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datas/wwwroot/jiajiahui/core/caches/caches_template/13/common/header.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s/wwwroot/jiajiahui/core/libraries/classes/template_cache.class.php on line 55

Warning: chmod(): Operation not permitted in /datas/wwwroot/jiajiahui/core/libraries/classes/template_cache.class.php on line 56
首页 > 花语故事 > 从花语角度探讨刘凤诰文化“臣乃探花郎”

从花语角度探讨刘凤诰文化“臣乃探花郎”

花语故事2022-04-05 20:05:44

刘凤诰[清](一七六一年至一八三0年)字丞牧,号金门,江西萍乡观泉人。乾隆五十四年(公元一七八九年)进士,授编修。超擢侍读学士,提督广西学政。官至吏部右侍郎。著有《杜工部诗话》、《五代史补注》、《存悔斋集》,参与纂修《高宗实录》。

前言

继承和发扬刘凤诰文化是萍乡观泉网创立的初衷,掌上观泉微信平台也一直为发扬刘凤诰文化在努力,一直以来,刘凤诰以楹联传世,留下了不少名句佳典,其中也有不少值得学习的经典小故事,在这方面,萍乡观泉网一直在努力收集和整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浏览萍乡观泉网的丞牧专题,本系列我们将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解析探讨刘凤诰留下的文化内涵,从中去感受一些启发,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留言讨论。

今期,我们先从刘凤诰的一副名联谈起:

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汉;(乾隆)

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刘凤诰)


话说乾隆年间,刘凤诰殿试一甲三名,但乾隆见其其貌不扬,不但一只眼晴有问题还背有微驼,于是心有不快,不想钦点他,想再考察一番,于是思虑片刻,吟出一联即: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汉,刘凤诰以才思敏捷见长,一听即明白了,这是万岁爷对他有成见,想再考他一番,于是不敢怠慢,立即对出了下联即: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乾隆听后大悦,于是立即钦点他为探花郎,也就是第三名。注:(第一名: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这就是所谓刘凤诰探讨花郎的来由。

我们今次是从花语角度来说说,牡丹、芍药、菊花、梅花,当发扬传统文化,增长知识维度。

牡丹——中国国花,花王

从花语角度探讨刘凤诰文化“臣乃探花郎”

牡丹花朵大,花色艳,花季又在春天,正值人们踏青赏花的时节,很有一点“花开正当时,姿色不浪费”的味道。牡丹开花还自带一种幽香。千万别小看了这丝幽香,那可是“花艳体肥”的花卉多不具备的品质。花经有言,“香花不艳,艳花不香”。你看那些大名鼎鼎的香花,如兰草、米兰、桂花、水仙之类,哪一类不是花小色淡香味浓,羞答答藏于枝叶之中不肯抛头露面呢!唯独牡丹花大大方方高挂枝头,色香尽显,难怪人们要赞美它“国色天香”、“雍容华贵”。如今牡丹天下种植,遍地花开,色动中国。

从花语角度探讨刘凤诰文化“臣乃探花郎”

从花语角度探讨刘凤诰文化“臣乃探花郎”

芍药—花相、将离,离草

从花语角度探讨刘凤诰文化“臣乃探花郎”

牡丹与芍药略加比较便知,前者是木本,灌木植物:后者是草本,宿根类植物。两者虽然枝叶相似,花朵相似,色泽相似,开放时节也大体相似,但品质高下有分。你只要用力捏一下各自的枝叶筯骨,牡丹的枝条坚韧强健,毫无伤损,而芍药的枝条则柔弱无力,不断则破,汁液长流,稍时便花容落色,生气全无了。

芍药自古被称为爱情之花,牡丹系木本之花,其开也,高悬枝梗之上,得其势则能壮其威仪,是花王之尊,尊于势也;芍药出于草本,仅有叶而无枝,不得一物相扶,则委而仆于地矣,官无舆(车)从,能壮其威乎?(闲情偶寄—清 李渔)

从花语角度探讨刘凤诰文化“臣乃探花郎”

从花语角度探讨刘凤诰文化“臣乃探花郎”

菊花—花魂

从花语角度探讨刘凤诰文化“臣乃探花郎”

菊花是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花,称菊花为“花魂”,那是对它十分贴切的礼赞。因在我国,菊花种植历史悠久,文化符号鲜明,精神气韵充沛。在华夏众多花卉草木中,菊花的品格风貌当算优中之优了。是用作切花材料最多的花品之一,也是自然生物和人类艺术模仿其形态色调最多的母本之一。菊花首先具有清香高洁、素雅无华的美好气质。你看传统的菊花以黄白二色为主,花瓣收敛,花枝轻盈,花态娴静如处子,香气清远如蕙兰,故而历代文人志士多把她作为圣物讴歌,然而菊花最震撼人心之处,还在于它从形色气韵上所具有一种高贵向上的力量展现。菊花的色调主要是大黄、赭黄,大有皇室王服之气象。其花朵迎霜怒放,不屈不挠,多有一种凛然挺立、孤高肃杀之气。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唐 黄巢 《不第后赋菊》)

从花语角度探讨刘凤诰文化“臣乃探花郎”

从花语角度探讨刘凤诰文化“臣乃探花郎”

梅花——花胆

从花语角度探讨刘凤诰文化“臣乃探花郎”

梅是绝对有胆气的高洁花木,它除了与牡丹并列国花二王外,还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与兰花、竹子、菊花并为“君子四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的刚强坚贞、卓尔不群主要体现在严寒之中。每当隆冬到来,百花一派凋零,唯独梅花凌霜傲雪,战风斗寒,迎来满园春色,以致成了我们中华大地最有骨气的花木,成了我们华夏儿女不畏艰险、奋力向前的精神象征。梅花的卓越高洁,还在它越是天寒地冻,越是奇香袭人,这一至香至色的品格,由于梅花的独特韵味,赏梅便成了国人的一种文化崇拜。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北宋 林逋《山园小梅》

从花语角度探讨刘凤诰文化“臣乃探花郎”

从花语角度探讨刘凤诰文化“臣乃探花郎”

结语

春夏秋冬对应四种花木,既体现出了刘凤诰的才思,又给我们留下了多少读后的余味,古人的智慧留下的结晶,在一付对联当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去品味?延伸到当今社会,我们从各个角度去谈发展,创效益,萍乡的花海一个接一个的绽放,城郊的花海,井冲的花海,五陂下的印山红,再到东桥的油菜花,不都是以花为媒?老祖宗给我们留下这么好的启发,这么大的IP(热点),我们应当珍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站将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2020-2022 花卉养殖知识.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7564号