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8
油桐炭疽病的症状及防治
炭疽病是油桐上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各油桐产区都有发生,危害千年桐、侵染叶片、果实及枝梢,引起早期落叶、落果以及树势衰弱,产量下降。
症状 叶片感病后,生出红褐色斑点,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后由红褐色变为灰褐色至黑褐色,病斑边缘呈暗色,*常生不明显轮状排列的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在潮湿环境条件下可产生粉红色粘质的分生孢子堆。病叶后期皱缩、焦枯、提早脱落。受害果实表面生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渐渐扩大为软腐状,后期干燥失水成黑褐色、*凹陷的枯斑,其上呈现黑色粒状子实体,遇雨产生粉红色或橘红色分生孢子堆。感病的当年生新梢呈干枯状。
病原 glomerella cingulata spauld et.schrenk称围小丛壳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壳黑色,近球形或扁球形,单个埋生,具乳突状孔口,大小为81.7-125.5μm×80.5-108.5μm。子囊无色,棒状,大小为40.0-51.2μm×10.2-16.5μm。子囊孢子单胞,无色,长椭圆形较弯曲,在子囊内呈双行交错排列,大小为10.5-18.2μm×5.5-7.4μm。
其无性世代为胶胞炭疽菌,属半知菌亚门。分生孢子盘生于寄主表皮下,大小为78.9-129.6μm×41.2-55.0μm。刚毛褐色,有1-3个分隔,大小24.0-81.9μm×3.2-4.5μm。分生孢子梗棍棒状,集生于分生孢子盘上,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单胞,无色,长椭圆形或肾形,两端钝圆或一端钝圆、一端稍尖。
发病特点 病菌以分生孢子盘和子囊壳在病部组织内越冬,次年春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到新叶或幼果上。通过自然孔口或伤口侵入,潜育期2-7天。当年产生的分生孢子,在适宜环境可多次再侵染。由于各地生态环境的不同,其发病时期也不同。在我国南方多在3-5月份发病,而河南省多在6月底开始发病。通常是大气气温升到18-20℃,相对湿度在70%以上时开始发病;7-9月份,气温在28℃以上,相对湿度在70℃以下,病害停止发生。当千年桐纯林面积大,管理又很粗放,易发病,且病情较重。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营造千年桐混交林,加强营林措施,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注意林间卫生,及时清除病果病叶,减少病原。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喷洒70%托布津4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600-800倍液。也可在雨后或早晨撒施草木灰和生石灰混合剂进行防治,均可取得显著效果。
相关文章
- 详细阅读
- 大豆花叶病症状及防治方法详细阅读
2023-10-08
- 芝麻花叶病症状及防治方法详细阅读
2023-10-06
- 烤烟花叶病症状及防治方法详细阅读
2023-10-05
- 苹果花叶病症状及防治方法详细阅读
2023-10-04
- 茄子花叶病症状及防治方法详细阅读
2023-10-02
- 黄瓜花叶病症状及防治方法详细阅读
2023-10-01
- 甜瓜花叶病症状及防治方法详细阅读
2023-10-01
- 玉米花叶病症状及防治方法详细阅读
2023-09-30
- 辣椒花叶病症状及防治方法详细阅读
2023-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