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1
油桐根腐病的症状及防治
分布及危害
油桐根腐病是油桐的一种毁灭性新病害。此病在四川桐区发生年代可追溯至1957年。1978年以后,四川全省发病枯死桐林19300ha。贵州黔西南州桐梓60公顷发生病害。
地上部分病变进程是由根系腐烂状况所支配。ⅰ级病株的须、侧根腐烂1/3左右,ⅱ级病株为2/3至2/3以上。须根和侧根腐烂后,病株已为ⅲ级,处于枯萎状态。根系腐烂失水,导致全株枯亡。在腐烂根系表面上,产生菌丝体和大、小型分生孢子。根部维管束未见阻塞现象。
过氧化物同工酶测定表明,油桐健株与ⅰ~ⅲ级病株酶谱的差异极为显著,揭示了随着桐株衰亡程度的加剧,代谢失调严重,某些酶带消失,活性减弱,ⅰ~ⅲ级病株酶带依次为健株分别减少2,3和6条。
此病为害结果最终导致桐株死亡,以万县地区而言,桐籽减产55.7%。仅1979~1986年四川枯死桐株49.25万株,直接经济损失82.25万元,累计损失达657.98万元,给油桐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症状
初期,感病桐株叶片变小,浅红色,稍下垂,为ⅰ级病株,继而叶片下垂,浅褐色,呈现失水状态,为ⅱ级病株。随着病情进展,至ⅲ级病株,叶片已明显下垂,红褐色,叶、芽停止生长,果小而干缩,全株濒死。
病原
根据nelson等1983年关于镰刀菌分类标准,病原为腐皮镰孢[fusarium .emend.snyder et hans.]。
小型分生孢子卵圆形、椭圆形及长椭圆形,多为一胞,4.6~25.3μm×1.8×4.6μm,平均12.8μm×3.1μm,着生于不规则的分枝或不分枝的瓶梗上,聚合成假头状。孢子梗细而长,向顶端稍窄,38~78μm×2.5~3μm。
大型分生孢子生于简单分枝的瓶梗上,或在分生孢子座上形成。纺缍形、棱形,两端对称,微弯曲,顶端钝圆,胞壁较厚,分隔明显,0~5分隔,以3分隔为主,占76.0%,23.0~43.7μm×3.8~5.2μm。厚垣孢子在菌丝顶生,或间生,球形或长椭圆形,单胞或双胞,6.9μm×11.5μm。有时呈短串,平滑或粗糙。
大型分生孢子萌发适温范围为24~32℃,最适温度28℃,最适ph6~7,最适相对湿度93~100%。菌丝生长适温范围20~32℃,最适温度28℃,ph适宜范围6~8,最适ph为7。
发病规律
油桐根腐病周年发病分为初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初峰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高峰期:7月下旬;末期:7月下旬以后。在病害发生期4~7月内,桐林病情严重程度与气候等要素有明显的复相关性。
油桐根腐病是一种土传性病害。在桐林内有中心病株,呈团状分布,逐年顺坡和横山扩展。年平均病株率为16.25%~17.08%,年平均死亡株率为7.5%,占病株的45.0%。阴坡病株率为24.2%~27.5%高于阳坡3~5倍。
油桐4~25年生单株均可发病,以11~15年生桐株比例最大,病株率最高。
在适宜发病的油桐主产区内,影响病害的主导立地因子顺序是:土类>坡向>海拔>坡度>土厚>坡位>母岩。土壤酸碱度和病害为害等级序列为:ⅰ类严重受害的油桐钙质紫色土林地,11类中等受害的油桐中性紫色土林地,ⅲ类轻度受害的油桐中性紫色土林地和ⅳ类无病的油桐酸性紫色土林地。
防治措施
控制此病的重要基础在于改变病菌的土壤生态状况,提高土壤酸度。预防病害的重要条件是种植抗病品种,发挥寄主的抗性优势。
在重病区,实行“栽植良种、增强抗性;灌施药液,酸化土壤”的营林生态防治措施。经初选、复选和决选,筛选出当地高产抗性优株,繁殖培育实生壮苗,在重病林地上栽植。植桐后,以敌克松,或多菌灵,或硫酸铜,或明矾药液灌入桐株土中,调节和提高土壤酸度,抑制病原菌生长。
对中等至轻度受害的油桐林地,种植高产抗病桐株,也可达到预防病害的明显效果。
相关文章
- 详细阅读
- 鹅掌楸炭疽病的发病原因、表现症状及综合防治详细阅读
2023-06-17
- 2022最新白蜡树黑斑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详细阅读
2023-06-17
- 大葱的软腐病要怎样防治(大葱软腐病症状病因及防治方法)详细阅读
2023-06-05
- 怎样防治西瓜枯萎病(西瓜枯萎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新法)详细阅读
2023-05-31
- 大蒜根腐病防治的最好杀菌剂 细菌性根腐病用什么药好详细阅读
2023-02-25
- 小麦茎基腐病是什么原因引起形成(茎基腐病症状及防治方法)详细阅读
2023-02-22
- 茎基腐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茎基腐病发病原因及防治用药详细阅读
2023-02-17
- 大豆黑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大豆黑点病症状图片)详细阅读
2023-01-23
- 月季白粉病的症状及防治详细阅读
2023-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