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百科 > 植物知识 > 大叶黄杨白粉病

大叶黄杨白粉病

植物百科2022-04-08 08:09:37

症状

主要危害幼嫩新梢和叶片,多发生于叶背。发病时,先在嫩叶表面产生白粉小园斑,后逐渐扩大,病斑逐渐扩展成园形白粉层,老病斑上的白粉层变灰白色。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叶片皱缩、出现褪色斑块,甚至病叶纵卷,新梢扭曲、萎缩。

大叶黄杨白粉病

病原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粉孢霉属正木白粉霉,菌丝表生,无色,有隔膜,具分枝,直径3.5-4.5微米,菌丝细胞上常出现成对附着孢,形状多裂,分生孢子梗棍棒状,基部细胞稍扭曲,3细胞,大小73.4~43.9×6.3~10.1微米;分生孢子单生于梗的顶端,成熟后随即脱落,常椭园形至矩园形,大小21.6~41.7(34.1) ×10.1~18.0(14.2)微米。在全年植物生长季节所采集的标本上均不产生有性阶段,但经人工诱发可产生病菌有性阶段,有性阶段为Microsphaera sp.。

大叶黄杨白粉病

发生规律

大叶黄杨白粉菌发生的侵染,与寄主植物叶片的发育有密切关系,一般只侵染幼嫩叶片,因而发病的峰值主要决定于抽梢的情况。一般峰值出现于4-5月。同时,病斑的发展也与叶的幼老关系密切,随着叶片的老化,病斑发展受限制,在老叶上往往形成有限的近园形的病斑,而在嫩叶上,病斑扩展几乎无限,甚至布满整个叶片。以后,病害发展停滞下来,特别是7-8月,在白粉病病斑上常常出现白粉寄生菌Cicinnobolus sp.,严重时,整个病斑变成黄褐色。在发病期间雨水多则发病严重;徒长枝叶发病重;栽植过密,行道树下遮荫的绿篱,光照不足、通风不良、低洼潮湿等因素都可加重病害的发生,绿篱较绿球病重。

大叶黄杨白粉病

防治方法

1. 加强管理,控制种植密度,注意通风透光,以增强树势,降低小环境的湿度;结合修剪整形及时除去病梢、病叶,以减少侵染源。

2. 建议用20%国光三唑酮乳油1500-2000倍或12.5%烯唑醇可湿粉剂(国光黑杀)2000-2500倍,25%国光丙环唑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连用2次,间隔12-15天。

注意:使用唑类药剂防治时,幼嫩花木及草坪一定要注意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不可加量和缩短间隔期使用,以免发生矮化效果。

大叶黄杨白粉病

因为这种病虫害主要分布在上海,四川,山东,江西等地。所以在这些地方的朋友,如果家中养殖有大叶黄杨一定要多加注意啊!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站将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2020-2022 花卉养殖知识.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7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