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百科 > 植物知识 > 兰花欣赏接受美学观-从欣赏者角度审视兰花艺术

兰花欣赏接受美学观-从欣赏者角度审视兰花艺术

植物百科2022-04-09 19:31:42
以往在对兰花品种进行鉴赏和研究时,大都局限在“兰花”这个主体上,而忽视了在兰花艺术鉴赏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客体----赏兰人。在探讨兰花艺术新观念的今天,把“赏兰人”作为研究对象之一,使兰文化更好展示她的艺术美,这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一、“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接受美学”的研究是六十年代以来,西方文学研究中的一种新兴的方法论,创造人之一的尧斯认为:文学作品并不是对于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观察者都以同一种面貌出现的自在的客体,并不是一座自言自语的宣告其超时代性质的纪念碑,而是像一部乐谱,时刻等待着阅读活动中产生的不断变化的反响。只有阅读活动才能将死的语言材料拯救出来,并赋于它现实的生命。这一观点也适用于兰花的鉴赏活动。“纵使无人见欣赏,依然得地自含芳。”但兰花若没有人栽培它,欣赏它,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只不过是林间一小草而已。正是人们栽培了它,养育了它,欣赏它,并赋于它特殊的美学价值。实现了这个价值的过程也就是使兰花获得生命价值的过程。
“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德,不为贫困而改节。”孔子一句话,便给予了兰花特有的美学价值----兰花具有“君子”的美誉,倘若兰花至今仍未被人们发现,那么它的“君子”的美不存在,其美学价值终究无法实现。因此,我们需要对它的概念加以界定。十九世纪法国古典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费尔巴哈说得好:“如果你对于音乐没有欣赏力,没有感情,那么你听到最美的音乐也只是像听到耳边吹过的风,或者脚下流去的水一样。”兰花艺术有着与其他艺术所不同的本质特征和具体的美学规范,对其一无所知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人来讲,是无法参与对兰花的接受活动的,故而不属接受者范畴。
根据尧斯“期待视野”的概念(他是指欣赏者对艺术作品接受的条件)是建立在接爱者过去审美经验的积累和对艺术形式与技巧的熟练程度以及个人生活的经历,学识水平等等之上的一种审美观念和审美要求。所以对接受者的“期待视野”进行考察和分析,将会有助于我们较客观的评价兰花与鉴赏者的价值和作用,也有助于兰花美学的实践活动,因为接受者对兰花的兰花艺术美学理论研究的反馈信息。接受过程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建设性的反作用。接受者对兰花某一品种的排斥,否定或理解,肯定,必将影响到审美标准的变化,从这个角度讲,春兰“瓣形学”的创造者(也就是兰花美学的早期接受者)在鉴赏兰花时,对春兰“瓣形”的美学评价,定义,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兰花的瓣形美学标准,这种理论的发展都是在继承旧的接受传统的基础上开创出适应于新的“期待视野”的新的“接受传统”。如此周而复始,承前启后地发展着,到了今天,春兰“瓣形学”依然是我们赏花时的接受信息和依据之一。
在儒家思想赋予兰花有“君子”之称的美誉时,对兰花品格的称颂便在这宏伟的乐章中无间断地奏响了。起初尚处在不自觉的阶段,从孔子赞兰为君子到勾践种兰以明志,屈原配兰以示节,可以看出这是兰文化发展的源头,在这一时期兰花作为“君子”的隐喻已为后世养兰人所接受,这是一个兰花“人格化”的审美时期。而到了汉代,兰花的美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从曹植的《洛神赋》中可见,曹植在描写美人的神态时写道:转眄流睛,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意为:她转眼盼顾,精光四射,这种目光更加美化了她的容颜。当她要说话尚未开口时,吐气之香就象山谷中的幽兰,美丽的姿态娇媚动人,使人忘掉了吃饭。这时的兰草在当时接受者的眼中已是一个色,香,味俱全的美丽的花草。到了唐朝,兰花的栽培已从山野栽培,宫庭栽培,庭院栽培逐步发展专门固定的艺兰场地----“兰场”,“兰苑”。如唐太宗《芳兰》诗中云:“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这种栽培方式的变化说明当时接受者在赏兰时已对兰花的美学规范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后来的艺兰人在继承前人的“接受传统”的基础上,继续开创出适应于新的“期待视野”的新的“接受传统”,接受者的“期待视野”不断扩大,到了明清时期,春兰“瓣形学说”这一兰花的美学观念在接受者的“期待视野”中被认同。“瓣形学”这一兰花艺术的美学标准顺应了中国传统艺术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思想体系,它建立的美学规范得到几乎所有接受者的肯定,然而这一“接受理论”一旦形成,它便成了传统就会显得陈旧,接受者就会不满足于它的局限,并产生抵触情绪,这就需要有新的力量冲破它的束缚,获得自身的解放。就现代兰花艺术美学而言,春兰“瓣形学”已不能适应兰花艺术发展的需要。现代兰文化的高度发展,其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充实,色花、蝶花、素心花、奇花与叶艺、水晶艺、型艺草等兰花艺术的新的概念在“期待视野”中被接受者认可,人们对兰花艺术美学的接受已不仅仅局限在“瓣形花”之中,而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兰种亦因其植物性状与春兰大不相同,尤其是寒兰那细狭长的“鸡爪瓣形”。在品赏这些兰种时,在人们的“期待视野”中已不满足于春兰“瓣形学”的接受传统。春兰“瓣形”花这种一花独放的尽善尽美的“接受传统”不会是兰花艺术发展的终点,其历史进程也永远不支终结。一种新的兰花艺术样式的诞生,必将伴随着它的弊端同时问世,从而又通过新的兰花艺术的样式对旧的“接受传统”的破坏和变革中去寻求更新的“视野”而达到永不休止的目的。由此可以推知:未来的兰花世界将是一个百花争艳的时代,对兰花艺术的各种不同期待、各种意想不到的新的变异品种的出现,各种新的兰花美学理念的诞生,将会使兰花艺术一次次地在国兰文化史上闪耀出光辉。春兰“瓣形学”不再是不可比拟的神圣之物。任何一个兰种都不可能独冠群芳,各领风骚的时间不会再是几千年、几百年,而是几十年、几年甚至更短的时间。然而,永恒的、不变的必然是兰花的品种与神韵。
综上所述,在某种意义上,“接受意识”和接受者能动的理解活动决定了兰花品种的价值,而兰花品种的价值又是随着不同时期的赏兰人与不同的接受理念而浮动,从而推动兰文化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当然,一个兰花品种对接受者产生怎样的影响与评价,同他自身的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我们决不能因此而认为影响和评价仅仅是兰花品种单方面作用于欣赏者的结果,它只是提供了产生效果的条件与客观可能,这种条件与可能只有通过接受者的主观能动作用才能得到贯彻,并转化为现实效果。
中国兰文化由于它的古老的惰性,受传统力量的控制,发展的步伐是比较迟缓的,而我们所处的时代,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具有更强烈的瞬息万变的标志与丰富多彩的景象,社会的巨大变革,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带来了人们思维方式、心理结构的变化,审美标准与接受者的“期待视野”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现象反映了接受者渴望得到新的有益的启示和艺术灵感,在兰花品种的审美中更加注重形式多样的表现力,更强调炽热而深邃的感情内涵:飘逸、洒脱、雄健、豪迈、艳丽、素雅、飘美、厚实等等,从色彩与情感、形质与神韵的辩证关系上体现得更加完美,在当代富有探索精神的鉴赏者中,我们不难看出这种追求的明显痕迹,这样,就为后来的赏兰人在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这些兰花艺术鉴赏的前卫们,之所以能够突破接受者所熟悉的“视野”(例如春兰“瓣形学”)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当代艺术的接受者,纵使在鉴赏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但是一个新的观念之所以能为赏兰人接受,就说明它适应了某种“期待”,它会在接受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和效果,至于接受的广度与深度如何“接受美学”认为还要从水平接受和垂直接受两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二、对于某些兰花品种的评赏,人们各执己见而议论纷纷是很自然的现象,从“接受美学”提出的水平接受的观点来分析,同一时期的接受者对同一兰花品种的接受状况,由于政治、经济地位、生活经历、地理环境、学识水平、审美观点、艺术修养、欣赏能力以及兴趣、爱好、性格、气质等等,因而不同的赏兰人在对同一兰花品种的鉴赏时就会产生阐释差距。例如春兰铭品《张荷素》就有二种迥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张荷素是荷瓣花又是素心花,是高品味的春兰名种;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张荷素虽是荷瓣素心花,但其开品极差,是大落肩的品象,显得双肩沉重,品味不高。对同一种花的看法会如此相背,问题在于接受者本身具有复杂性,此外个人接受还要取决于接受者所处的社会状况、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同时在兰花品种与接受者之间还存在各种“中介”介质的影响,如出版社、书刊、艺术评论、美学理论等,他们代表了社会的、阶级的、集团的意识。指导欣赏者如何欣赏,这种情况在当今的社会中表现的尢为明显。一个新的兰花品种一旦不被承认,展览落选、刊物不用,那么它的个人接受范围和影响就可想而知了。反之,在被兰友接受的情况下,通过宣传手段,即使做到了家喻户晓,那么是否又真实地反映了个人接受的情况呢?当某些兰花品种在刊物或网上登照后,如果评论家、鉴赏家们仍对其采取批评的态度,结果可能使接受者的心理上产生对抗的潜反射审美态度,对这些品种抵制接受。例如,由于受到春兰“瓣形学”的影响,以细狭瓣形为主的“寒兰”,被压抑了几千年,以至今天人们在接受它时仍受到“瓣形学”的困惹,而感到一片迷茫。所以说对兰花品种的评价、鉴赏不能脱离社会接受前提,否则很可能出现偏差。每个时代的艺术都有其特定的主题(被普遍接受)。史上春兰“瓣形学”纵使有提倡兰花之美以“瓣形”之美为最,有一统天下、排斥其它之意,但事实上,其它的兰花品种很难被人为地压抑下去。我们提倡继承传统、并具有时代主流特色的艺术理念,又不排斥各种品种百花齐放,并站在一定的高度对兰花品种进行全面客观地分析,比那种以唯一绝对的评价更有说服力。承认各种解释、评价的可能性,并非放弃或降低批评的基本要求,即对品种作出价值判断,而且对好的、不好的本身做出价值判断。
对于某些品种刚一问世,欣赏者是接受还是拒绝,以致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接受过程才能获得认可的状况,是接受美学中“垂直接受”探讨的内容。不同时期的接受者或接受者在不同时期对同一品种在理解、判断和评价上所产生出来的差异,会出现接受和拒绝二种情况。不被接受的原因是接受者的“期待视野”与兰花品种“潜在内容”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即存在差距,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缩短这种差距,当接受者逐渐发现了它的“潜在内容”,才能使其接受变为现实,“寒兰”在当今不完全被接受的原因便在于此。因此,在兰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有些品种暂时不被接受的现象亦不足以为奇。同时,需要鉴赏家们对本时代的新品种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宽容性和宽泛性。
三、“接受美学”的另一位创始人----伊瑟尔从另一个角度考察了艺术作品对于接受者产生效果的特殊方式。他认为艺术作品会有许多“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是联络作者创作意识与接受意识的桥梁。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要以个人的想象力、经验、道德观念和审美标准对艺术作品的不确定意义给以特定的含义,并补充其意义的空白。兰文化是一种以兰花为符号的表现中国人传统审美理想的艺术。其中以表现人是最为重要的,因而它的特征就在于“人格化”。在一朵花中甚至是花瓣中的一个彩点竟可以反映出与之相应的人的精神与品格,一个兰花品种竞可以表现出丰富多彩的人的精神气质、思想和感情、审美意识等方面的东西,而且其神彩、气韵、情趣、意境的内涵极其复杂微妙,往往难以言传。这是其他任何花卉所不可企及的。兰花艺术的这种概括性、象征性是与其抽象性密不可分的。唯其抽象、反映物,表现人只求传神,不求具体才可能表现多方面的内容,从而使兰文化的内容具有极大的广泛性。“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为人们驰骋丰富的想象力提供了广阔无垠的天地。笔者在《民族思维性格与现代兰文化》一文中说到:“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产生的春兰“瓣形学”是一种严谨规范的兰花美学理论,它给兰花以端庄、和美的规范,他一面正确地指导和推动了兰文化的发展,一面又限制着自身的发展和完善。”道理便在于此。在这种被接受者“现实化”“具体化”的过程中,还会因人、因地而有所不同,有时甚至差异很大。伊瑟尔把作品的这种“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所构成的基础结构称为“召唤结构”,他认为在提供足够的理解信息的前提下,一个作品包含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越多,接受者便越能参与作品的潜在意象的现实化。这种“意义空白”并非是作品的缺陷,而是作品产生让人回昧暇想的效果的出发点。反之,如果“潜能”太少或根本没有就不能称之为好作品,或者根本称不上为艺术品。在当今的兰花的欣赏活动中,若干年前被人们认为是优秀的品种,之所以今天有的已失去吸引力,就是因为它的“潜能量”在接受者的“期待视野”的变迁中被逐渐吸收了。如几年前炒热的“佛兰”如今已失去了当年的光彩。如果人们仍去按照那些模式去鉴赏,必然会受到接受者的排斥。这便是当今兰花新品种层出不穷的缘由。
随着古典美学观逐渐被现代美学观所取代,“接受活动”向养兰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养兰人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和认识能力。在欣赏时付出更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实现蕴含的潜能并运用其提供的*空间,积极地参与作品的艺术创造和含义构成。如此同时,兰花鉴赏家们应充分认识接受者的能动作用,学会引导调动接受者的“期待视野”,为此在强调民族性格的基础上,鉴赏家们必须创造新的更加巧妙的手法,为接受者提供想象的余地和创造空间。具体地讲,把兰花的“形式”美作为突破口,通过对花的瓣形的厚簿、色彩的浓淡等等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音乐可以用七个音符创造出各种风格的作品,书法运用各种线条作为基本语言,通过布白、配置等艺术手法,创造出无穷的艺术情趣;兰花更可通过“形式美”(包括瓣形、色彩、开品、香味等)而达到一种新的抽象化的“神韵美”。开拓出一种可开拓的时空逻辑和偶然性“新视野”,将自在的事物的审美冲动出现于意识之中。如果说传统的兰花铭品在赏兰者的接受过程中,产生许多“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的话,那么开发新的品种这种“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将更为多见,它在调动赏兰人在接受过程中,以一种更为*的心态去接受艺术,更充分地发挥想象,在一个新的优秀的兰花品种面前,人们可以对自然、对人生、对艺术作品*的暇想----这大概就是兰花具有永久魅力的原因吧!
总之,“接受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批评模式,为我们开辟了新的思维空间,提供了一种新的艺术研究方法。用“接受理论”从接受者角度审视兰文化艺术,对于兰花品种的鉴赏、评价与批评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站将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2020-2022 花卉养殖知识.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7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