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8
古代潜江人的花卉情结
潜江人自古就有爱花、赏花、种花的传统习惯。
谨以明清士人为证。明潜江人朱孔昭(字晦之,号默石子,明永嘉候朱亮祖八世孙,其先辈从钟祥显陵徙居潜江),曾两赴当时著名的东林书院讲学,可见是学识深厚之人。他种田养母,极尽孝道。庭植紫薇,一本八干,开花时蔚蔚若紫霞,故称所居的躬耕处为紫霞庄。紫薇枝干都是“二十丈许”,中间可放置桌几,“七八人环坐”吟诗,堪称人在花中的奇观。明末柴恪(字慎庵)在城西构寤言亭,沔阳(今仙桃)人费国聘为柴恪两子所作《秋夜集·柴如卿、吉卿两文学园亭诗》,多见“花踪”:“树连枫岸回,花近竹房幽”、“不须留下榻,来就菊花丛”、“竹共儿孙长,花连跗萼红”,花团锦簇,更添亭台美景之胜。费国聘又为柴恪次子柴一德(字吉卿,又作吉民)作《濠上行》,称其“背郭诛茅水一方,浇花灌药何徜徉”。推许柴一德不羡名利,种花植药自娱而逍遥物外的旷达胸怀。清道光举人吴述洵(字竹居),倚县城筑屋数间,叠石为山,因种有数株桂树,命名“丛桂山房”。“花木争妍”,“高低掩映,风景怡人”,主人于月圆之夜与友人坐花前叙谈,深感神清气爽!
清康熙早年间潜江知县王又旦在《梅花亭歌》诗中咏及“里中胜迹”——“北郭莲花南郭梅”。潜江的湖泊池塘星罗棋布,荷景随处可见:明朝初叶,江西泰和人曾恺任潜江教谕时,写《南浦荷香》诗,盛赞绿荷清香美景;明代潜江人郭宗卿(曾任太守)在县城西北建园林式别墅万元书屋,晚明“*三袁”之一袁中郎、晚清潜江人郭美彦均为其中多处景观赋诗,郭美彦《莲花池》:“满池种荷花,红妆照绿水。白鹭不惊人,立在荷花里。”;明末黄冈举人冯云傅,康熙四年始任潜江教谕四年,他写了《南浦观莲》:“暗香不渡野云奢,一月风清柳半斜。未许尘心观色界,西池自在白连花。”清嘉庆潜江举人宁熙朝诗中荷景更多:“觅凉步鹤池,荷芰匝幽岸”(《白鹤池纳凉》);“荷已小开清气送,池平长纳夕阳流”(《初夏游白鹤楼》);“荷叶荷花匝水滨,石桥月划一钩银。不须更酌荷筒酒,只嗅荷香已醉人。”(《大通桥夜坐》)。
城南外的谩园,是明末崇祯贡士郭铗所建的别墅,园中带水设桥,建有四面阁、香雨楼,远近环古梅百余株,谩园中的梅花亭子,就引得包括知县王又旦在内的文人雅士们频频观赏。王又旦、陕西三原诗人孙枝蔚、潜江贡士朱士尊及其子朱载震等均留下题写梅花亭子景观的诗篇。民间妇女同样热爱梅花。清顺治潜江进士莫与先(字大岸),晚年作《吾生篇》长诗,自述生平,谈及其耄耋之年的母亲:“老母颇爱梅,一嗅发愉色。”看来,爱花,不分雅士、平民,皆有怡情益寿的作用。
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9年),潜江县令朱轼(字文端,后为康、雍、乾三朝元老,乾隆帝师)勤施善政、振兴文教,政暇“栽花满县”,又在县衙内种桃花,“花开时落红如雨”。县署花厅后筑亭命名“红雨亭”。光绪末年,潜江人辟其旧址为植物园,种杨柳桑榆,筑草亭其中,仍以红雨亭称之。大概是追思朱轼当年的善政遗风吧。
潜江有史可查的种花高手,要算清顺治贡士朱士尊(字石户)。他晚年在县东南四十里东浦之东辟建宜庄,自号宜庄花农、花农老人,以种花为事。很多文人雅士前来游览并留诗。潜江人李士儒《宜庄杏花》有句云:“池塘柳叶已浮绿,庭院杏花初绽红。”莫与先和朱士尊是好友,距宜庄不远,且为儿女姻亲,《宜庄》有诗句:“激流植其援,列卉如庄士。”沿河树木是园林的护卫,排列的花卉犹如宜庄的士人。据莫与先所作《宜庄花农传》,朱士尊伺弄花圃,技艺精湛不凡。视根茎能分辨美丑,观蓓蕾能判断衰荣。有人精心向他学习,还是达不到他那样精深的造诣。种植者得到好花,往往请朱士尊鉴别。朱士尊一到花前,则亲手剪枝灌溉培土,不辞劳苦。过不了几天,萎残者复苏,蔫缩者舒展。主人大为叹服,多取珍爱花卉相赠。朱士尊长子朱载震(字悔人),入国子监,考取正黄旗教习,与当朝名士宋荦(字牧仲,商丘人)为忘年之交。朱载震南归时,绕道五六百里到商丘,得奇花数种及珍稀牡丹黄绿诸色,不惜雇车费用,经淮泗,渡汉江而归。朱士尊一见,欣喜异常,速招莫与先等二三好友酬唱咏花诗作。丽花争艳的宜庄,遂得牡丹为花中之冠。朱士尊经营宜庄近二十年,著书十余种,多经世致用之学。《编柳堂全集》由宋荦鉴定,其中不乏关于种花的独到心得、宝贵经验和相关诗作,惜其散逸无考。
以卖花为生的潜江人,清代有位清贫文士王启远,字公逸,号东岸居人,不求闻达,寡交游,擅长文章词赋,居洛江(注:此河今已不存)之滨,卖花鬻文为生。其诗《幽赏园》:“雨过花添,轻艳霜惊。叶著初红,胜地名流。佳会清歌,雅课雄风。”可见志趣高雅。一天晨起,在桌上书《辞世诗》:“浩气归虚无,悠然脱世情。寸心对上帝,清苦一平生。”趺坐而逝。生也自安清贫,死也超然洒脱,可见不是一位俗气的卖花人。
潜江的私家花圃,也多见于地方文献。清代潜江人郭唐臣,字戴尧,性隐逸,建别墅名“柏邻”,栽花植竹,日吟咏其中,工医术,道光年间救活瘟疫病人甚众。去世时高龄九十六岁。清咸丰年间莫惶远家的花园,闻名地方。同乡宁光坤(诗人宁熙朝长子)有十七联诗作《秋日访莫氏花圃,适惶远以在集见示》,其中首二联:“邑人艳说莫家楼,园林花木自悠悠。随时风月艺清游,不复知有人间秋。”可见花园美景带给游客的欢愉之情了。
如今,潜江大大小小的花圃“遍地开花”,比如城西“318国道”边的“袁桥花卉盆景基地”,颇具规模;城镇的花店更如雨后春笋,鲜花,做为人们表达亲情、友情、爱情的馈赠,致以诚意、祝福、庆贺的礼品,以不可替代的魅力融入现代潜江人的生活;阳台、楼前比比皆是的花盆,更说明种花怡情、涵养品格,已成为潜江人美化生活的一道亮丽风景。(来源:新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