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30
岭南花乡话盆景———记芳村花地盆景艺术起源与发展
芳村花地是岭南盆景的发祥地。花地,原名花埭,位于广州的珠江白鹅潭畔,种花历史有近两千年。清末,康有为曾在花地的康园内建别墅“康宅”,并在此写下了大量诗文,其中有赞颂花地的“千年花埭花犹盛”和“百庙耕花花埭宅”的诗句。明清时期,花地园林遍布,其中有花地八大名园,以生产素馨、茉莉、牡丹、白兰等鲜花为主,并且制作古树盆景在花地花圩(花市)出售。清末民初,花地各大园林、花场,每逢神诞或传统佳节,盛行“摆花局”,纷纷将奇花异卉和古树盆景摆设在园内,供游人观赏和品评,引来万千游客,盛况空前。芳村花地有岭南第一花乡的美誉,盆景艺术也不断创新和发展。
当时的盆景,造型多呈“之”字形,主树有5个弯曲位,每曲位长一枝托,树顶为平方状。树形为“田螺头” 或“宝鸭头”等。还有一类盆景,用铁线将树干扎成福、禄、寿等字形,或鸟兽形状。古树品种均以榆树、九里香为主。这类旧式盆景,独具古朴风格,但千篇一律,缺乏灵气,与时代发展不相应。
20世纪20年代开始,花地盆景造型艺术出现了新变化。一些盆景艺人不满足于旧式盆景的呆滞古板的造型,借鉴和吸收了岭南画派的艺术精髓,推陈出新,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独创的盆景艺术风格———岭南盆景艺术。花地人杰地灵,园林艺人荟萃,以陆学明、孔泰初、苏伦、梁深等为开拓人物,其盆景作品多姿多彩,独具岭南风格,展现于世人,堪称岭南盆景艺术大师。
陆学明,祖籍南海县南庄,清末时期其祖父迁居花地儒林新街,开设翠香园,栽花种果为业。陆学明由于家贫,仅读过一年私塾,便随父在翠香园内从事栽花劳动。他受父亲悉心传授,逐渐爱上盆景技艺。其时,邻居有一位盆景老艺人,专门制作一些别具诗情画意且有山水风情的新颖盆景。陆学明经常到他家浏览、观摩和学习,受其艺术熏陶和影响,盆景艺术有了一定的造诣。陆学明在艺术探索中,还学习和吸收中国传统山水花鸟画的立意和布局,揣摩“咫尺之间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的艺术境界,并运用在岭南盆景艺术造型创作之中。在栽培技术方面,陆学明通过不断实践,创造了“蓄枝截干” “大飘技” “丁字嫁接法” 等技艺,使岭南盆景的造型更师法于自然,呈现出既有天然美,又有艺术美,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艺术境界。
孔泰初,生于民国初年,自幼聪颖,喜欢书法绘画。青年时,他在广州西关开办“生茂泰”茶庄,经营出品茶叶生意。抗日战争时期他迁居芳村花地,与陆学明为邻居。孔泰初也爱好盆景艺术,经常到翠香园观赏陆学明制作的盆景,逐渐对盆景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由于志同道合,对盆景的创新有共同的理想和 追求。孔泰初在自己家居旁开辟了一块栽种盆景的园地,进行精心制作和培育。孔泰初主张写实,再现自然,亲手临摹和绘制树桩百态图,贴满门窗,朝夕揣摩,捕捉灵感。孔陆二人取长补短,互相配合,对盆景艺术不断进行创新。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孔泰初制作出多种盆景艺术的造型,其中有垂柳型、木棉型、榕树型、附石型、悬崖型、卧干型等多种形态,形成了苍劲的独特艺术风格,开创了岭南盆景艺术的新里程。
苏伦,祖籍广州城郊鸦岗古料村,其祖父在光绪年间移居花地,开设馥林园,栽种花木。苏伦的父亲是著名的岭南派画家苏卧农。苏伦十多岁时,就在父亲悉心教育下,一边学习绘画,一边从事栽花制作盆景,将中国传统山水花鸟画的立意和布局,运用在盆景艺术之中。他的盆景艺术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像一帧帧“立体的画”和一首首“无字的诗”,开拓了岭南盆景艺术的格局,深受人们的喜爱。
梁深,祖籍广东顺德陈村,19岁时移居花地,后到翠香园拜师学艺,从事栽花和制作盆景。他勤奋好学,又刻苦耐劳。为选好各种盆景的树种,他独自一人到广东各地高山采掘树桩,历尽艰辛,不畏险阻,把各种各样品种的树桩采掘回来,然后进行精心培育和修剪定型。经过多年的艺术加工,在翠香园内,款式多样的盆景,琳琅满目,品种有数十种之多。既有苍劲挺拔的榆树、九里香、罗汉松,又有清疏秀丽的满天星、山橘、紫薇等,异彩纷呈,让人目不暇接,是岭南盆景艺术百花园中最艳丽的奇葩。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市*大力支持和发展花卉和盆景生产。花地园林花场遍布,成为广州市鲜花和盆景生产基地。1958年初,广东省委书记陶铸亲临芳村花地醉观园和东“大花园视察,了解花卉、盆景生产情况,并指示要进一步发展花卉种植业,大力加快岭南盆景的发展和创新。1958年8月,广州市*决定在花地罗氏宗祠开办广州市园艺学校,培养花卉园艺技术人才。在办学期间,学校曾邀请盆景艺人陆学明、梁深、苏伦等人讲课,并传授制作盆景的方法和技艺。1959年秋,年逾80岁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香凝到广东视察,并特地到花地、东”参观访问,了解花卉生产情况。她对岭南盆景赞不绝口,并寄望这一艺术品牌立足广州,走向世界。1960年6月,朱德委员长在广州公干之余,慕名前往芳村醉观花园参观赏花。他站在梁深制作的盆景前,连声称赞:“岭南盆景,堪称一绝。”1964年,*总理在广州挑选了4盆岭南盆景的精品(分别为陆学明、孔泰初和梁深的杰作)赠与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后来皇帝把盆景摆设在皇宫中,受到埃国官员的好评。
“*”期间,花卉、盆景被视为“封、资、修” 的东西,生产受到限制,每户农家只准种3盆盆景。很多花农*将多年精心制作的盆景砍掉。芳村花地有众多的花场被勒令关闭,改种蔬菜等作物。花地花卉业遭到严重的破坏。1983年,芳村花地应邀参加香港国际花卉盆景展销会,陆学明送展的5盆盆景作品深受香港市民喜爱,全部被认购,其中一盆榆树盆景以5万港元售出。1986年10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广东,省长叶选平代表广东人民,送给女王一份珍贵的礼物——九里香岭南艺术盆景。这是花地盆景艺术大师苏伦的作品,亲手制作培植已有60多年,树干雄浑苍劲且生机蓬勃、色泽艳丽、芳香四溢,是一件完美的艺术精品,九里香与英女王同龄,更具特殊意义,深受英国女王的喜爱。
1989年,陆学明被国家建设部首批授予“中国盆景艺术大师”的称号。这是给予陆学明最高的荣誉,他五十年如一日,锲而不舍的艺术追求,终于登上盆景艺术的高峰,艺术大师当之无愧!这也是国家给予岭南盆景艺术最高的评价。20世纪80年代以后,花地盆景艺人大量涌现,他们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不断发展。新一代盆景艺人代表人物有陆志伟、陆志泉、谭炳煌、李垣开、李鸿彬、郭汝培、余自立、陈铭福、苏昌、余正标、陈伟福、梁伟佳、谢炳坤等。这些来自芳村花地地区的盆景高手,有不少是全国、省、市盆景协会会员。他们的盆景艺术作品,享誉香港和东南亚。
陆志伟是陆学明的长子,曾是广州市、区政协委员。他自幼接受父亲言传身教,又善于学习和勇于实践,30多年来不断对岭南盆景艺术进行创新,摸索出数十种盆景新造型和接枝新方法,把岭南盆景艺术推向更高的艺术境界。陆志伟还不断总结栽种的经验,写了大量的理论文章,发表在国内与国外报刊上。他的盆景作品曾在全国盆景展览会上多次获奖。其中有:1991年在北京举办的首届国际盆景展览会,他的福建茶盆景“探峪” 荣获金奖;1992年在北京举办的海峡两岸盆景展览会,他的相思树盆景“雪干凌霄”荣获特等奖;1997年在桂林举办的香港杯中国盆景展览会,他的福建茶盆景“绿桥”荣获金奖。2004年,陆志伟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授予“中国盆景艺术大师” 的称号。并担任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副会长。陆志伟除在芳村设有盆景园外,还在花都市创办盆景场生产基地,以生产微型盆景为主,产品远销西欧、北美各国。
芳村花地因此被人们誉为“岭南第一花乡” 和“岭南盆景的发祥地”。20世纪60年代初,陈毅元帅曾写下“芳村花地草木香”的动人诗句,赞美花地叠翠凝香、旖旎多姿的草木百花竞放的景象。如今,花地与时俱进,使岭南盆景艺术名扬四海,更加夺目辉煌。
(作者是荔湾区东!中学退休教师,荔湾区文史资料撰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