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1
杨树枝、干害虫草履蚧防治
形态识别:成虫雌成虫体长10毫米,背面有皱褶、扁平椭圆形,似草鞋,赭色,周缘和腹面淡黄色。触角、口器和足均黑色,体被白色蜡粉。触角8节。雄虫体长5-6毫米,翅展约10毫米。体紫红色,头胸淡黑色,1对复眼黑色。前翅淡黑色,有许多伪横脉;后翅为平衡棒,末端有4个曲钩。触角黑色,丝状,10节;第三至第九节各有2处收缢形成3处臌大,其上各有1圈刚毛。腹部末端有4根树根状突起。
生物习性:此蚧1年发生1代,大多以卵在卵囊内于土中越冬,极个别以1龄若虫越冬。越冬卵于翌年2月上旬到3月上旬孵化。孵化后的若虫仍停留在卵囊内。2月中旬后,随气温升高,若虫开始出土上树,2月底达盛期,3月中旬基本结束。个别年份,冬季气温偏高时,上年12月即有若虫孵化,1月下旬开始出土。
若虫出土后爬上寄主主干,在皮缝内或背风处隐蔽,10-14时在树的向阳面活动,顺树干爬至嫩枝、幼芽等处固定吸食。初龄若虫行动不活泼,喜在树洞或树杈等处隐蔽群居。若虫于3月底4月初第一次脱皮。4月中、下旬第二次蜕皮,雄若虫不再取食,潜伏于树缝、皮下或土缝、杂草等处,分泌大量蜡丝缠绕化蛹。蛹期10天左右,4月底5月上旬羽化为成虫。雄成虫不取食,白天活动量小,傍晚大量活动,飞或爬至树上寻找雌虫交尾,阴天整日活动,寿命3天左右,雄虫有趋光性。
4月下旬至5月上旬雌若虫第三次脱皮后变为雌成虫,并与羽化的雄成虫交尾。5月中旬为交尾盛期,雄虫交尾后死去。雌虫交尾后仍需吸食危害,至6月中、下旬开始下树,钻入树干周围石块下、土缝等处,分泌白色绵状卵囊,产卵其中。一般为100-180粒,最多达261粒。产卵期4-6天,产卵结束后雌虫体逐渐干瘪死亡。土壤含水量对雌虫产卵亦有影响,极度干燥的表土层使雌虫很快死亡。卵囊初形成时为白色,后转淡黄至土色,卵囊内绵质物亦由疏松到消失,所以夏季土中卵囊明显可见,到冬季则不易找到。越冬后孵化的若虫耐饥、耐干燥能力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