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语故事 > 蝶角蛉,传说中的仙子

蝶角蛉,传说中的仙子

花语故事2022-04-13 09:16:30

最近我又拍到一种奇特的昆虫,样子就像长了触角的蜻蜓。后来网友告诉我,这种昆虫叫做蝶角蛉,不是蜻蜓。又是涨姿势的时候了,去网上搜了一下这个名字,还真的有。

大自然里有许多巧妙的设计,考验着我们固有的认知,有时轻忽大意就被蒙骗了过去,或是自以为是地认为发现了新物种,往往就闹出笑话。蝶角蛉不是蜻蛉目,既非蜻蜓也不是豆娘,而是属于脉翅目的长角蛉。

长长的触角是与蜻蛉不同的最大特征,除此之外猛然看到还真的像蜻蜓呢!他们属于脉翅目中的长角蛉科。有些品种头胸部覆盖着细毛,好像穿了毛衣一样。喜欢在栖息在林下幽暗的环境,平常不太活动。夜晚有趋光性,偶而在路灯之下也看的到它的踪影。

我知道你们不爱硬科普,下面的内容留给需要的人吧!

蝶角蛉,体型大,成虫外形与飞行姿势,乍看似蜻蜓。触角长,末端膨大,头部多毛。复眼大,常被横沟分隔为二。前后翅形状同脉序相似,翅痣明显,翅痣下室短。

长角蛉又称为蝶角蛉,因其触角与蝴蝶非常类似,都是属于棍棒状触角,但它翅的构造、翅和腹部的比例及足的形状却又和蜻蜓非常类似,所以常会让人产生混淆。事实上蜻蜓和长角蛉是属于两个完全不一样的类别,蜻蜓是属于蜻蛉目,而长角蛉则是属于脉翅目昆虫,与大家较知道的蚁蛉(幼虫为蚁狮,会在沙地形成漏斗状之陷阱,以捕食蚂蚁)为亲戚关系。

蜻蛉目的昆虫有蜻蜓和豆娘,它们成虫的触角通常很短且呈鞭状,两对翅为膜质,翅脉网状,有翅痣,为不完全变态昆虫,幼期生活于水中。而脉翅目的昆虫则有草蛉(幼虫为蚜狮)、蚁蛉、螳蛉、长角蛉等,它们的主要特征为具有两对大小相等的膜质翅,翅上布满翅脉和短横脉,且头部方形,属完全变态昆虫。脉翅目的幼虫口器相当特殊,大颚腹方具沟,与小颚砌合成吸管,形成吸收颚,形状如钳。

通常长角蛉会将卵成列的产在枝条上或岩石上,有些种类会夹带一些卵状或杆状的物体围绕在卵周围,据说可能具有驱逐蚂蚁以保护卵粒的功能。幼虫为捕食性,大多数幼虫体侧常会有很多的突起构造具有伪装的功能。平时它们会将吸收颚张开埋伏在枝叶或岩石上,可以不动达数日之久,等待猎物接近时再将之钳捕并于麻痹后吸取其体液。

幼虫具有马氏管8条为协助废物排泄作用,但其中6条会于幼虫终龄时特化形成产丝器官,在化蛹时,由幼虫肛门纺丝口放出绢丝或杂以外物作茧将蛹保护于其中。而至羽化时,会以其强大的大颚咬破茧而外出,行走一段距离后始脱皮羽化为成虫。成虫为脉翅目中飞行能力最强的一群,它们大多数昼伏夜出,在日落后才开始飞行、捕食及交尾,成虫与蜻蜓成虫同为肉食性,一样可以在空中快速飞行以捕食飞行中的昆虫,但长角蛉通常是在夜晚进行,而蜻蜓则在白天进行。

平时长角蛉会在枝条上休息,将头向下,然后将腹部抬起让其与身体呈直角,使其看起来像小枝条,而在飞行前,它必须花数分钟的时间振翅热身才有办法飞起来。

想要一睹长角蛉的庐山真面目吗?您可以在叶片上或岩石上寻找静待猎物的幼虫,或是在夜间到野外利用水银灯的灯光将成虫诱引过来,因为大部分的脉翅目昆虫都有趋光性。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成虫只会停留在距离灯光稍远的地方而非直接停在灯光附近,所以要仔细检查周围的区域,或敲击灯光附近的植物让停在上面的成虫受到惊动飞起来,再欣赏它的英姿。

转载自:自然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站将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2020-2022 花卉养殖知识.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7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