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0
身披白甲的蚧壳虫,顽固又耐药!四个“诀窍”提前预防它
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很多植物露了绿意,蚧壳虫病虫害也开始活跃起来,防治工作在这时候需开始进行。
一、蚧壳虫及其危害蚧壳虫是园林绿化苗木中一种常见害虫,它的寄主植物十分广泛,不管是乔木、小型花灌木、藤本植物、绿篱等都有可能遭受到它的危害。
而且蚧壳虫的品种特别多,光我国现在已知的就有约630多种。它们每年可以繁殖一两代、甚至是多代。孵化出的若虫经过短时间的爬行,就可以找到适宜的处所,然后开始吸食树木的汁液,固定生活。在其表面开始分泌蜡质层进行自我保护,如果蜡质层分泌较厚,普通的杀虫药物是很难渗透进去的,防治效果十分不理想。
长期被蚧壳虫危害的植物,不仅仅会影响美观,树势也会逐渐衰弱,被连续危害2~3年后,就会出现全株死亡的现象。而且大多种类的蚧壳虫还排泄“蜜露”,诱发煤污病,使植物的光合作用也受到一定影响,危害极大。
二、常见蚧壳虫及其繁殖规律1、草履蚧
主要危害植物:主要危害的园林植物是法桐、国槐、杨树等。
繁殖规律: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地下越冬, 2月份开始孵化上树。
最佳防治时期:从每年的1月份中下旬就开始对树木缠胶带设置隔离带,在2月底或者3月初就基本完成。在3月中旬,大量草履蚧上树,是防治的关键时期。
2、桑白蚧
主要危害植物:主要危害的园林植物是桃树、梨树、苹果、黄杨等。
繁殖规律:一年发生二代,以第二代受精雌虫在枝条上越冬。3月中下旬桃树萌动后开始吸食为害,第一代卵孵化盛期5月中旬,第二代孵化盛期7月底。
最佳防治时期:3月中下旬受精雌虫开始取食时期,以及两代卵的孵化末期即5月下旬和8月上旬。
3、球坚蚧
主要危害植物:主要危害的园林植物是白蜡、柳树、刺槐、李树等。
繁殖规律:一年发生一代或者两代,以二龄若虫在枝条上越冬。3月上中旬开始活动,从蜡堆里脱皮取食,3月下旬后虫体体背变大成球形,5月上旬雌虫产孵于母体下,5月中旬为若虫孵化盛期,在寄主上爬行1~2天,寻找适当场所固定后,然后分泌蜡质层。
最佳防治时期: 一个是3月中旬越冬的若虫脱壳开始活动时期,另一个是5月中旬若虫孵化盛期。
4、紫薇绒蚧
主要危害植物:主要危害的园林植物是紫薇、石榴等。
繁殖规律:一年发生2-4代,以末龄若虫在寄主枝干等缝隙内越冬。在第二年4月上、中旬出蛰,转移到枝条表面为害。5月中旬成虫交配,若虫孵化盛期分别在6月上旬至7月下旬,8月中下旬至9月份。
最佳防治时期:一个是4月中旬若虫出蛰时期,另外就是若虫孵化盛期6月上旬至7月下旬,以及8月中旬至9月中旬。
蚧壳虫难以防治的原因:
1、由于其背着厚厚的蜡质层,常规药物难以触及虫体。
2、在适宜环境中,蚧壳虫可在短期内迅速繁殖,并通过风或农事操作扩大危害范围,出现迭代危害。
3、种植者对蚧壳虫的防治意识不强,一般等到大量成虫出现时才开始施药,常规药剂很难透过蜡质层杀灭蚧壳虫,蚧壳虫危害进一步加大,造成巨大损失。
4、蚧壳虫体型微小、习性隐蔽找到适宜的处所后,便把口器刺入植株吸取汁液,开始固定生活,若不仔细查看,发现时通常为时晚矣。
三、如何科学防治
蚧壳虫的防治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好时间,三月份是蚧壳虫越冬后的恢复活动期,抗药性比较差,此时防治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结合清园,消灭越冬虫卵
对于比较容易发生蚧壳虫的园林植物,结合修剪,在春季发芽前,喷3波美度左右的石硫合剂,基本上就可以消灭越冬若虫或者虫卵。
2、孕卵期,用水冲离虫体
在雌性介壳虫孕卵且体重骤增之后,赶在产卵前用高压水龙头将虫体冲离枝干,再辅以药剂保护。
3、孵化前,进行修剪
在蚧壳虫孵化前期,对园林植物进行一次修剪,对黄杨等绿篱植物可以进行一次重修剪,可以较大程度地减少虫口密度。
4、孵化盛期,药剂防治
在蚧壳虫孵化盛期,可以选择40%氧化乐果乳油、40%螺虫乙酯.毒死蜱悬浮剂、33%螺虫乙酯.噻嗪酮悬浮剂等,每隔7至10天喷一次,连喷2至3次。使用时注意几种药物的交替使用,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配药时,还可以添加一些有机硅、或者矿物质油,来增加药物的渗透性,使药效更好地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