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6
冷藏库在园产品贮藏上之应用
 
        由于*是位处亚热带之海岛,气温甚高而湿度亦高,在此种气候下,虽然仍可维持园产品生产之进行,但对其运输、保鲜、贩售或贮藏均极为不利,此乃因为温度及湿度之双重影响--高温与高湿会造成园产品采后酵素生理活性维持在高度活化之状态,以及环境、表面或伤口处微生物之旺盛活动与繁殖,所以,为了实务或试验上之需求,冷藏库之使用成为必然之趋势。 
    国产品采收后常会发生品质低下、变质、甚至腐败等现象,进而造成损失或不堪食用,其原因不外:(1)酵素反应(2)后熟行为(3)生理病害(4)失水现象(5)微生物或害虫作用。上述原因在低温之环境下,可获得延缓或减轻,而园产品冷藏处理,乃利用创造一个低温环境,使其在此环境下能延长贮存期限及新鲜度。 
    在园产品冷藏处理上所使用之方式,多以机械冷冻方式为主,而冷藏库内欲维持低温环境,需移除之热量包括园产品本身之热含量、园产品呼吸热、库外侵入之传导热及作业热(如库内电器运转热、工作人员散热等),故良好之冷藏库环境应具备:(1)适当之温度及湿度(2)均匀的空气流速及分布(3)良好之卫生控制。而所谓热传乃热量自高温处传乃热量自高温处传至低温处之现象,其方式有三种:(1)传导(conduction)(2)对流(convection)3)幅射(radiation),而冷藏库内之热传以前二者为主。至于库壁之保温夹层,多采用纸热材料如发泡塑料材料等,以达到其保温要求。 
    由于温度每升高10℃则生化反应会增加2~3倍,即所谓之温度系数(temperaturre coefficient,Q10),所以,迅速降低园产品采后温度是很重要的工作,而预冷(pre-cooling)就是利用这个原理。预冷可降低园产品温度、减缓其生理活动、抑制病原菌繁殖、减少水分损失及抑制乙烯(ethylene)作用,预冷方式大约有以下五种:(1)室冷(2)冰水预冷(3)碎冰预冷四种,特别是常用于叶菜、花卉、荔枝及毛豆等。其中之室冷及强风差压预冷均可在冷藏库内进行,前者是藉由传导进行热传,但降温效率远低于后者,因为强风差压预冷是利用负压,使冷空气迅速通过园产品表面,以进行热交换,故在短时间内可有效移除田间热以降低品温。亚热带或热带所生产之蔬果类,当其贮存在最适贮存温度以下而未达冷冻点时,常会发生寒害(chilling injury),其病征呈多样化之表现,如水浸状、变色、凹陷或无法后熟等,寒害会严重影响产品品质与贮藏寿命。 
    冷藏库为考虑所贮放之园产品特性及发挥其效果,一般可以各种不同之风管出口,如由下方或侧面送风等方式,要以能迅速达到降温效果为考量点,但仍要配合包装等因素。现行园产品之运输包装多是采用纸箱,但纸箱设计业者与用户常仅着眼于搬运便利,而忽略了其他因素,然而,纸箱开口之形式与比率却是影响降温速率之重要关键因子。如何推广此一观念及在二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以本省大宗甘蓝为例,当其以瓦楞纸箱包装冷藏时,纸箱之开孔率与堆叠方式均会影响其降温,因为开孔率愈低,则箱内之空气温度愈不均匀,建议宜改采长孔形开口并增加其比率以利热交换,并应以"交钉堆叠法"取代"密集堆叠法",因为前都和温较快可以大幅缩短约三分之一的预冷时间,对品质之维护具有重大效果。 
    此外,冷藏食品似乎可运用冷冻食品"时间温度贮藏耐性"(time-temperature tolerancem, T.T.T.)之观念,其意为容许食品保持品质之时间与温度的关系,亦即在特定温度下,食品品质降至最低可容忍限度之日数;所谓最低可容忍限度,乃是经由受训及筛选之品评人员,以化学或是感官检查之方法判定其可接受之最低标准。食品学上之HQL(high quality life)观念也可导入应用,亦即"当以正确之处理及包装等方式,可维持园产品最长之高品质期间";如能再配合利用低温与CA(controlled atmosphere)或MA(modified atmosphere)等气体控制技术,更可达到维持园产品高品质贮藏寿命之目的。 
    综合以上所述,冷藏库对园产品之外销及供货,发挥了调节的功能,如水果等之贮运外销及台风过后释出先前所贮藏之蔬菜等,唯当前农民或业者对冷藏库营运之问题仍有以下几点:不清楚产品特性、不了解冷藏库性能、操作方式不当、冷藏库负荷过重及堆叠方式不正确等。由于一个完整之园产品贮藏系统,包括了园产品本身及冷藏硬体设备,因此,如何将园产品于采收后进入冷藏库之前或之后的初期迅速降温,是极为重要之课题。为因应不同的园产品需求,宜配合适当的采后处理技术与正确有效的冷藏库管理,才可发挥其最大效益和维护产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