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啦!除了感受春风拂面、春花烂漫,去欣赏“竹林爆笋”也是件有趣的事儿。一场春雨过后,竹笋破土而出,一天之内能长五到六公分。那份生机勃勃的冲劲让人看着就振奋。
曾经有这么一个很励志的句子:“如果你只能做一棵草,那就长成一株竹子,因为竹子是世界上最高的草”。很多人听了这句话都会嗤之以鼻,竹子明显就是一棵树嘛,虽然和柳树不太像,但肯定不是绿化带里那一个星期不搭理就乱成一片的小草啊。那么竹子到底是什么呢?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树,什么是草。
按照我们的常识,树就是那些能长的又粗又高的植物,而草则是永远又细又矮的植物。这个想法没错,不过在植物学上对这种区别有个更精确的说法,树是指植物中的木本植物,草是植物中的草本植物。而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们的茎中的维管束有没有形成层。
维管束是植物的叶和幼茎等器官中,由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共同组成的束状结构,兼具运输物质和支撑植物的作用。对于草本植物而言,它们的维管束没有形成层细胞,也就不能横向发展,而木本植物的维管束有形成层,可以不断的分裂,让木本植物的茎逐渐变粗。当植物有了更粗的茎之后,就能抵御更大的风雨,自然也就能长的更高了。
图源:Pexels
再来看竹子,竹子是一种很特殊的植物,它的维管束没有形成层,所以长不粗,从这个角度看它是草本植物。但是竹子的茎有木质化的现象,这使得它的茎干比一般的草本植物要硬,所以它能长的非常高,从这个角度看,它又更像是木本植物。所以对于竹子的分类,一般人倾向于把它分到树这一家族,而如果严格遵守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定义,它又是草本植物的一员。
那么竹子是怎么长成最高的草的呢?首先,竹子可以用种子繁殖,但是更多时候它们用的是营养繁殖的方式。当一片土地上有了一棵竹子后,它除了向上生长之外,还会在地下横向长出很多茎,称之为横走茎。进而在这些横走茎上会长出很多的笋。如果你纵向劈开过一个笋,你就会发现它里面有很多一层一层的小格子。在笋很小的时候,它首先进行的是格子数量的增加,当数量增加到一定地步时,就开始进行小格子长度的增加了。这时候竹子的生长速度会突然加快,因为那么多小格子同时都在变长,日积月累的就长成了我们熟悉的竹节。
说到这可能会有人想到另一种植物——文竹,作为常见的盆栽植物,为什么文竹就长不高呢?是因为盆太小么?不是,因为文竹不算竹子。我们常说的竹子是禾本目、禾本科、竹属的植物,而文竹是天门冬目、天门冬科、天门冬属的植物,两者本来就不是亲戚,只是长得像,所以叫文竹。与竹子不同,文竹可是货真价实,符合大众理解的草本植物,它的维管束既没有形成层,也不能木质化,所以就只能矮矮的长在你家的花盆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