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2
果树类病害:油橄榄疮痂病
植物百科2022-03-26 12:21:58
病害分布
油橄榄疮痂病在四川、陕西、湖北、广西等省(区)的油橄榄种植点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病害危害
为害油橄榄(Olea europaea)的果实、嫩枝、叶片和幼芽等器官,是造成落果、枯梢的重要原因。
病害症状
在果实上,一般只有一个病斑,有时2~3个病斑。初期为水渍状褐色小点,多由果实顶端向下呈轮纹状逐渐扩大,暗褐色,病斑中心部分略下陷,稍硬,随后,当病斑布满全部或大部果面时,果实皱缩变干,成为黑褐色僵果。后期,在病斑上出现淡褐色颗粒状分生孢子盘。潮湿时,其上产生大量桔红色的分生孢子堆。嫩叶感病时,呈暗灰色,往往由叶尖,或叶缘向内扩展,并失去光泽。由主脉向叶面卷曲,变脆脱落而出现枯梢。老叶病斑呈黄褐色。病芽为暗灰色,容易萎缩干枯。
病害病原
原菌为盘长孢菌(Gloeosporiun olivarum Alm.)分生孢子盘为淡褐色,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梭形呈长椭圆形,大小15~24μm×4~6μm,在马铃薯培养基上产生菌落,初为红色,后产生桔红色的分生孢子堆,并转为粉红色或灰白色。产孢能力极强。分生孢子在水琼脂培养基上,25~28℃下经12小时,萌发率可达96.7%~100.0%。
病害发生规律
从油橄榄植株上越冬后残存的病枝和病叶,容易分离获得病原菌。分离菌在贝拉品种的新梢上喷雾接种,可出现疮痂病的典型症状,病梢率达100%,嫩叶发病率为53%~68%。气温16~18℃,相对湿度84%~95%时,病原菌潜育期为4~5天,发病周期5~7天。
存留在植株上的病枯枝和病叶,是翌年病害发生的初次侵染来源,嫩叶和果实的大量发病,是当年病害流行的再次侵染来源,病原菌侵入寄主的途径主要是皮孔、气孔等自然孔口。果实经擦伤接种后3天,即可出现病斑,且发病率高。
在四川,油橄榄疮痂病的周年有两个发病集中期:5月上旬,林间新梢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高峰期,春梢发病率可高达91%。7月下旬至9月中旬,病情不断下降。另一高峰期出现在9月下旬至10月,秋梢发病率又显著上升。一年内林间病枯梢率高峰期也有两次,6月初,6月中旬至7月上旬,枯梢率达70%左右,另一次为9月下旬至10月。
在周年中,果实发病期从8月下旬开始,9月至11月,病情不断增长,果病率达83.5%。当果实成熟变为紫红色时,最易感病。叶片感病率低于果实感病率。
油橄榄疮痂的发生和发展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春季和秋季两个集中发病期内,日平均温度在18~25℃之间,相对湿度为80%~90%,降雨频繁而集中。在适宜病害发生的温度条件下,降雨和相对湿度是促进病害发展的主要因素,雨水是病原菌在林间传播的主要媒介,高湿有利于分生孢子的产生,萌发和侵染过程。至夏季,气温上升,日平均气温在24~29℃,相对湿度仅为62%~82%,高温干旱对病害的蔓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病原菌还可通过插条,接穗和苗木等繁殖体进行远距离传播。
油橄榄各品种植株的抗病性存在较大差异,佛奥、米扎等小果型品种抗病,通常不发病,或发病较轻。大果型品种感病,贝拉品种的枯梢和果病尤为突出。
病害防治方法
在控制病害上,应加强营林技术措施。首先从改善立地条件、增强树势人手,以提高植株抗病力。秋、冬季节,结合植株的修剪工作,彻底清除病枯枝,减少次年初次侵染来源。必要时,根椐病情进行一次夏季修剪,以清除再次侵染来源。
其次,提前采收贝拉等感病的大果型品种,以避免大量发病,同时提供制作罐头,蜜饯之用。
再次,为了较长期控制病害,应选育抗病品种,繁育抗病苗木。
适时选用化学药剂或生物制剂。 真菌性疮痂病: 在发生期喷12.5%烯唑醇(如国光黑杀)3000倍液或50%多锰锌可湿粉(如国光英纳)400-600倍液。连续喷2-3次即可。 细菌性疮痂病:建议用农用链霉素等针对性药剂进行防治。
生物制剂庆丰霉素(100~150单位)对油橄榄疮痂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林间单株和小区试验中,连续喷施后,新梢病情基本得到控制,防治效果为49%~74%,果病也有减少。喷施庆丰霉素试验的油橄榄植株,新陈代谢活动较为旺盛,表现在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等方面。
油橄榄疮痂病在四川、陕西、湖北、广西等省(区)的油橄榄种植点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病害危害
为害油橄榄(Olea europaea)的果实、嫩枝、叶片和幼芽等器官,是造成落果、枯梢的重要原因。
病害症状
在果实上,一般只有一个病斑,有时2~3个病斑。初期为水渍状褐色小点,多由果实顶端向下呈轮纹状逐渐扩大,暗褐色,病斑中心部分略下陷,稍硬,随后,当病斑布满全部或大部果面时,果实皱缩变干,成为黑褐色僵果。后期,在病斑上出现淡褐色颗粒状分生孢子盘。潮湿时,其上产生大量桔红色的分生孢子堆。嫩叶感病时,呈暗灰色,往往由叶尖,或叶缘向内扩展,并失去光泽。由主脉向叶面卷曲,变脆脱落而出现枯梢。老叶病斑呈黄褐色。病芽为暗灰色,容易萎缩干枯。
病害病原
原菌为盘长孢菌(Gloeosporiun olivarum Alm.)分生孢子盘为淡褐色,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梭形呈长椭圆形,大小15~24μm×4~6μm,在马铃薯培养基上产生菌落,初为红色,后产生桔红色的分生孢子堆,并转为粉红色或灰白色。产孢能力极强。分生孢子在水琼脂培养基上,25~28℃下经12小时,萌发率可达96.7%~100.0%。
病害发生规律
从油橄榄植株上越冬后残存的病枝和病叶,容易分离获得病原菌。分离菌在贝拉品种的新梢上喷雾接种,可出现疮痂病的典型症状,病梢率达100%,嫩叶发病率为53%~68%。气温16~18℃,相对湿度84%~95%时,病原菌潜育期为4~5天,发病周期5~7天。
存留在植株上的病枯枝和病叶,是翌年病害发生的初次侵染来源,嫩叶和果实的大量发病,是当年病害流行的再次侵染来源,病原菌侵入寄主的途径主要是皮孔、气孔等自然孔口。果实经擦伤接种后3天,即可出现病斑,且发病率高。
在四川,油橄榄疮痂病的周年有两个发病集中期:5月上旬,林间新梢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高峰期,春梢发病率可高达91%。7月下旬至9月中旬,病情不断下降。另一高峰期出现在9月下旬至10月,秋梢发病率又显著上升。一年内林间病枯梢率高峰期也有两次,6月初,6月中旬至7月上旬,枯梢率达70%左右,另一次为9月下旬至10月。
在周年中,果实发病期从8月下旬开始,9月至11月,病情不断增长,果病率达83.5%。当果实成熟变为紫红色时,最易感病。叶片感病率低于果实感病率。
油橄榄疮痂的发生和发展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春季和秋季两个集中发病期内,日平均温度在18~25℃之间,相对湿度为80%~90%,降雨频繁而集中。在适宜病害发生的温度条件下,降雨和相对湿度是促进病害发展的主要因素,雨水是病原菌在林间传播的主要媒介,高湿有利于分生孢子的产生,萌发和侵染过程。至夏季,气温上升,日平均气温在24~29℃,相对湿度仅为62%~82%,高温干旱对病害的蔓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病原菌还可通过插条,接穗和苗木等繁殖体进行远距离传播。
油橄榄各品种植株的抗病性存在较大差异,佛奥、米扎等小果型品种抗病,通常不发病,或发病较轻。大果型品种感病,贝拉品种的枯梢和果病尤为突出。
病害防治方法
在控制病害上,应加强营林技术措施。首先从改善立地条件、增强树势人手,以提高植株抗病力。秋、冬季节,结合植株的修剪工作,彻底清除病枯枝,减少次年初次侵染来源。必要时,根椐病情进行一次夏季修剪,以清除再次侵染来源。
其次,提前采收贝拉等感病的大果型品种,以避免大量发病,同时提供制作罐头,蜜饯之用。
再次,为了较长期控制病害,应选育抗病品种,繁育抗病苗木。
适时选用化学药剂或生物制剂。 真菌性疮痂病: 在发生期喷12.5%烯唑醇(如国光黑杀)3000倍液或50%多锰锌可湿粉(如国光英纳)400-600倍液。连续喷2-3次即可。 细菌性疮痂病:建议用农用链霉素等针对性药剂进行防治。
生物制剂庆丰霉素(100~150单位)对油橄榄疮痂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林间单株和小区试验中,连续喷施后,新梢病情基本得到控制,防治效果为49%~74%,果病也有减少。喷施庆丰霉素试验的油橄榄植株,新陈代谢活动较为旺盛,表现在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等方面。
相关文章
- 详细阅读
- 地被类病害:天竺葵花叶病详细阅读
2022-04-13
- 地被类病害:瓜叶菊黄化病详细阅读
2022-04-12
- 地被类病害:香石竹白绢病详细阅读
2022-04-12
- 地被类病害:白花曼陀罗轮纹病详细阅读
2022-04-12
- 地被类病害:孔雀草茎枯病详细阅读
2022-04-12
- 地被类病害:一串红猝倒病详细阅读
2022-04-11
- 地被类病害:观赏凤梨焦腐病详细阅读
2022-04-11
- 地被类病害:龙胆草斑枯病详细阅读
2022-04-10
- 地被类病害:百日草黑斑病详细阅读
2022-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