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datas/wwwroot/jiajiahui/core/caches/caches_template/13/common/header.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s/wwwroot/jiajiahui/core/libraries/classes/template_cache.class.php on line 55

Warning: chmod(): Operation not permitted in /datas/wwwroot/jiajiahui/core/libraries/classes/template_cache.class.php on line 56
首页 > 植物诊疗 > 辣椒病虫害的类型及防治 辣椒病害防治方法有哪些

辣椒病虫害的类型及防治 辣椒病害防治方法有哪些

植物诊疗2022-03-08 12:13:27

辣椒,别名:牛角椒、长辣椒、菜椒、灯笼椒,拉丁文名:Capsicum annuum L.,为木兰纲、茄科、辣椒属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近无毛或微生柔毛,分枝稍之字形折曲。叶互生,枝顶端节不伸长而成双生或簇生状,矩圆状卵形、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全缘,顶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狭楔形。

辣椒病害防治法

① 症状:根、茎、叶和果实可能受损。幼苗被感染,茎基被浸透腐烂,很快死亡。成株多从茎基部侵入,病斑浸水呈深绿色,然后变为褐色,稍凹陷,表皮下皮层变为深褐色。茎的任何部分都可能被感染,病斑经常在茎周围扩展,上部组织迅速枯萎死亡。叶片纸质,浅棕色,开裂和落叶;当湿度较高时,病灶表面出现白色霉菌。茎部病原菌可通过果实茎部进入果实,形成深绿色、浸水性的病斑,顶部有白色霉菌,枝条软腐后呈褐色、干燥。

②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作物轮作;花椒与十字花科、豆科或洋葱、大蒜类蔬菜轮作3年以上;加强管理。采用无病土育苗,高垄栽培,地膜覆盖,防止田间积水,及时清除杂草和病株;化学控制。在发病初期,可采用枫恰根保10g+配合灌水进行防根。喷施间隔7~10天,连续2~3次。

辣椒炭疽病

① 症状:叶片被病害侵染,最初褪绿,水泡斑,逐渐变褐,中间呈浅灰色,病斑上有小黑斑。柄有时受伤,棕色,有点和不规则,干燥时干燥和开裂。果实破损时,出现黄褐色圆形斑点或不规则斑点,斑点表面呈凸起的同心圆环状,并有许多黑斑。潮湿时,病斑表面会溢出红色粘稠物质。果实上的病斑易干缩,有的甚至折断。

② 防治方法:种子处理。种子先在冷水中浸泡1-2小时,然后在55℃下浸泡℃ 温水10分钟,然后用冷水冷却发芽播种。种子也可先用冷水浸泡10-12小时,再用1%硫酸铜浸泡5分钟,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次浸泡1小时,再用植物灰或少量石灰中和后播种。加强现场管理。为避免高温高湿,要注意排水,及时清除病叶、病果和残茬,对不同种蔬菜实行2-3年轮作。

化学控制。在发病初期,70%甲基托布汀可湿性粉剂600-800倍,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或1:1:200倍波尔多溶液,每7-10天喷2-3次。

辣椒枯萎病

① 症状:苗期初茎基部出现浸水状病害斑,迅速向上发育,并变为黄褐色,病害部位脱水后幼嫩茎缩窄,或变线形,造成苗期萎蔫,倒伏时子叶尚未调整萎蔫,崩塌病的发生沿面逐片进行,发展迅速,常造成苗木死亡。

② 防治措施:选择抗病品种。可选用五叶茄子、七叶茄子、紫圆茄子、灯泡红、南京紫茄子、竹丝;苗床土的处理:播种时,将苗床浇水一次,每平方米掺入9-10克40%的五氯硝基苯,加细干土40公斤,以1/3为基,播种2/3后覆盖;化学防治:苗圃大棚、室内温湿度适宜时,易发生病害。发病前,每隔7-8天喷一次药,直到真叶长出来,嫩茎被木塞住。你可以选择霍家的喷水器。

辣椒根腐病

① 症状:辣椒种植后经常发生根腐病。发病初期,病株的枝叶特别是顶叶轻微萎蔫,傍晚至次日早晨恢复正常。经过几天的反复症状,所有的叶子都枯萎了,但叶子仍然是绿色的。病株的根状茎和根皮层呈浅褐色和深褐色,腐烂,易剥落,木质部外露;茎横切时维管束变褐色,茎湿时可见白色至粉红色的霉菌层。

② 控制方法:轮作。与大白菜、大白菜、大蒜、葱等作物轮作5年以上;应消除原发感染源。一般来说,辣椒幼苗应该由自己培育。如果需要购买苗木,千万不要在疫区购买,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因购买苗木引起的辣椒根腐病蔓延;科学管理,防止积水。在整地的一端挖排水沟;采用垄栽法,使垄宽90cm,一行两行,既有利于早收垄,又有利于通风、采光和田间管理;为防止人为管理造成辣椒根系伤害,应使用全分解有机肥,中后期追肥,浇水时用配制好的复肥母液浇灌,或沿垄撒后浇水;病害植物的治疗。如果发现一种或多种植物中午萎蔫,晚上恢复,应立即将其移开,带出田间焚烧,然后用掺石灰的土掩埋;加强栽培管理。据调查,同一小区高垄栽培的病害较低垄栽培轻,覆膜时病害较轻。因此,建议菜农应在高垄种植,并用地膜覆盖。不漫灌,有条件可进行滴灌,保持土壤半干半湿,并及时增加磷钾肥的施用,增强抗病能力;化学控制。根用900倍抗枯灵可湿性粉剂或300倍海美舒唑可湿性粉剂浸泡10~15min;慢播后,用香农4号800倍可湿性粉剂和强生根剂,每7~10d逐根浇灌辣椒3~4次(3) 种植后浇水时,应在田间加水加入硫酸铜,每亩用量为1.5-2公斤,可降低病害发生率;发病初期,可用枫恰根宝10g+伴侣喷施或浇灌根系,每10天左右一次,连续2-3次,采果前3天应停药。

茄丝核菌

① 症状:苗木出土后稍大。幼苗茎基部出现椭圆形褐斑,逐渐凹陷,并向四周延伸,最后在茎基部周围出现,导致病部萎缩干燥。病苗开始萎蔫,然后逐渐死亡。病苗大多直立不倒,故称为立枯丝核菌。湿度高时,病变部位常长稀疏的浅棕色蛛网膜霉菌。

② 防治措施:苗床和苗床管理与防除病害相同;除五代合剂外,五福合剂(1∶ 1五氯硝基苯和福美双的混合物也可用于床土消毒;苗期喷施枫七多宝能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病性;一旦苗床出现病害,冯察根证实可以用水进行化学防治。

辣椒病毒病

① 症状:辣椒病毒病主要为花叶病。多发生在顶叶,症状为花叶病、黄化、卷曲;植株萎缩变小,或严重时果实出现条裂。当多种病毒同时侵染时,叶片和果实出现条纹和黑褐色条纹症状。严重时整株落叶,严重阻碍了辣椒的光合作用;有时个别植株出现异常叶片症状,新叶不伸长呈针状,植株生长缓慢或“疯长”,顶部变黑坏死。

② 防治方法:种子处理。播种前可先用水浸种3~4小时,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3~4小时或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分钟;预防疾病是第一步。气温升高后,棚内经常出现粉虱和蚜虫。要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通过覆盖蚊帐和使用杀虫剂杀虫,可以在现场阶段控制害虫。防虫网目数必须大于60目,杀虫剂应为接触杀灭内吸式;注意喷雾要严密周到。改善生长环境:通过调节温度、光照和合理的水肥供应,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增强植物的抗病毒能力。化学防治:病毒或植物病害可采用1000倍预防。病毒A连续喷洒三次,每5-7天一次。

辣椒害虫

蚜虫、茶黄螨、棉铃虫和蜘蛛螨是辣椒的主要害虫。

(1) 蚜虫。防治措施:在防治蚜虫方面,首先是清除田间四旁杂草,减少蚜虫的寄主植物。二是在移栽前2-3天对蚜虫进行防治,防止蚜虫进入田间。三是与其他作物间作套种,可为害虫天敌提供栖息地,实现害虫自然防治,减少田间用药。第四,当害虫数量较大时,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90%敌百虫晶体1500倍等高效低毒农药。

(2) 茶黄螨。防治措施:由于茶黄螨嫩度强,主要分布在作物顶芽的嫩梢,生长初期,为害最严重,因此用药应重点放在这些幼嫩部位。可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15%吡哆酮乳油3000倍、50%四螨悬浮液5000倍、三氯杀螨20%乳油1000-1500倍、73%克霉胺乳油2000-3000倍、50%螨乳油1000-2000倍、贝乐巴25%可湿性粉剂1500倍。

(3) 棉铃虫。控制措施:1。冬季栽培和冬季灌水可消除越冬蛹;② 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能被黑光诱导;③ 在番茄田设置诱捕器,用长效性引诱剂诱杀雄蛾,干扰自然交配,降低种群数量;④ 产卵期可释放赤眼蜂,每公顷赤眼蜂15-30万只,每5天3-5次,寄生率可维持在80%左右;⑤ 当每百株虫卵数达到20-30粒时,应开始用药。如果每百株幼虫数超过5只,应继续用药。一般情况下,当番茄的第一个绿色果实长到鸡蛋大小时,应每周处理一次,每次3-4次。16000IU(国际单位)/mg Bt可湿性粉剂每公顷可喷施0.75~1.5kg,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或0.3%印楝素乳剂每公顷可喷施0.75~1.5kg,可防治有害天敌,不污染环境。应作为首选的生物防治方法。化学药剂可选择为昆虫生长调节剂、除虫脲25%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毒死蜱20%悬浮液2000倍液、氟苯脲5%乳油500-1000倍液、依他巴5%乳油750-1500倍液、多菌灵5%分散液1000倍液,新抗生素制剂48%SC 10000倍液、阿维菌素1.8%EC 2000倍液、新拟除虫菊酯制剂凯撒10.8%EC 10000倍液或常用药物高效氯氰菊酯10%EC 6000倍液也可使用。

利爪螨。防治措施:可喷施各种杀螨剂,如1.8%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15%吡哆胺乳油3000倍,50%四唑嗪(阿波罗)混悬液5000倍,20%螨(二甲双胍)乳油1000-1500倍,73%螨乳油2000-3000倍,50%螨代物(溴氰菊酯)乳油1000-2000倍,25%可湿性粉剂,1500倍溶液,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站将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2020-2022 花卉养殖知识.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7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