到以下标准:发芽率高于95%、净度高于98%、发芽率高于85%、含水量低于12%。
3 播种
3.1 大豆播种期的早晚与产量品质有很大关系
适时播种、保苗率高、幼苗整齐健壮、茎秆粗壮、适期成熟、产量高、品质好。对*来讲,播种时间为4月底或5月初播种最为适宜,当土壤5~10 cm日平均地温达8~10℃时,土壤含水量为20%左右即可播种。
3.2 播种方法与播种质量
40~50 cm窄行密植,从播种、中耕管理到收获均采用机械化作业。窄行密植,合理布置群体,可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并能够有效抑制杂草生长。播种质量要达到等距定位下种,播深一致,覆土均匀,下籽均匀、镇压严实的要求。
3.3 播种量
一般百粒重18~20 g,播种量5~9 kg/667m2,百粒重23~25g,播种量6~7 kg/667m2。
播种量(kg/667m2)=计划下籽数(667m2)÷100000×百粒重(g)。
3.4 种肥
底肥不足可施用种肥弥补,种肥深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种肥以N、P肥为主,—般用尿素5~75 kg/667m2,过磷酸钙10~20 kg/667m2。种肥不能与种子混在一起,特别注意避免种、肥接触,以免烧种、烧苗。
4 生育前期管理
4.1 查苗补种
齐苗后进行查苗,缺苗时及时补种。补种时把种子在水中浸2~3 h.如天气干旱时带水补种。
4.2 中耕定苗
一般间苗和中耕除草二者结合进行,间苗的时间宜早不宜迟,一般在一片真叶展开时进行间苗。间苗时应注意淘汰弱苗、病苗和杂苗,保留健壮苗,中耕深度为5~10 cm。
4.3 中耕遗肥
在初花期完成3次中耕的最后1次,深度为10~12 cm,埋土不超过第1复计节,并可根据大豆生长情况,适量追施氮、磷配合肥,施尿素4~5 kg/667m2和过磷酸钙7.5~10 kg/667m2。
在大豆初花期,土壤含水量低于65%时。应及时进行灌溉,并视植株生长情况叶面喷肥。一般用0.75~1 kg/667m2尿素加磷酸二氢钾0.3 kg/667m2,对水30 L/667m2叶面喷施。采取喷灌灌溉方法的,可结合喷灌叶面喷肥。
4.4 施用壮秆剂
在*长期种植的阿豆1号品种,由于植株高大,容易倒伏,影响产量。喷生长调节剂三碘苯酸可以抑制大豆生长。使大豆茎秆矮化,防止倒伏,有利花芽形成。始花期用3~5 g/667m2三粉剂或15~18 mL/667m2乳剂,对水25~30 L/667m2喷洒,盛花期用粉剂8~10 g/667m2,乳剂30~40 mL/667m2,加水40~50 L/667m2喷洒有利于增产。
5 生育后期管理
5.1 追肥
进入鼓粒期后,大豆需肥量大,这时根瘤菌固氮能力逐渐衰退,要求补充营养,可根据生长情况,进行叶面施肥。
5.2 灌增清水
鼓粒期,豆粒增大,需水量大,当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70%~75%时,需及时灌溉。
6 大豆病虫害防治方法
6.1 红蜘蛛
红蜘蛛又名棉叶螨,以成螨和幼螨群集在大豆叶背面吸食叶汁,受害叶片出现黄白色斑点。以后吐丝结网,网间略具红色斑块,并有大量红蜘蛛潜伏。严重时叶片全部变红、卷缩、干枯脱落,甚至干枯死亡,影响产量。
6.1.1 防治指标
红蜘蛛点片发生时进行药剂防治。
6.1.2 农业防治
清除地边杂草及地块内枯枝落叶,耕翻土地,消灭越冬虫源。
6.1.3 化学防治
红蜘蛛点片发生时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2.5%天王星乳油2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25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800倍液等喷雾防治。
6.2 枯萎病
大豆枯萎病是系统性侵染的整株病害,染病初期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变黄至黄褐色萎蔫,剖开病根及茎部维管束变为褐色,后期在病株茎的基部溢出桔红色胶状物,即病原菌菌丝和分生孢子。
6.2.1 农业防治
(1)因地制宜选用抗枯萎病的品种。
(2)重病地实行水旱轮作2~3年,不便轮作的可覆塑料膜进行热力消毒土壤,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
6.2.2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用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或25%多菌灵等农药进行灌根。隔7 d一次,连防2~3次,采收前7 d停止用药。操作方法按农药使用说明书。
7 收获
人工收获应在黄熟末期,机械收获应在晚熟期,最好清晨或阴天收割,可减少炸荚造成的损失。要做到随割、随捡、随运、随晒,大豆含水量达12%时,及时入仓。
相关文章
- 详细阅读
- 大豆种植时间和方法 高产栽培技术与管理措施详细阅读
2023-08-22
- 白黄瓜载培技术 白黄瓜怎么播种详细阅读
2022-04-25
- 请教冬季玫瑰花的载培技术!详细阅读
2022-04-19
- 大豆高产载培技术详细阅读
2022-04-18
- 马蹄组培苗高产栽培技术详细阅读
2022-04-17
- 大棚西葫芦压蔓高产裁培技术详细阅读
2022-04-13
- 学会大豆高产栽培关键技术,高产不是梦详细阅读
2022-04-10
- 2020年大豆种植的技术和方法,需做好五步,简单实用高产种植技术详细阅读
2022-04-09
- 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详细阅读
202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