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百科 > 植物知识 > 果树类病害:枣疯病

果树类病害:枣疯病

植物百科2022-03-30 16:41:59
病害危害

枣疯病是我国枣树的严重病害之一。一旦发病,翌年就很少结果。病树又叫“公枣树”,发病3—4年后即可整株死亡,对生产威胁极大。
果树类病害:枣疯病

病害分布

我国南北方各枣区均有发生,但以四川、广西、云南、重庆等市发病最重。四川眉山、广西灌阳枣区近几年来枣疯病相继暴发成灾,并日趋严重。

病害症状

枣疯病主要侵害枣树和酸枣树。一般于开花后出现明显症状。主要表现:

(1)花变成叶,花器退化,花柄延长,萼片、花瓣、雄蕊均变成小叶,雌蕊转化为小枝。

(2)芽不正常萌发,病株1年生发育枝的主芽和多年生发育枝上的隐芽,均萌发成发育枝,其上的芽又大部分萌发成小枝,如此逐级生枝,病枝纤细,节间缩短,呈从状,叶片小而萎黄。

(3)叶片病变,先是叶肉变黄,叶脉仍绿,以后整个叶片黄化,叶的边缘向上反卷,暗淡无光,叶片变硬变脆,有的叶尖边缘焦枯,严重时病叶脱落。花后长出的叶片比较狭小,具明脉,翠绿色,易焦枯。有时在叶背面主脉 上再长出一小的明脉叶片,呈鼠耳状。

(4)果实病变,病花一般不能结果。病株上的健枝仍可结果,果实大小不一,果面着色不匀,凸凹不平,凸起处呈红色,凹处是绿色,果肉组织松软,不堪食用。

(5)根部病变,疯树主根由于不定芽的大量萌发,往往长出一丛丛的短疯根,同一条根上可出现多丛疯根。后期病根皮层腐烂,严重者全株死亡。

枣疯病又称丛枝病,果农称其为“疯枣树”或“公枣树”。枣树地上、地下部均可染病。地上部染病主要表现为:

①花柄加长为正常花的3-6倍,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反常生长,成浅绿色小叶。树势较强的病树,小叶叶腋间还会抽生细矮小枝,形成枝丛。

②发育枝正副芽和结果母枝,一年多次萌发生长,连续抽生细小黄绿的枝叶,形成稠密的枝丛。

③全树枝干上原是休眠状态的隐芽大量萌发,抽生黄绿细小的枝丛。地下部染病,主要表现为根蘖丛生。

病害病原

类菌原体Mycoplasma—like Organism,简称MLO,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多形态质粒。无细胞壁,仅以厚度约10纳米单位的膜所包围。易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形状多样,大多为椭圆形至不规则形。一般直径为250—400纳米。

病害发生规律

枣疯病可通过嫁接和分根传播。经嫁接传播,病害潜育期在25天至1年以上。金丝小枣最易感病。土壤干旱瘠薄及管理粗放的枣园发病严重。

植原体存在于寄主植物韧皮部筛管内,能蔓延到全株各部位,也能在媒介昆虫(如菱纹叶蝉Hishimonoides spp.)体内增殖,通过各种嫁接方式进行传播,侵入后病原物潜育期25~380天,上半年接种感染者当年就可发病,下半年接种感染者则在翌年发病。气候干旱、营养不良和管理不善者发病重。
果树类病害:枣疯病
病害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1)清除疯枝,铲除无经济价值的病株。

(2)选用抗病的酸枣品种作砧木。

(3)培育无病苗木。即在无枣疯病的枣园中采取接穗、接芽或分根进行繁殖,以培育无病苗木。

(4)加强果园管理,增施碱性肥和农家肥。

化学防治:

(1)在发病初期,用手摇钻在病树根茎部钻孔,于春季枣树萌芽期或10月间,每株病树滴注浓度0.1%的四环素药液500毫升。

(2)在树干基部或中下部无疤节处两侧各钻1个孔,深达髓心,两孔垂直距离10~20厘米,用高压注射器注入含1万单位的土霉素药液。树干圆周径30厘米以上者,用药液300~400毫升;40厘米以上,用500~700毫升;50厘米以上,用800~1000毫升;60厘米以上用1200~1500毫升。

(3)发病初期,按每667平方米枣园喷施0.2%的氯化铁溶液2~3次,隔5~7天喷1次。每次用药液75公斤~100公斤,对于预防枣疯病具有良好效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站将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2020-2022 花卉养殖知识.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7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