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2
关于保定市开展绿荫遮蔽式屋顶绿化实践的思考
一段时期以来,节能减排成了最时髦的字眼,成了社会各层面最为关注的热门议题,而低碳更是已经成为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词汇——人们正对低碳时代、低碳社会的到来充满了无限憧憬。屋顶绿化,应该成为低碳城市建设最直接、可靠的有力措施之一。河北保定爬山虎立体绿化研究所从2002年开始,对城市立体绿化进行研究,把“藤本植物在城市立体绿化中的应用”作为重点,开展绿荫遮蔽式屋顶绿化,取得良好效果。
屋顶绿化叫好不叫座
屋顶绿化是城市绿化的一个新领域。伴随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汽车增多等,城市出现了严重的热岛效应,城区人居环境严重恶化。每到夏季,为了对付难耐的高温,家家户户都开空调。室内降温,户外燥热,热浪滚滚,恶性循环,加剧了热岛效应。现在,城市几乎已经到了没有空调就难以度过夏天的地步。
研究表明,炎炎夏季,屋顶吸收和蓄积了大量太阳辐射热,是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城里的高大乔木,最高只能长到五楼左右,五楼以上很难见到树的影子。城区绿量减少,空气自净能力降低。高空浮尘,因为没有树叶滞留,总是在高空悬浮。
不过,屋顶绿化毕竟是一个新事物。虽然作为口号提出多年了,也一直有一些有识之士在呐喊呼吁,但就全国而言,由于观念上的障碍、*推进力度不大等,屋顶绿化并没有真正开展起来。屋顶绿化面临叫好不叫座的状况。
屋顶绿化应有科学定义
就城市整体而言,房屋、道路、庭院大致各占城区面积的1/3。学界公认,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70%就能消除热岛效应。理论推算,如果把屋顶全部绿化起来,城区绿化覆盖率可增加30%。可以毫不夸张地预言,如果整个城市实现了屋顶绿化,“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变为现实,城区生态环境必将发生根本改变。
现在,北京制定了中国第一部屋顶绿化地方标准。该标准将屋顶绿化定义为在建筑物顶部“周边不与自然土相连接”的绿化。如果这样,那些已经长到屋顶的爬山虎等绿色植物是否需要剪掉刨除,在屋顶重新做防水、种植草皮?
其实,传统的地面绿化由于土地面积的刚性限制,几乎走到了尽头,没有多少潜力可挖。为了增加绿量,为了凭借绿量的增加而提高城市空气的自净能力,必须转换视角和思维模式,开辟新的绿化资源。
屋顶绿化的终极目的,一是为了增加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减少太阳辐射对城市建筑的热量蓄积;二是为了增加城区绿量,提高城市空气的自身净化能力。这应该成为判断屋顶绿化成败的理性标准。
所以,不能把屋顶绿化限定在“周边不与自然土相连接”的狭窄范围,应该放开眼界。凡是能够使屋顶绿起来的绿化、凡是能够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的屋顶绿化都应属屋顶绿化的范畴。
慎重选择屋顶绿化物种
慎重选择屋顶绿化物种,是生态效果好坏的关键,也是屋顶绿化成败的关键。否则,花巨资搞的屋顶绿化,很可能成效甚微,成了徒有虚名的摆设,甚至成为麻烦和包袱。
我们认为:任何一种植物,其生物习性都是在历经千百年时间的适生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其生态效益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我们的地面绿化,曾走过砍大树、植草皮、重景观、轻生态的弯路,浪费了巨额资金,最后才走上了城市绿化以“高大乔木”为主的正路。屋顶绿化不可重蹈覆辙。物种是否适合城市所属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等,都需要科学判定。
根据实践,我们认为:蔓生藤本植物,根部只占地面很小一块地方,但枝条匍匐蜿蜒,能覆盖很大面积,生长量大,生态效果好。葛藤,这个曾被人视为“公害”的攀缘植物,我们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使用其进行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其硕大的叶片葱翠欲滴,显示了极好的景观和生态效果。
大自然千百万年的演变进化,已经为我们准备了很多可用于立体绿化的优秀物种,只需我们努力发掘、仔细筛选,根据其特有的生物习性,合理利用,就足以令它为改善生态环境服务。
绿荫遮蔽模式值得肯定
采取什么模式搞屋顶绿化,与对屋顶绿化目的、标准的理解直接相关。基于屋顶绿化的目的是提高绿化覆盖率和增加城市绿量的指导思想,我们选择了绿荫遮蔽的屋顶绿化模式。
具体做法是:在屋顶安装绿化栽植池,并安装屋顶绿化网架,利用攀缘植物能匍匐蜿蜒生长的生物习性,使其在网架上生长。9年实践证明,绿荫遮蔽的屋顶绿化方法可实现屋顶绿化面积的最大化、绿量增加的最大化、生态景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屋顶承重”是屋顶绿化难以推广的瓶颈,其实不然。屋顶承重不足虑,薄若蝉翼的屋顶也能行,即便是石棉瓦、玻璃钢瓦阳光板等轻质材料制作的自行车棚、简易仓库等,也都可以进行屋顶绿化。
近些年来,作为一种新兴建材,彩钢板铁皮屋顶大量涌现,占了城市新增建筑屋顶的很大比例。我们经实验证明,用绿荫遮蔽的绿化模式,大量用铁皮彩钢板建设而成的工业厂房、仓库民用建筑,都可有效开展屋顶绿化。
屋顶绿化也可利用地面
俗话说:根深才能叶茂。从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角度讲,城里地面的利用率实在是太低了。
9年来,我们基于这种认识,循着“垂直挂绿和屋顶造绿相结合”的思路,充分发挥藤本植物“占天不占地”的生物优势,进行了垂直挂绿和屋顶造绿相结合的复合绿化实验,即植物在地面种植,先垂直攀缘,到达屋顶后,再拐过弯去,实施屋顶绿化。
这个绿化模式对现在大量存在的六七层以下的楼房都适用。很多低矮建筑,如城市的地铁车站、一两层的工业厂房等,都可在很短时间内实现屋顶绿化。9年实践和已经展现在人们视野中的成果,使我们确信:房屋周边地面的自然土壤,是极可宝贵的立体绿化资源,应该是我们向屋顶绿化进军的重要阵地。这是一种最简单、最经济、生态效益最好的屋顶绿化模式。
屋顶绿化实现生物“吸排”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通过叶面吸附滞留大气中的尘埃,通过在叶面生长过程中蒸腾的水分和带走的热量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温。这是绿色植物的生物吸排效应。
在保定恒兴医院屋顶,我们种植的是葛藤。这个400平方米的屋顶绿化,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4吨左右,年制造氧气也在4吨左右。我们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通过屋顶绿化植物的光合作用被吸收了。这个生物吸排的过程,是一个环境空气自身净化的过程,相对于整个世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实实在在地减少。
“生物吸排”应该对*的节能减排决策有参考价值。屋顶是一块无限巨大的茫茫荒原、一块极具生机的处女地,就摆在我们面前,正等待我们去开发、利用。我们认为,屋顶绿化,不管是从屋顶的开发利用的角度看,还是从城市生态建设的角度看,*都应该将其纳入节能减排的大格局给予考虑;屋顶绿化很可能成为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向屋顶要生态文明
城市绿化,我们在地面辛苦经营了数十年,但地面有限的刚性限制使绿化覆盖率始终在低水平的30%左右徘徊,难以达到学界公认的理想标准。我们付出了漫长的时间和巨大的资金代价,但并没有达到理想的预期生态效果。热岛效应的步步进逼、严酷的城市生态形势无疑表明:单靠地面绿化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
“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这是一个极为宏大艰巨的任务。面对每年夏季城市高温连篇累牍的新闻报道,面对每年夏季降温用电高峰的庞大数字,面对中国人多地少的现实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发展态势,我们能够采取的措施只有一个:把屋顶绿化纳入城市生态建设的总体战略、纳入城市森林建设的总体战略,把屋顶绿化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的一条重要战线,从而做到向屋顶要绿化,向屋顶要低碳,向屋顶要节能减排,最终实现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