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4
一朵桂花的产业融合探索
地里正有大量桂花苗木待售,这为何会是一个好消息?
原来,在近几年桂花树市场低迷的情况下,祝鸣川已开始尝试跳出单一的苗木种植出售,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延伸,将桂花加工成多种产品,将桂花园林打造成可供游人休闲观光的景点。
成都桂乐生态园林有限公司总经理邬晶,与祝鸣川是“同道中人”,“我们也在尝试做桂花休闲旅游。”
不过,这场“远行”才刚刚开始。
市场起伏倒逼转型发展
与全国形势一致,温江的桂花树市场还在持续低迷中。
作为全国重要的苗木基地之一,温江拥有1万余公顷苗木,而桂花树的种植面积占了近三分之一。今年的温江桂花市场上,树径6厘米-12厘米的小规格苗木销售尤为艰难。
按照生长年限推算,这些桂花苗木基本上是在2009年前后栽种的。祝鸣川回忆说,这个时间刚好是桂花树价格曲线的顶峰时段,很多人“追涨”大规模种植。
15年前就在温江种植桂花树的王燕,对这样的情况并不陌生,“这种价格波动已经不是第一次。2005年之前也有一次大的跟风,结果2005年的时候,桂花树的价格下跌得很多。”
祝鸣川庆幸自己那时没有“跟着大家走”,而是采取差异化战略,“避开了当时很火热的高杆速生金桂,选种了金桂球,所以现在受到的冲击要相对小一些。”
不过,仍有因素无法掌控。祝鸣川的土地是从当地农户手中流转来的。“5年前,租来的价格是2000元/亩,今年已经上涨至3600元/亩。”土地成本上涨的同时,桂花树的价值却在走低,这让他不得不做更多思考,“必须想办法,从这块土地上获得更多价值。”
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市场的起起伏伏,让更多桂花种植户开始明白这个道理。一些种植户踏上了转型之路。
把桂花变成多种产品
刚说要介绍自己的转型,祝鸣川却转身进了办公室。不一会,他又走出来,手里捧着一堆“产品”:桂花糖、桂花酒、桂花茶、桂花香水、桂花香包……
这几年,祝鸣川前前后后尝试了十几种桂花延伸产品,不久前,他还跟朋友研发成功了一款桂花啤酒。
这些产品中,反响最好的是桂花酒:去年8月桂花盛开时,祝鸣川将收集到的部分桂花,制作成了2000多瓶白酒,还没到年底就销售一空。今年已经有不少人开始向他订桂花酒。
另一位转型者王燕,把目光聚焦在了女性身上,打算从桂花中提炼精油,开发桂花面膜产品,目前已有产品面市。
不过,相较于第二产业的转变,祝鸣川更希望能在第三产业上有所作为,“我想建立桂花博览园,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他正计划着,把自己现在的桂花基地进行一番改造,走“休闲观光”的路子,目前修改方案已经完成,“最近天气太热,不适合桂花树的移栽,所以还没有正式动工。”
而依托桂花树发展第三产业的这趟“车”,邬晶搭得更早。2009年,她就尝试做桂花观光旅游,将自己的桂花园林向游人开放。但最初的尝试并不成功,因为桂花品种太过单一,季节性太强。
如今,邬晶决定走多元化道路,在自己的桂花园林里,搭配了不少其他的花卉苗木,让游客能够获得更多体验。
以市场为导向探路融合发展
不过,对于这些苗木种植户来说,从单纯熟悉的苗木销售,向与第二、三产业融合,并不容易。
尽管祝鸣川的桂花酒市场反响良好,但只是在“朋友圈”里口口相传,没法走上真正的市场化道路。“我们把这酒拿去相关*部门进行检测,但因为这种产品是新兴事物,检测机构找不到相关的检测标准和依据,所以我们还拿不到食品方面的有关认证,也就不能在市场上流通。”为了拿到“准生证”,祝鸣川一直在奔走。
在邬晶看来,桂花产品的开发难度系数并不高,难的是桂花收集,“靠人工一朵朵地收集到的桂花,才是最有营养和价值的,而且桂花的花期不长,加上天气因素,收集的难度就更高了。”
在第三产业上的探索同样面临一些问题——由于土地性质问题,桂花种植基地上不能搭建类似餐厅、住宿等永久性建筑物,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观光旅游的发展。
尽管遭遇了很多困难,但在成都的桂花种植圈内,祝鸣川、邬晶一类桂花种植大户的转型尝试备受关注。“桂花产业转型是趋势,但转型初期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投入,一般的小户玩不转。”郫县大川桂花专业合作社社员查文元就是关注者之一,时不时就会与祝鸣川联系,询问桂花二三产业的最新进展。
相关文章
- 详细阅读
- 一朵桂花的产业融合探索详细阅读
202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