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诊疗 > 几种植物类中药引起的中毒及防治

几种植物类中药引起的中毒及防治

植物诊疗2022-03-02 21:56:44
几种植物类中药引起的中毒及防治

[摘要] 对近年来几种植物类中药引起的中毒进行分析,找出这些药物引起中毒的原因及中毒机理,提出如何防止此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及使用注意事项。

关键词:植物中药中毒防治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7)11-0212-02

毒性中药是指其性刚烈、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相差不远,使用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损害脏腑、伤及气血的严重后果、甚至致人死亡。毒性中药有矿物类中药如砒石、雄黄、水银等;动物类中药如斑蝥、蟾酥等;植物类中药如生马钱子、生半夏、洋金花等。这些毒性中药其毒性在中药典籍中均有记载,临床用药时医生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有的植物类中药其毒性在中药典籍中没有记载,临床应用非常普遍。它们在较长时间内经常地被反复使用,它们会刺激腐蚀机体或干扰破坏正常生理功能,导致损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这种现象称为慢性中药中毒。

近年来,由于慢性中药中毒引起的不良反应时有发生,我们医药工作者必须引起重视,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1 含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药引起的慢性中毒

1964年,我国吴松寒[1]首次报告2例病人因服用大剂量木通而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FR),此后陆续有相关的个案报道[2,3],1993~1995年比利时学者共报告45例患者因长期服用含有广防己的减肥胶囊后引起快速进展的肾间质纤维化的病例。这是由于此类中药中含有马兜铃酸造成的。

中毒的原因和机理[4]

1.1 中毒原因

中药治疗没有遵循辩证论治和中病即止的原则:用药时间过长,甚至达数年之久;用药剂量不合理:如关木通的临床规定剂量为每日3~6g,在此剂量罕见肾毒性的报道。国内报道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剂量范围较大,在每日10~120g,多数为30g以上,甚至为50~120g;药物误用:如将广防己作为汉防己使用,将关木通、广木通误为川木通(毛茛科小木通);对于药物肾损害危险因素缺少了解及药物的制造工艺粗糙等。

1.2 中毒机理

马兜铃酸引起肾毒性的主要成分有AA、ⅠⅡ、B、C、D,马兜铃酸Ⅰ的主要代谢产物可以通过过氧化酶和细胞色素p450的激活,在肾组织中形成DNA加成物;马兜铃酸还可以致细胞周围调控蛋白p53基因突变和p53基因过度表达,从而参与肾小管、间质的急慢性病变,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变性、坏死和凋亡,并促使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增生和活性增加,形成慢性进展性肾小管、间质损害。

2 山豆根引起的神经毒性[5]

正品山豆根又名广豆根,来源于豆科植物越南槐,主产于我国广西、广东及河北等地区。而东北和华北地区产的北豆根来源于防己科植物蝙蝠葛其毒性远比山豆根小,我国北方地区易把广豆根误为北豆根而致灾难性后果。

山豆根的有效成分为多种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其中所含的苦参碱(含量最高,推测是主要的毒性化学成分)、氧化苦参碱与金雀化碱有类似烟碱样作用,中毒后可致有机磷农药中毒样临床症状:恶心、呕吐,重者可致肌肉痉挛或全身抽搐,甚至呼吸停止而死亡。山豆根的临床指导用量是每日≤9g,而我们临床观察的一些少年患者竟然用到每天30~40g,该类病人的头颅CT扫描和(或)磁共振成像(MRI)提示它们对中枢神经确实有损害。

3 另外,有报道一患者自服威灵仙50g煎服而致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润,口腔粘膜轻度糜烂,两肺呼吸音粗,心率加快等中毒症状[6]。这是由于威灵仙含有白头翁素具有刺激性,可使皮肤发泡,粘膜充血,而此患者使用威灵仙剂量过大。我们提倡对于有毒中药要使用典籍规定的剂量,一般威灵仙水煎一次剂量以15~30g为宜。

4 讨论

我们要重视近年来频繁出现不良反应的中药。首先要严格控制使用计量,要遵循典籍记载的剂量,切不可超量使用。其次,要使用正品饮片,因一药多名、一名多药,极易造成用药混淆,要注意区分地方用药,防止误用药物。还要遵循中医中病即止的原则,不可用药时间过长。以使中药发挥最大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吴松寒. 木通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报告[J].江苏中医,1964,(10):12~14.

[2] 周方钧,吕惠文,聂长丰.木通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J].中华肾脏病杂志,1988,(4):223~224.

[3] 叶志斌,崔若蓝.服用木通煎剂引起肾脏损害1例[J].中国中药杂志,1997,(22):57.

[4] 戴希文,饶向荣,李深.中草药肾损害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1),58.

[5] 王晓平,陈聚涛,肖倩.中药山豆根的神经毒性:从人到动物[J].自然杂志,2002,24,(5 ) 286~289.

[6] 章树毅.威灵仙中毒反应1例报告[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24,(4)8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站将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2020-2022 花卉养殖知识.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7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