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8
《2005中国科普报告》发布
这五个重大科普事件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创新文化与科学普及研究”专题完成、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制定工作稳步推进、我国首次举办科学发展观科普展、具有国际标准的新北京天文馆开馆、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搭建高层次科普平台。
分布不均衡、开发使用难度大、*专业性科普资源水平不高,这就是本市总量很大的科普资源的现状。昨天,在中国科协发布的《2005中国科普报告》中明确指出了以上不足。
“北京地区拥有丰富的科普资源,但在资源分布上呈现不均衡的态势。”报告认为,不均衡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首先是“上富下贫”问题,*各部委、北京市及所属单位掌握了相当数量的科普资源,但区县及以下基层单位拥有的资源则很少,呈现出越往高层资源越相对丰富,越往下层资源越贫乏的特点。
其次是城郊区的不平衡。报告指出,在科普投入上郊区明显低于城区,2003年城区平均投入为116.7万元,而郊区平均投入约57万元,不足城区的一半。而且在科普场馆等设施的分布上也是如此,在本市的30个自然科学博物馆中有20个在城区和近郊,部分郊区县在此项资源上甚至还是空白。
社会性和潜在性资源在北京科普资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因这些资源的产权属于不同部门,在开发使用上难度大,在资源共享、联合行动方面难以形成合力,利用效率不高。报告指出,本市的科普场馆、人员、经费等都处于各自为战状态,重复投入、活动内容雷同情况经常发生。
本市的科普活动很大程度上依赖“科技周”等专业性资源来发挥作用,但本市的专业性科普资源存在数量少、品质低的问题,特别急需解决郊区专业性科普资源水平提高的问题。报告指出,目前本市区县级科普场馆问题较多,有的场馆甚至被侵占、挪用,造成资源浪费,加上经费匮乏、人才稀少,致使大部分区县科技馆缺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