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6
桑树桑虱
寄主 桑、桃、葡萄、苹果、蚕豆、白杨等。
为害特点 春季若虫密集在1年生桑树枝条上或冬芽基部附近,刺入皮层吸取汁液,造成叶小色黄或枯焦死亡,有时致桑芽褐枯,影响春芽发育,此外雌桑虱还为害叶片。
形态特征 成虫雌体长12mm左右,椭圆形,无刺,足小且短,背面多皱纹、隆起,超色,边缘枯黄色稍高,触角、口器、足均为黑色,体背生有白色蜡粉。雄成虫3—4mm,紫红色,翅黑色,翅面上具波状纹。卵长1mm,宽0.7mm,椭圆形,初产时白色,后变黄色。卵囊5—8层,长筒形,各层间具卵盘旋。若虫与雌成虫类似,雌虫经3次蜕皮变为无翅成虫。雄虫经2次蜕皮,变为体狭长的雄蛹。雄蛹体长3.6mm,背赭红色,四周黄色,口器消失。茧白色,长椭圆形。
生活习性 年生1代,以卵在卵囊里于土壤中越冬。翌年2月孵化为若虫出土,出土后不久即爬到植株主干上,密集在树皮缝或背风处,中午气温高成群向上爬,在枝条顶端为害。若虫期105—120天,逐渐分泌蜡质物。l龄若虫期60—70天,4月初开始蜕皮,2龄若虫活动性增强,经18天左右,于4月下旬蜕第2次皮,进入3龄若虫期,经半个月后,于5月上旬蜕第3次皮,形成无翅成虫,继续为害桑芽。雄虫进入3龄后变为预蛹,分泌白色棉絮状物做成茧。数个或数十个茧扭结形成棉茧团,预蛹期9天,再蜕皮后正式化蛹,蛹期6—9天。5月上旬雄虫羽化为有翅成虫,羽化后翌日开始交尾。雌若虫蜕第3次皮后变为无翅成虫,平均5天后交尾,交尾多在上午,每次历时15—30分钟,交尾后继续取食20多天,于5月中旬入土产卵。产卵期约4—5天,寿命30一32天。天敌有红缘瓢虫等。
防治方法 (1)夏耕,挖出卵囊。(2)用粗布、丝爪络等抹杀若虫。(3)连续2—3年进行春伐,使桑虱无饲料而死亡。(4)加强检疫,防其扩散。(5)掌握在早春桑芽萌发前或桑虱低龄阶段,蜡质分泌物少时,往桑枝或树干上喷洒50%马拉硫磷乳油或50%杀螟松乳油、50%辛硫磷乳油10oo倍液,如加入1%中性洗衣粉效果明显提高。早春桑芽脱苞到开放2—3叶时,可喷洒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和40%乐果乳油l000倍液的1:1混合液或48%毒死蜱乳油13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锐劲特悬浮剂1500倍液。(6)保护利用红缘瓢虫等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