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2
香菇栽培,哪些原因导致菌种退化与老化?生产上如何预防如何复壮
最近几天有好几个从事香菇栽培的朋友私信问我,刚引入的香菇菌种没使用多久,菌丝的生长速度、长势,子实体的产量、品质均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现象,这种现象是什么问题,该如何处理?
按照这些朋友所描述的情况来看,可判断这是香菇菌种出现了退化或者老化现象,今天就给栽培香菇的朋友们讲解下香菇菌种退化或老化的症状和发生原因,以及如何预防菌种退化、老化,如何对退化、老化的香菇菌种进行复壮,使其恢复种性。香菇菌种退化症状及原因
香菇菌种退化的症状在生产上的表现主要有3种类型:
①菌丝体生长阶段没有明显的异常现象,菌丝长势与以往或同期栽培的其他菌丝基本一样,菌种退化的症状根本就感觉不到,但到了出菇阶段后,出菇性能下降,表现为出菇潮次不分明、菌盖变薄、菌柄较细,产量品质均与正常菇存在明显的差异。
②菌丝的萌发初期生长正常,但随着菌丝的继续生长,菌丝的生长速度会减慢,菌种退化的症状逐步显现,到了出菇阶段后,出菇性能明显下降,表现为原基分化慢、幼菇死亡多、畸形菇增加,产量与品质均与正常菇存在较大的差异。
③菌丝在生长阶段一直表现出衰弱的状态,菌种退化的症状十分明显,表现为菌丝纤细、生长无力,而且没有正常的转色标志,抗病能力显著降低,污染率大增,产量大幅下降。
多年的香菇栽培经验来看,导致菌种退化的原因是由于菌株出现遗传性的变异造成的。菌种退化的机理,虽然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但是根据其退化轻与重的不同,说明菌种的退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从遗传学的角度看,其渐变过程可分为2个层次。
①第1层次为个体的变异。首先是在少数个体中发生1次或是轻微变异,这次变异对它的影响较小或者是几乎没有影响,因此不会有任何的症状,但是在发生第2次或是多次变异后,随着变异次数的增加或者是有害变异的累加,使这些个体的遗传基因产生突变,生理代谢途径也随之改变,结果这些个体表现出了菌丝生长发育迟缓和产量下降的明显症状。
②第2层次为群体的变异。当产生遗传基因突变或者是有害变异的个体在菌株群体所占比例很小时,这时菌株不会表现出明显的退化症状,但是当产生遗传基因突变或者是有害变异的个体在菌株群体中显著增多并占了很大比例,而该菌株原有的基因表现型显著减少时,菌株就会表现出明显的退化症状。
香菇菌种老化症状及原因香菇菌种老化是指香菇菌种在培养基上生长时间过长,部分或全部菌丝出现的一种生理性的机能衰退现象,这是它与遗传性变异引起菌种退化的最大不同之处。菌种老化虽然与菌种退化的性质不同,两者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但菌种退化的品种或菌株更易发生菌种老化现象,而老化的菌种不会发生菌种退化现象。
菌种老化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实际上是培养基的老化,正是由于培养基的老化,才使得依赖培养基生长发育的菌丝生理活性降低,而逐渐发生老化症状。因此,菌种的老化主要表现为培养基形态的改变和菌丝生活力的下降,如培养基脱水、变干、内缩;菌丝倒伏稀拉,再萌发能力差;分生孢子大量产生,且不易萌发等。
防止香菇菌种退化与老化的措施
为了防止香菇菌种的退化与老化给生产造成损失,在香菇栽培过程中可采取以下几条措施来预防。
制定检测标准。香菇栽培上,确定菌种是否退化或老化,单凭栽培经验或者个人观感是不行的,必须有一套严格的检测标准,首先要制定出菌种质量的具体考核内容及指标。考核内容及指标要尽可能细化,应简单明了,要把菌种的关键性状如菌种纯度、菌丝生长速度、长势、色泽、菌龄、出菇期早晚、菌盖大小与厚薄、菌柄长短、暗形菇比率、出菇潮数及产量等作为考核内容。考核内容及指标要有可比性,如栽培材料、栽培季节等,不能把用棉料壳培养基栽培的菌种与用玉米芯培养基栽培的菌种相比,也不能把不同季节栽培的菌种相比。总之,检测标准的制定要有科学性,要以当地的生产水平为主,同时还应参考其他地区同类型的栽培情况来综合制定出一套科学的菌种检测标准。
完善检测方法。香菇菌种是否退化或老化的检测要以试验、示范与生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对有疑问的菌种,首先要进行不同栽培材料、不同栽培季节、不同栽培方法的重复对比试验,在试验中要根据考核内容与检测标准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对确实已经退化的菌种坚决淘汰,表现较好的菌种则应通过进一步的示范,确认没有退化后,才可在生产上应用。在栽培过程中,要随时对发现的变异个体进行淘汰,例如淘汰掉同批次的某些试管菌种生长不良、生长缓慢的菌种。
规范栽培技术。建立严格规范的栽培技术是防止香菇菌种退化或老化的最好措施,栽培技术应以简略的文字总结出来,熟记在心,以便应用。
注意操作细节。香菇栽培实践表明,不注意操作上的一些细小环节,也易影响菌丝的生长,甚至造成菌种的退化。因此,要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并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去做。例如,接种室在使用前消毒灭菌时,待转接的母种或原种等决不能提前放进去,因为现在使用的大部分消毒剂都是气雾消毒,它会随空气渗入到各个角落,浓度越大其渗透性就越强,试管和原种瓶虽然有牛皮纸和塑料膜的双层包扎,但是试管和原种瓶内与外界的气体仍是可以交换的,有毒气体完全有可能进入管内或瓶内,对菌维产生毒害作用。这种毒害一般不易察觉,因为继代的菌种不会马上表现出症状,但是随着连续继代采用相同的方法,毒害的作用会累加,毒害的后效应就会在后代中表现出来,逐渐出现退化的症状。
此外,紫外线灯开启时,虽然试管或原种瓶的玻璃对紫外线有阻隔作用,但它也不是绝对的,随着连续多次长时间大剂量的照射,菌丝产生变异的概率将会增加,使菌株产生变异的性状。
改善生产条件。逐步地改善生产条件是防止香菇菌种退化或老化的有效手段。目前,大部分地区的香菇菌种生产仍以一家一户的小规模栽培为主,生产条件比较落后,致使一些防止菌种退化或老化的技术措施得不到有效发挥。许多菌种生产单位,没有出菇试验与示范场地,菌种的保藏条件也很一般,试管母种长期地转来转去,有的甚至用原种接回到试管中,这会使菌种严重退化。因此,菌种生产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一定要逐步地改善生产条件,菌种保藏与出菇试验相配套,保证生产出来的菌种是优质的菌种,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菌种退化或老化。
加强品种选育。香菇菌种的退化或老化是必然的,每一个菌种都存在着自然变异的可能,任何菌种都有它的盛衰期,采取预防菌种退化或老化的措施,其目的是要延缓菌种的退化或老化,避免给生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实践证明,真正能够解决菌种退化或老化的办法是要不断地进行品种选育,不断地用新的优良品种满足生产的需要,推陈出新才是解决菌种退化或老化的根本保证。品种选育既包括诱变育种、杂交选育,也包括从退化的菌株中选择优良的个体,通过组织分离稳定其优良性状,重新筛选出适宜生产需要的菌株,在生产上这种方法一般又称为复壮,这是一个能够较快地解决香菇菌种退化的有效途径。
香菇菌种退化或老化后如何复壮
目前,对退化或老化的香菇菌种复壮可通过对原菌株子实体的组织分离,或者是采集原菌株的担孢子进行单孢或多孢杂交。
组织分离复壮技术
组织分离可以较快地使菌株得到复壮,因而在生产上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组织分离技术虽然简便,但是仍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子实体一定要选择无病斑、无虫蛀、菌盖厚实、菌柄粗短、中等成熟、未开伞、菇形较大但不要最大的健壮菇体,对选好后的菇体,在采摘前不要向喷水,否则菌盖中含水量太大不利于菌丝的萌发。其次,组织分离时严格按无菌操作的要求去做,但子实体一定要在接种间消毒灭菌后再带进去,而且子实体最好不要用任何消毒剂处理,如果子实体含水分较多最好在阳光下晒一晒,当菌盖表面不黏手时,直接从菌柄处撕开两半,在菌柄顶端的菌盖中菌肉最丰富的部位取菌块转接到试管中培养。菌丝萌发后每天要观察记录温度与菌丝生长情况,通过对其纯度、长势、色泽等方面进行质量鉴定,确定是淘汰还是保留下来继续进行出菇试验。最后,一定要通过出菇性能的测试,证明菌株确实得到了复壮才能用于生产,千万不可仅凭菌丝生长的好坏就盲目地投入生产。
此外,在组织分离中,要保证组织分离的试管数量在10支以上,以扩大选择的范围,不可仅分离两三支试管,这样不利于优中选优。因此,选择的子实体至少要有5个,每个子实体分离2支试管,做好编号,以便于观察对比,逐渐积累经验,为以后的组织分离打下技术基础。
孢子杂交复壮技术
孢子杂交复壮技术是一种种内杂交的复壮方法,即采集、配对杂交的孢子来自同一个菌株,与香菇杂交育种需要有2个不同的亲本不一样。但是,它在孢子分离、单孢杂交、多孢杂交上的程序及筛选的方法与香菇杂交育种是一样的。
种内杂交在高等植物上称为自交,自交主要用来繁殖亲本,一般自交后代是没有优势的。但是在有些食用菌上为什么可以在种内杂交呢?这是由于在异宗结合的菌类中,在有性繁殖的过程中通过减数分裂产生了不同遗传基因的担孢子,这样的担孢子萌发成具有不同性别的单核菌线后,通过重新配对就使有性基因得到重组,配对后后代会产生不同的性状,可从中筛选出优良的组合,使退化的菌株得到复壮,甚至可选出在各种性状上都超过原始菌株的强优组合。
老化菌种复壮技术
老化菌种由于仅仅是暂时性的一种生理衰退现象,因此复壮也比较简单,在生产上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选用优良菌株。根据不同的生产季节选用适宜不同湿度范围、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的菌株,尤其菌丝要有较好的耐水性与保水性,能在水分较大的基质上生长,同时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水分,这样的菌株才有较强的生理活性,衰退慢。
选用优质培养基。要选用理化性状皆优的培养材料,在母种培养基中最好添加30~50克的麸皮,原种、栽培种最好使用持水能力较强的棉籽壳、其次是木屑,如果选用玉米芯,颗粒不能太大,平均粒径在0.5厘米以下,并要加入适量的麸皮和玉米粉。
创造良好的培养环境。要保证菌丝在黑暗条件下生长,培养温度宁低勿高。即宁可比适宜的温度21~23℃低一些,让菌丝生长慢一些,也不要温度太高,虽然高温下菌丝生长虽然快,但是菌丝脱水也快。培养环境空气相对湿度不得低于60%,如果空气相对湿度较低时,应通过喷水增加空气相对湿度,避免培养基内的水分过快蒸发。
做好母种保藏。母种的保藏尤为重要,保藏期满后要及时地转管,不要等培养基干缩后才转管。原种暂时不用时也尽量地保藏在低温条件下,使用时把上边较干的菌块挖掉,取中下层的菌种。如栽培种暂时不用可去掉袋两端的口圈,扎紧袋ロ,减少水分的散失,使用时要去掉两端灰白色的菌丝和菌皮,留下中间健壮的菌丝转接出菇袋。
总结:在香菇栽培过程中,菌种发生退化或者老化现象是会导致香菇产量质量下降的,因此,在栽培过程中,要通过制定菌种检测标准,完善菌种检测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加强品种选育,注意栽培过程中的操作细节,这样才能有效预防菌种退化或老化,提高栽培效益;对于已经发生退化或老化的菌种,可要恢复其种性可通过组织分离或者孢子杂交等复壮技术来实现,让其恢复为优质的香菇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