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3
非洲菊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一、为害症状
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初在叶表产生白色小霉点,逐渐扩展成圆形至长椭圆形黄白色斑,上覆白粉,即病原菌无性阶段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后期白粉层变成灰白色,并产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闭囊壳。严重时叶片褪绿枯死。广东、福建发生重。
二、病原菌形态特征
病原为Erysiphe cichoracearum DC.属子囊菌门真菌。菌丝体生在叶两面。子囊果聚生,扁球形,大小90~130微米,暗褐色,附属丝18-40根,一般不分枝,长为子囊果直径的0.5-2.5倍,长38-310微米,有隔膜1-8个。子囊10-20个,卵形,形状不规则,具柄,大小55-81.3×30.5-43.2(微米)。子囊孢子2个,卵形,淡黄色,大小20.3~27.9×14.7-17.8(微米)。无性态分生孢子梗从菌丝上垂直长出,圆柱形,无色。分生孢子椭圆形,两端钝圆,大小17.5-38.5×10.5-24.5(微米),生在孢子梗顶端,成熟后脱落。该菌在大多数地区不易形成有性态。
三、发病特点
北方露地栽培病菌以闭囊壳越冬。北方棚室及南方露地栽培时,该菌以分生孢子或潜伏在芽内的菌丝体越冬或辗转传播,越冬期不明显,一般温暖潮湿的天气或低洼荫蔽的条件或气温20-25℃,湿度达80-90%易发病。该菌孢子耐旱能力强,高温干燥时亦可萌发,有时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易引起该病流行。
四、防治方法
(1)发病初期注意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棚室要注意通风换气,预防该病发生。
(2)及时喷洒50%硫悬浮剂35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45%石硫合剂结晶300倍液、 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
(3)大发生时可选用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如效果不佳,说明白粉菌已对三唑酮产生了抗药性,可选用12.5%腈菌唑乳油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3000- 35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500-4000倍液、40%福星(新星)乳油7000倍液,隔15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相关文章
- 详细阅读
- 白菜烂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根部腐烂治疗与防治方法详细阅读
2023-09-19
- 荷兰菊浇水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详细阅读
2023-09-08
- 木菊浇水时间和的正确方法详细阅读
2023-09-07
- 阳台种植苦菊的时间和方法详细阅读
2023-09-07
- 非洲菊上盆时间与养护方法详细阅读
2023-09-03
- 非洲菊怎么养长的好详细阅读
2023-08-26
- 乒乓菊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详细阅读
2023-08-17
- 白凤菊配土方法与种植的土壤详细阅读
2023-08-16
- 瓜叶菊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详细阅读
2023-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