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1
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专家观点汇总
在武汉召开的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上,我国城市森林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城市森林?低碳城市?两型社会”的主题,就发展城市森林和建设低碳生活环境进行深入探讨。在演讲中,他们畅谈了建设城市森林、打造低碳城市的理念与思路、对策与建议。
打造低碳城市 大有可为
专家们在演讲中说,发展城市森林、打造低碳城市,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是调整产业结构的有力举措,是消除个人碳足迹的有效途径。
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盛炜彤介绍说,森林能够改善小气候,夏天防暑降温,冬天防寒保暖。森林能够固碳贮碳,是一个巨大的碳库,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将碳贮存在木材和土壤中。木材可以代替石化燃料,可以代替钢、水泥、铝等高能耗材料,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和能耗。在当前难以有效减少能耗和排放的情况下,发挥森林的“碳汇”作用,能够拓展城市生态环境容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蒋有绪说,大规模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加强森林管理,可以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增加森林碳汇能力。森林的吸碳减排作用巨大,效果明显,是工业直接减排所不可比拟的。城市森林植被所增加的碳汇,可以抵消其工业生产和社会消费排放碳总量中的相当一大部分。盛炜彤认为,我国许多城市在近郊或远郊有大面积丘陵山地的森林,这部分森林面积大,森林生长量和碳汇能力的潜力也很大,对于发展城市低碳潜力巨大。
蒋有绪认为,发展城市森林应当作为低碳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建议,有条件(水热条件等)的城市和地区不妨把发展城市森林作为首先的目标,然后再创建低碳城市。当然没有条件建设城市森林的,也不必勉强。他还建议,低碳城市(社区、示范区)应当建立申报、评审和建成的制度与标准指标体系,增加森林增汇的指标,把绿化和森林建设列入指标体系。
发展城市森林 势在必行
专家们在演讲中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广大人民群众对绿色的需求日益强烈,城市森林建设已经成为现代林业建设的新领域。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说,森林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森林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各种产品,而且在维系生命支持系统和环境的动态平衡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包括产品功能、调节功能、文化功能和支持功能。我国开展了大量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国家林业局也已于2008年发布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标准。依据这个标准的计算表明,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的服务价值在10万亿元左右。
城市森林建设 科学务实
李文华认为,发展城市森林,有助于解决城市环境问题、提高城市竞争力,有助于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群众生态环境意识,有助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与会专家在演讲中谈到一个共识,即城市森林建设贵在坚持、持之以恒。 李文华认为,要因地制宜推进城市森林建设,不能千篇一律。要重视农林复合经营,发展循环经济,探索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途径。
在谈到城市森林结构时,盛炜彤说,多层结构的森林生态效果好,生物多样性高,景观更丰富。乔灌草多层结构的绿地能够有效地增大绿色空间,增加单位绿量,其降温增湿效果和固碳能力远高于灌草结构与草坪结构的绿地。他建议,在城市森林中要注重培育多层结构的森林,合理配置植物,增加乔木树种及比例。同时,要注重城市森林经营,提高森林生长量,提高森林碳汇功能。针对不少城市仍然存在不少荒山荒地和需要退耕还林的实际,盛炜彤建议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加强荒山荒地造林和退耕还林,防止林地流失。
同济大学教授刘滨谊说,我们的城市园林绿化从传统的追求景观、形态到追求“活动使用”、“环境生态”、“景观形象”的三位一体,追求绿地的综合质量,从多个专项做起,科学务实。至于远期目标,要有百年的眼光。我们要分三步走:第一,规划非常重要,我们目前正处于这个时期。比如像武汉,武汉创建森林城市,我觉得非常成功的一点,就是进行了规划,而且这个规划可以管50年甚至100年。第二,构建绿化网络,不仅仅是规划,还要建设,一步一步去实现。第三,网络有了,绿地有了足够的空间范围,格局也合理,才会走向第三步,就是生物多样性才会丰富起来,绿地森林功能才会发挥出来,最终实现生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