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百科 > 植物知识 > 期待一个真实的中国生态系统

期待一个真实的中国生态系统

植物百科2022-03-18 22:27:48
期待一个真实的中国生态系统

    如何客观评估过去30年我国生态系统的变化?如何公正评价过去30年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利弊得失和经验教训?又有什么启示能使我们今后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呢?

    时代呼唤生态系统评估

    前不久,国家环保总局首次对外发布的《中国生态保护》报告坦承:我国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仍未有效遏制,六成以上国土生态环境脆弱。

    生态环境问题又一次凸现在人们面前。

    “过去30年生态与环境政策的失误或无为,也是导致全国范围的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一位研究人员表示。

    那么,究竟如何客观评估过去30年我国生态系统的变化?如何公正评价过去30年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利弊得失和经验教训?又有什么启示能使我们今后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呢?

    “回答这些问题,就是要给中国生态系统 把脉’,准确判断生态系统的退化状况,这是生态系统评估的基本任务。”有研究人员表示。

    “生态系统评估势在必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刘纪远对《科学时报》表示,“我国生态系统正在持续退化,其中一些退化是不可逆转的。哪些退化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哪些是自然因素造成的?对于哪些退化我们可以加以控制?又有那些退化我们无法控制?现在*花了大笔的钱进行生态保护与修复,效果怎么样?要不要继续投?在哪儿投?这些问题老百姓和*都很关心,都需要通过生态系统评估来作出客观、公正的回答。”

    在生态学界看来,生态系统评估是联系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决策的关键环节。生态系统评估的目的就是为了全面认识生态系统的现状与变化趋势,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决策者和公众提供生态信息,以消除或减少生态系统管理的不科学性。

    “要维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只有通过客观的生态系统评估。也只有通过客观的生态系统评估,才知道生态状况是恶化了还是好转了,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治理与保护也就有了科学依据。而如果说自然生态系统需要评估,那么人工生态系统更需要评估。”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孙鸿烈院士在接受采访时对《科学时报》记者表示。他在南方红黄壤地区考察时发现,结构单一的人工纯林不仅没有多少好的生态效益,反而会带来诸如水土流失、土壤酸化、土壤肥力下降等诸多负面的生态影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于秀波认真研究了国家环保总局历年发布的《中国环境质量报告》,明显感到生态与环境信息的不对等。环境方面的信息详尽,而生态方面的信息简约,没有图表和翔实的数据做支撑,也没有落实到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例如对1985年以来的森林、淡水、农田等生态系统的变化只用了“扭转了恶化的趋势”等这类简单的定性文字描述。“国家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生态系统评估的国家需求很迫切,希望做这项工作的科技人员也很多,问题是如何启动?如何组织?这些问题尚没有解决。”

    生态系统评估的国际经验

    “如果没有充分的科学信息,就无法拟定有效的环境政策。目前,虽然我们已经在许多领域获取大量数据和信息,但我们所具备的知识仍然不足以支持决策。到目前为止,我们尚没有实施针对全球主要生态系统的综合性评估计划。”面对全球范围内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福利和经济发展日益加剧的冲击,2000年4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在联合国大会上表示了这样的遗憾。

    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以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为核心,有来自全球95个国家的1300多位科学家参加,它首次在全球尺度上系统、全面地揭示了各类生态系统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未来变化的情景和应采取的对策,从2005年3月30日开始正式陆续发布其评估报告,对国际社会和许多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西部生态系统综合评估是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采用系统模拟和地球信息科学方法体系,对中国西部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的现状、演变规律和未来情景进行了全面评估。作为千年生态系统评估项目理事会成员,中国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评价说:“通过综合集成有关数据和研究成果,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数据基础、分析工具和决策支持能力,增强了对西部生态系统进行连续滚动评估的能力,为中国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系统保护、管理与生态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具体负责这个项目的刘纪远把参与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的过程看作一个学习过程。他说,“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的研究思路、方法、结论等对我国生态系统评估与管理将产生重大影响。”

    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对中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但并不是生态系统评估的唯一模式。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对《科学时报》记者介绍说,近年来,美国科学界组织了150名科学家,利用103项生态指标,对美国农田、森林、草地、淡水、城区和海洋等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进行了全面评估,并于2003年正式发布了第一份美国《国家生态系统状况报告》,为引导*和公众对生态系统的认识发挥了巨大作用。美国对生态系统状况的评估已进入规范化阶段。“报告比较好的一点是所有结论都有准确的数据支持,并注明来源,即使有些数据暂时没有,也用 空白’的方式明确注明,以便以后填平补齐。”

    无独有偶,澳大利亚环境部也实现了国家生态状况评估的规范化,并于1996年发布了第一份评估报告,2001年发布了第二份评估报告,今年年底前将发布第三份评估报告。

    总部设在荷兰的环保机构湿地国际已在世界许多国家进行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经济评估,对中国生态系统评估的进展非常关注,很愿意把他们的成果和经验与中国同行分享。湿地国际中国项目办公室副主任张晓红对《科学时报》记者表示,生态系统评估最重要的是开端,技术上的难题不是大问题,可以一边做一边探索,有很多国际经验可以借鉴。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提供技术支持

    在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就开始建立生态科学领域的野外站,在全国各地开展相关观测、试验和示范推广等科学研究工作。为了加强这些生态站的综合研究能力,进一步确立生态系统研究目标,并组织联网研究,形成合力,1988年中国科学院决定组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由29个生态站组成,目前已经增加到36个生态站。2005年在科技部领导和组织下,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也已开始组建,目前共由分布于我国不同生态区、代表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包括CERN在内的53个生态站组成,分别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和教育部等,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该网络的综合研究中心由CERN的综合研究中心负责建设和运行,挂靠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国家生态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专家组组长孙鸿烈院士表示,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在生态系统评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生态站具有长期、连续、动态的基础数据积累,能够很好地反映生态站建站以来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二是生态站大都在所在生态区开展了生态系统优化管理模式的研究与示范,对建立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优化模式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是开展全国生态系统评估的重要技术支撑。

    孙鸿烈说,一个生态系统是在动态变化的,随时在与土壤、大气间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通过一般的调查只能知道瞬间的情况,不知道明天、明年的情况。而通过生态站的长期系统持续观测,就可以作出长期的动态判断,捕捉到变化信息,才能知道生态系统是向好的方面还是向坏的方面发展,才能判断人工措施的效果到底怎么样。“基础数据非常重要,没有它们只能是概念性的、定性的判断。”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局长傅伯杰表示,CERN的科学思想和设计理念在国际上都是领先的,英美等国家一开始都是单站的研究,并没有考虑到网络化。CERN的设计不仅重视单站的观测、实验研究、示范,而且重视同一生态系统类型在不同驱动力作用下的变化,以及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在区域尺度上的综合特征。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不仅有系列的观测数据,有长期生态系统变化的研究成果,而且还有一大批长期从事生态系统研究、了解全国各地生态系统变化过程的技术人员和科学家,他们是开展中国生态系统评估的宝贵资源。

    生态系统评估正在进行

    国务院2006年1月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已经明确列出了生态系统评估的内容,把生态脆弱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重建列为全国62个优先主题之一,明确提出了构建生态系统功能综合评估和技术评价体系的任务。

    在《中国科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40个科技战略重点之一的“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研究”中,明确提出要开展我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评估,即“研究不同类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技术与模式,建设试验示范区。研究我国生态系统过程及变化趋势,发展生态价值化理论与绿色核算技术,开展我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评估。研究重大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防控对策。”

    江西省山江湖办公室副主任鄢帮有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随着人们对生态系统变化认识的提高,随着一些先进理念的引进,随着国家生态保护力度的增加,他们也认识到生态系统评估对江西、对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的重要性,已经做了一些基础性工作,正着手筹建一些综合实验观测站和观测点,对生态过程进行长期定位观测与研究。“对此,江西省*与包括技术合作方中国科学院在内的相关研究所等都非常重视。通过评估,对鄱阳湖流域将有更多的了解,对如何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之间关系将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在5月份,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科学委员会秘书处、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等共同举办了中国生态大讲堂春季研讨会,以“交流与研讨生态系统评估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方法”为议题展开。通过广泛深入地讨论,对我国生态系统评估目的、思路和方法等形成了广泛的共识。

    国家气象中心农业与生态气象室的科研人员也参加了这个研讨会。在后来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该室副主任毛留喜表示,生态与农业气象室刚刚由农业气象室改过来,也将开展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方面的工作。通过参加这个研讨会,“明确了当前生态系统评估的现实性与重要性,全面了解了生态系统评估的前沿、热点与难点问题,对进一步认识农业与生态气象业务服务的必要性以及开拓业务服务的思路将大有裨益”。

    刘纪远对《科学时报》记者介绍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遥感等空间信息获取与分析手段逐渐普及,加之各区域生态与环境退化日益严重,国内生态监测和评估工作日益受到各主管部门的重视,有关部门生态监测与评估工作有不少成效。

    刘纪远设想的生态系统评估的目标是:每五年提供一份我国的《国家生态系统状况报告》,科学评价前5年生态系统状况及其变化,客观分析各类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的生态效益,预测未来5年生态系统变化的趋势,为国家制订五年计划纲要提供决策支持,为国家生态保护与修复计划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生态系统评估还将建立和完善全国生态监测与评估数据平台,为《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提供每年更新的生态数据与系统支撑。近期重点是以流域和省区为单元开展生态系统综合评估,拟选择江西省鄱阳湖流域、青海省三江源和甘肃省黄土高原地区作为试验示范区,完成驱动机制研究,提高决策支持的针对性。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综合研究中心主任于贵瑞在采访中对《科学时报》记者表示,生态系统评估的最大作用是“摸家底、找问题、出思路”。从生态学研究到管理决策的过程,相当于医生在把脉,不仅要把诊断的结论告诉患者,还要“对症下药”,开出处方来。现在有关专家正在做生态系统评估的前期工作,包括理论框架、基础数据整编、方法论研究、评估指标体系等,积极推动这项工作并发挥积极作用。

    “我们综合研究中心刚刚招收了几位博士后,来充实做这项工作的研究力量。利用已有积累和生态站的长期观测,计划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对中国农田、森林、草地、湿地、荒漠等生态系统进行专题评估,给出一些令人信服的说法。”于贵瑞说。

    迫切需要国家层次的行动予以引领

    “在目前的国家规划中,生态治理的思路还没有理清楚。生态系统监测也是你做你的、我做我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架构,各部门各自为战,没办法统一协调。”一位研究人员表示。

    “目前已经到了一个阶段,应该从全国层次给予引导。应有比较大的项目在全国层面加以部署。”李文华对《科学时报》记者表示。他一直在积极促进生态系统评估和生态补偿方面的工作。

    “许多单位和地方都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并已取得不少经验和资料,但大家采用的指标不尽相同,同一指标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计算和统计结果相差很大。由于缺少科学的顶层设计,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很难进行有效的对比,使得成果汇总非常困难,即使勉强汇总,其可信度、精确度都是问题,不确定性太大,也造成重复和不规范,带来浪费。目前我国的生态退化问题很大,在全国层面应该有计划,有好的协调机制,而且要能长期坚持做下去。”李文华说。

    “同时在方法上也应有原则性的指导,在区域布局上应有统一的想法,在科研经费投入上要有长期的支持,这样才能把握生态系统的连续变化,为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由于各个部门业务范畴的分割,目前中国生态系统监测、评估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完整框架尚未形成,刘纪远认为这会影响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所确定的“构建生态系统功能综合评估及技术评价体系”目标的实现。

    现阶段,不同部门的研究者做了许多很好的研究工作,但大多是零散的,形成不了对国家层面问题的宏观把握,评估结果也有局限性,甚至互相矛盾,*决策很难采用。同时,不同尺度的生态系统评估所要考虑的问题和工作思路是不同的,服务对象也不一样。于贵瑞说,在国家尺度上对生态系统评估能够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有*赋予的权威性,能更好地整合不同部门的数据资源、人力资源,既便于操作,也有利于部门间的协调。

    在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的网络化建设与管理上,我国已经处于国际先进行列 ,同时在研究设备、研究手段和研究条件上,我国也正逐步与国际接轨,开展国家层面的生态系统评估的条件已经成熟。李文华认为我国应当在总体框架的支持下,在科学、系统、实用的前提下,注重整体协调性和连续性,加强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的总体设计与规划。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站将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2020-2022 花卉养殖知识.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7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