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百科 > 植物四季 > 八月份刺蛾的防治措施

八月份刺蛾的防治措施

植物百科2022-04-18 13:00:59
   刺蛾又名洋辣子、刺毛虫,常见种类有黄刺蛾、褐刺蛾、扁刺蛾和褐边绿刺蛾等,属鳞翅目刺蛾科。刺蛾是一类经常发生于林带、行道树、庭院树木的重要害虫,食性杂,主要以幼虫危害多种阔叶乔灌木。

    7月底到8月上旬,刺蛾第一代成虫发生。8月中下旬是刺蛾第二代幼虫发生危害期,因此8月份是防治刺蛾的重点时期,要做好防治。现将刺蛾的特征危害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常见刺蛾的识别特征

1.扁刺蛾:成虫体暗褐色,翅灰褐色,后翅颜色较淡,体长10至18毫米,翅展25至35毫米。前翅2/3处有一褐色横带,雄蛾前翅*有一黑点。前、后翅的外缘有刚毛。卵长椭圆形,淡黄绿色,随着卵的发育,色渐变深,孵化前转为暗褐色,长约1.1毫米。幼虫体长22至35毫米,扁平椭圆形,背隆起。每体节有4个绿色枝状毒刺,其中虫体两侧边缘的1对较大,亚背线上的1对较小。中背线灰白色,体背*两侧各有一个明显的红点。茧钙质,硬而脆,灰褐色,长 14至15毫米。蛹匿于茧中,长椭圆形,灰白色,羽化前转褐色(扁刺蛾图片)。

2.褐刺蛾:成虫体土褐色至灰褐色,体长15至18毫米,翅展3l至39毫米,前翅前缘近2/3处至近肩角和近臀角处,各具1暗褐色弧形横线,两线内侧衬影状带,外横线较垂直,外衬铜斑不清晰,仅在臀角呈梯形。雌蛾体色、斑纹较雄蛾浅。卵扁椭圆形,黄色,半透明。幼虫体长35毫米,黄色,背线天蓝色,各节在背线前后各具1对黑点,亚背线各节具1对突起,其中后胸及1、5、8、9 腹节突起最大。茧灰褐色,椭圆形。

3.褐边绿刺蛾:成虫体绿色,胸背*有1棕色纵线,腹部灰黄色。触角棕色,雄彬齿状,雌丝状。体长16毫米,翅展38至40毫米,前翅绿色,基部有暗褐色大斑,外缘为灰黄色宽带,带上散有暗褐色小点和细横线,带内缘内侧有暗褐色波状细线。后翅灰黄色。卵扁椭圆形,长1.5毫米,黄白色。幼虫体长25至28毫米,头小,体短粗,初龄黄色,稍大黄绿至绿色,前胸盾上有l对黑斑,中胸至第8腹节各有4个瘤状突起,上生黄色刺毛束,第1腹节背面的毛瘤各有3至6根红色刺毛;腹末有4个毛瘤丛生蓝黑刺毛,呈球状;背线绿色,两侧有深蓝色点。蛹长13毫米,椭圆形,黄褐色。茧长16毫米,椭圆形,暗褐色酷似树皮。(褐边绿刺蛾图片)

二、危害特征:

刺蛾寄主范围极广,其主要为害的园林植物有悬铃木、银杏、火棘、梅花、紫荆、樱花、杨树、海棠、红叶、冬青、枫杨、柳树、丁香、白玉兰、月季、油茶、刺槐等。

刺蛾的小幼虫常群集啃食树叶下表皮及叶肉,仅留上表皮,形成圆形透明斑;3龄后分散危害,发生严重时把叶片吃光,仅留叶脉与叶柄,严重影响植物生长,甚至造成植物枯死。其幼虫体具毒毛,刺痛人的皮肤,会引起红肿剧痛。因此居民区、公园、行道树等绿化区域尤应防治。

三、防治方法

(一)八月份防治措施

1、人工摘除虫叶:刺蛾的小幼虫具有群集危害的特性,常使被害叶呈枯膜状,目标明显,易于发现,可组织人力及时摘除消灭,防止扩散蔓延危害。

2、灯诱成虫:根据大多数刺蛾类成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 8月初在成虫羽化期,设置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效果明显。

3、生物防治幼虫

(1)8月下旬幼虫发生期施药喷洒青虫菌,每克含100亿孢子1000倍液,可使幼虫感病率在80%以上。如能混入0.3%茶枯或0.2%中性洗衣粉可提高防效。

(2)用每克含孢子100亿的白僵菌粉0.5至1千克,在雨湿条件下防治l至2龄幼虫。

4、药剂防治:刺蛾幼虫对药剂抵抗力弱,8月下旬幼虫发生时可喷50%辛硫磷乳油、25%亚胺硫磷乳油1500至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进行喷杀。

(二)其他防治措施:

1、清除虫茧:结合园林植物冬剪,彻底清除或刺破越冬虫茧,并清除园林苗圃植物上的虫茧。

清除虫茧时要注意:一是要认真检查,做到不漏铲;二是要注意操作安全,爬大树攀高枝要胆大心细,以防事故发生;三是铲茧时要戴手套,防止茧内毒汁、毒毛伤害人的皮肤。清除虫茧可以有效地减少虫口密度。

2、保护利用天敌:

保护和引放寄生蜂、寄生蝇。刺蛾的天敌主要有:上海青蜂、黑小蜂、紫姬蜂、健壮刺蛾寄蝇等

保护好益鸟,对防治刺蛾也具有很重要的帮助。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站将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2020-2022 花卉养殖知识.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7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