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6
被子植物分类方法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
被子植物在形态上具有不同于裸子植物所具有的孢子叶球的花;胚珠被包藏于闭合的子房内,由子房发育成果实;子叶1~2枚(很少3~4枚);维管束主要由导管构成;在生殖上配子体大大简化,以最少的分裂次数而发育,雌配子体中的颈卵器已不发育;在生态上适应于广泛的各式各样的生存条件
被子植物分类方法:
被子植物的分类又出现了问题,有人说被子植物源于裸子植物,因此应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一同划归到种子植物的行列中,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则分属两个亚门;也有人说被子植物是由蕨类植物进化出的全新物种,应以单独的一科分类。此外,不同的学者在被子植物中不同科植物出现的先后顺序以及亲缘关系上也存在着不小的争论。 19世纪以来,许多植物分类工作者为建立起一个详尽、科学的分类系统付出了巨大努力。他们根据各自的系统发育理论,提出的分类系统已达数十个。但由于有关被子植物起源、演化的知识不足,特别是化石证据不足,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分类系统。如今,影响较大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是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塔赫他间系统和克朗奎斯特系统。 目前,克朗奎斯特系统在世界上最为流行,这是美国植物学家克朗奎斯特于1968年在其《有花植物的分类和演化》一书中发表的系统。在1981年修订版中,共有83目,388科,其中双子叶植物64目,318科,单子叶植物19目,65科。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
进入胚囊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合子),另一个与*细胞的极核(或次生核)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称为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现象。
.恢复了植物体染色体数目,保持了物种遗传性的相对稳定,受精形成的后代常出现新的性状,丰富了遗传性变异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精子与极核融合形成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发育为胚乳,结合父母本遗传特性,作为营养被胚吸收利用,后代的变异性更大,生活力更强,适应性更广。
双受精作用不仅是植物界有性生殖的最进化、*的受精方式,是被子在植物界占优势的重要原因,也是植物遗传和育种学的重要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