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百科 > 植物知识 > 山药豆的功效与作用 三种吃法献上!

山药豆的功效与作用 三种吃法献上!

植物百科2022-03-30 10:02:33

山药(薯蓣科薯蓣)的叶腋间常生有肾形或卵圆形的珠芽,名“零余子”又称山药籽,俗称“山药豆、山药蛋”,有食补作用。那么,山药豆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来看看吧。

山药豆的功效与作用 三种吃法献上!

一、山药豆的功效与作用

山药豆是山药蔓上结的珠状芽,山药豆的作用与山药大致相同,山药豆有补肺益气、益心安神、强志增智、健脾补虚、固肾益精、滋润血脉、宁嗽定喘、轻身延年的功效,山药豆的食用方法有冰糖山药豆、山药豆薏米红豆粥、山药豆菠菜粥等。

1、山药豆有健脾益胃、助消化: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临床上常与胃肠饮同用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

2、山药豆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山药豆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

山药豆的功效与作用 三种吃法献上!

3、山药豆有滋肾益精的功效:山药豆含有多种营养素,有强健机体,滋肾益精的作用。大凡肾亏遗精,妇女白带多、小便频数等症,皆可服之。

4、山药豆有降低血糖的功效:山药豆含有粘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疗佳品。

5、山药豆有益肺止咳的功效:山药豆含有皂甙、黏液质,有润滑,滋润的作用,故可益肺气,养肺阴,治疗肺虚痰嗽久咳之症。

山药豆的功效与作用 三种吃法献上!

二、山药豆的食用方法

冰糖山药豆

材料:山药豆、竹签子、冰糖、花生油

做法:

1、山药豆洗净,穿在竹签子上;

2、准备好冰糖,锅里放一点油,然后放冰糖,小火不停的搅;中途加点水,接着熬,至熬成稠稠的糖稀;

3、把串好的山药豆串放到糖稀里蘸,蘸的时候一定要快,或者可以拿个小勺子舀一些糖浆到山药豆上,然后插到软的泡沫板上或者别的上面,放凉待糖凝固即可。

山药豆菠菜粥

材料:200g大米、100g山药豆、100g菠菜、适量水、适量盐

做法:

1、将菠菜洗净。

2、放入沸水中焯2分钟。

3、捞出晾凉,挤出水分。

4、山药豆洗净。

5、大米称好后淘净。

山药豆的功效与作用 三种吃法献上!

6、将大米放入高压锅中。

7、将山药豆放入。

8、放入适量水。

9、放入一点点的食用碱,盖上盖煲至米粒和山药豆刚好成熟。

10、排出压力锅内的气,加入切好的菠菜段,搅拌一下,放入锅里再煲几分钟。

11、加入食盐和其他调味品(依个人口味),晾凉即可食用。

山药豆薏米红豆粥

材料:山药豆、薏米、赤小豆、香米、冰糖。

做法:

1、薏米、红小豆洗净,加温水浸泡一夜;

2、山药豆挑净,洗净干净,香米洗净;

3、净锅加足水,下入薏米和红小豆煮20分钟,下入香米再煮半小时左右至熟烂;

4、加冰糖调味煮至稠状即可。

山药豆的功效与作用 三种吃法献上!

  食用禁忌

 《本草纲目》以为,山药能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外相《新修本草》说薯蓣日干捣细,食之大美,久服轻身,不饥延年。清代医学家李修园说山药能补肾填精,精足则阴强、目明、耳聪。《药性本草》则以为,山药能补五劳七伤,有去凉风,镇心神,安灵魂,补心气缺少,开达心孔,多记事的功效与作用。在了解了山药的作用与功效之后,为了大家能更好的使用山药,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山药的禁忌事项有哪些?以下是山药的禁忌事项,喜欢吃山药的朋友记住了。1、山药忌与鲤鱼、甘遂同食,它们相克。2、山药与甘遂不要一同食用;也不可与碱性药物同服。3、山药与猪肝。山药富维生素c,猪肝中含铜、铁、锌等金属微量元素,维生素c遇金属离子,则加速氧化而破坏,降低了营养价值,故食猪肝后,不宜食山药。4、山药与黄瓜、南瓜、胡萝卜、笋瓜。黄瓜、南瓜、胡萝卜、笋瓜中皆含维生素c分解酶,若山药同食,维生素c则被分解破坏。5、山药与海味。一般海味(包括鱼虾藻类)除含钙、铁、磷、碘等矿物质外,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山楂、石榴等水果,都含有鞣酸,若混合食用会化合成鞣酸蛋白,这种物质有收敛作用,会形成便秘,增加肠内毒物的吸收,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山药豆的皮能吃吗

山药豆的皮可以食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洗净。如果不想吃皮,做熟的山药豆吃时用牙咬住,用手指略微挤压即可去皮,煮熟后去皮也非常方便。

山药豆的功效与作用 三种吃法献上!

   山药豆发芽能吃吗

  有些人认为,山药豆发芽不能吃了。因为山药豆发芽,就说明山药已经开始新的生命过程了。一旦发芽,山药豆就要开始生根。在这个过程中山药豆的营养物质在生长激素的作用在开始发生物质转化,并伴发对动物包括人身体有毒的物质的生成。所以山药豆发芽后应该尽量避免食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站将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2020-2022 花卉养殖知识.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7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